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結果
- 智能排序▼
- 試閱/購買
-
- 『人物專訪』香港斲琴傳承人 蔡昌壽
古琴音韻,令人心靜,有治癒的力量。它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居「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在中國傳統文人雅士中有特殊的文化地位。2018年5月,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大半生與斲琴結下不解緣的蔡昌壽成為香港第3名......
期數:506期
頁數:4p
-
- 『人物專訪』劉冠騰 每個獨一無二的瞬間
懷舊浪潮熾熱,不少黑白攝影名家昔日的作品,重現公眾眼前。閱讀的數量增加,難免讓人思考:一樣是黑白,一樣是香港舊貌,它們之間有何分別?香港攝影學會高級榮譽會士劉冠騰60年代開始持續攝影至今,他鍾愛變化不斷的街頭,深信攝影應該捕捉「可一不可再的景物......
期數:503期
頁數:12p
-
- 『人物專訪』大時代 斜槓族鄭寶鴻
時下流行Slash,鄭寶鴻早就加入行列:收藏家╱香港歷史專家╱作家╱節目主持╱博物館顧問。公仔箱在播皇都戲院復修,他娓娓細訴北角娛樂事業的迭變;報紙介紹香港開埠180週年,又見老人家在話當年。至今已出版著作40多本,出書速度和銷量可能比在象牙塔做研究的......
期數:502期
頁數:6p
-
- 『人物專訪』香江拾遺
記錄香港小店故事和廢墟等風光的「香港遺美」Facebook專頁版主林曉敏(Hiuman),畢業於中大中文系,從事博物館相關工作,當初開專頁只是為了記錄生活:漫遊城市,到訪廢墟、幫襯不同小店,自覺這只是小眾的興趣,想不到分享之後得到那麼多人喜愛,從此一發不可......
期數:494期
頁數:12p
-
- 『人物專訪』任偉生 活字印刷50年
機器發出有節奏的金屬摩擦聲,一張張的印刷成品隨之跳到收紙台上,運作的是一部活字印刷機,控制機器的人就是任偉生師傅。上世紀70年代,十多歲的任偉生已經開始控制這部印刷機,50年之後,當頭髮透出絲絲花白,他依然站在這裡。
期數:493期
頁數:6p
-
- 『人物專訪』黃暉的「扯線」人生
第一次見到黃暉師傅,是在一個小學禮堂的後台。空間狹窄,僅容一人通過,稍一側身就會碰掉幾隻木偶;牆上掛着式樣老舊的風扇,頭頂燈光白得有些刺眼。黃師傅站在窄廊的盡頭,微微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期數:492期
頁數:6p
-
- 『人物專訪』鍾文略的香港故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不如今日富裕,卻自有其純情樸實的一面。那時攝影尚未流行,由於攝影器材昂貴,掌握這門手藝者不多,專注捕捉社會面貌的攝影人更是鳳毛麟角,而鍾文略卻是當中的佼佼者。他所留下的作品既有光影之美,也細膩地記錄了當時的人情風......
期數:486期
頁數:12p
-
- 『人物專訪』穿越時空的旅人――林超英
繁星下的林超英 我們跟林教授約在黃埔和黃公園碰面,一邊尋找拍攝地點,一邊聽他介紹公園的鳥獸草木。有一棵植物,我誤以為是牽牛花,林教授說非也:「此乃『老鴉嘴』,亦即『烏鴉嘴』,每次見到我都會想起自己,一樣『多嘴』,哈哈。」 雖然已經退休11年......
期數:480期
頁數:4p
-
- 『人物專訪』江啟明――用畫筆紀錄香港歷史
「那天我看到幾個衣著光鮮的青年在北角街頭寫生,竟然是在畫招牌!畫畫,就該畫生活上的事物,要真正貼近市民的生活。」侃侃而談的江啟明儘管已經87歲,仍然氣魄十足。這位以畫筆描繪香港半個世紀變遷的畫家,說起話來毫不含糊,彷彿往昔歲月的濃墨重彩早已如那......
期數:468期
頁數:6p
-
- 『人物專訪』逐夢荒野人生——張偉賢
真正稱得上「探險家」的香港人可謂寥寥無幾,李樂詩是其中之一。她是開拓了香港人的極地探險事業,更作育英才——受她影響的香港探險家張偉賢,年少時就已登上南極大陸,足跡遍佈全球各大山野。他一路砥礪前行,現已獨當一面,專業統籌極地的科考、拍攝與保育工......
期數:467期
頁數:8p
-
- 『人物專訪』Thierry Bornier──法國攝影師的 中華絕色
一個法國出生的金融才俊,為甚麼願意放棄高薪厚職, 成為以中國風光為主要拍攝題材的職業攝影師? 他的名字是Thierry Bornier, 作品多次榮獲「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比賽」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和PX3 Paris等大賽的獎項, ......
期數:464期
頁數:6p
價格:HK$3.00-
-
- 『人物專訪』對照—劉香成眼中的中國
美籍華裔攝影師劉香成的照片,每一張都具有時代的意義。總覺得他的經歷跟他的照片一樣充滿傳奇。他幼年在內地及香港接受教育,中學時代又到了美國讀書,在改革開放年代選擇回到中國,成為代表美國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外籍攝影記者。他的故事彷彿告訴世人:世界是圓......
期數:462期
頁數:13p
價格:HK$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