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377 > 辛亥時代的攝影

[一哥攝影講堂]第377期 辛亥時代的攝影

文:陳一年    圖:陳一年     分享:

簡介:因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各種展覽、出版物和網絡資訊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攝影圖像,使我們能夠看到許多前所未見的珍貴影像。這些影像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歷史事件及各種人物,並且往往比文字更加生動和真實可信。

        

那個時代,攝影術發明了不久,是只有極少人掌握的「奇技」。早期的攝影術還處在初級階段,遠不能與今日的攝影科技相比,攝影難度極大。但正因為如此,當時的攝影師對待每一個畫面、每一件感光材料的態度,都是絕對認真的。在現今的數碼時代,尤其須學習這種精神。
 

玻璃濕版的晚清影像
 

現在我們看到的那些珍貴影像,拍攝者主要是外國人,他們有的是職業攝影師,有的是傳教士,有的是外交官員,有的是侵入中國的軍事人員。他們多數是以異國的眼光獵奇式地拍攝中國和中國人,但也有些人主動地以影像記錄了中國的社會變遷。後來,一些中國人掌握了攝影術,主要是照相館的攝影師,他們也為那個時代留下了歷史的形象記憶。
 

在芸芸攝影者中,有三位外國攝影師留下的作品最為豐滿。系統化地用影像反映那個時代是他們突出的特點,他們既有接觸中國人乃至政要人物的技巧,又有機會目擊一些重要事件。如今我們看到的許多影像都出自這三位攝影師之手。
 

英國人約翰.湯姆遜(John Tomson, 1837~1910)是專業攝影師,他於1868年在香港開了一家攝影室。1870年開始進入中國旅行,連續兩年。約翰.湯姆遜在中國主要拍攝人文題材,也拍攝了很多反映當時社會變革的影像和政要人物。他所處的是濕版攝影時代,攝影感光材料是玻璃濕版。這種攝影法非常麻煩:當確定了拍攝對象,架好了相機,才在玻璃版上塗佈感光劑,裝上底版,然後拍攝;由於從拍攝到沖洗都須在感光劑濕潤時完成,所以要立刻在暗室中沖洗。可以想像,約翰.湯姆遜當時拍外景必須有起碼一輛馬車作為流動暗室,另一輛運載笨重的攝影器材。這種底片大小一般有5英寸左右,成像的質素很好,所以我們能看到如此精緻的作品。但是因為感光速度慢,離不開三腳架,所以只宜拍攝靜止的景象。
 

辛亥年已是膠片時代
 

約翰.湯姆遜留下的是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期的影像。而比他晚一些進入中國的另一位攝影師莫理循(G.E.Morrison,1862~1920),他是澳大利亞人,1897年至1912年任英國《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1912年至1920年任中華民國總統政治顧問。莫理循居住在北京20多年,他親歷了中國清末民初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作了大量的報道,留下3,000多幅極具歷史價值的圖片,大部分是親自拍攝,也有一部分為別人拍的收藏品。莫理循的後半生在中國度過,被人稱為「中國的莫理循」。
 

與莫理循同時代的美國人施塔福(Francis Eugene Stafford,1884~1938)於1909年來到上海,擔任商務印書館的攝影師,他拍攝了辛亥革命武漢戰場,以及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的種種變化。英國傳教士丁樂梅(Edwin John Dingle,1881~1972)1909年起任上海《大陸報》特派員,他是武昌起義時最早到達現場的戰地攝影記者,拍攝了大量關於革命軍與清軍的照片。
辛亥革命前夕,攝影已經進入了膠片銀版時代。這使拍攝人物活動成為可能,因此這個大變革時代的影像更豐富了。

 

精彩內容請閱讀電子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1-11 377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