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主題故事』四川茶馬古道 溯源大小茶路 下
文:高富華    圖:柯炳鐘
「大茶路」是自明代以來四川通往西藏的官道,故名為「大路」。昔日馬幫揹伕們揹着沉重茶包從雅州(今雅安)出發,經飛龍關到新添古鎮,然後跋山涉水過滎經縣,翻越大相嶺到黎州的清溪(今漢源),然後向西經宜東古鎮翻飛越嶺進化林坪。於瀘定渡過大渡河,歷經千......

期數:520期
頁數:40p
『主題故事』美麗新中國
文:編輯部 / 相關單位    圖:鍾凱飛
杭州因第19屆亞運會而變得精彩紛呈,錢塘江岸設計新顈的場館一一亮相,這些設施 結合了建築、文化、藝術等元素,別具匠心。此外,杭州城加大基建,還有不少博物館 和新地標。新杭州以外,中國各地亦迎來了充滿創意的變化,有「嶺南之眼」梧州明珠 塔,無影、......

期數:520期
頁數:46p
『一哥攝影講堂』 一哥攝影講堂 Photography
文:陳一年    圖:梁惠波、陳一年
色彩繽紛的鳥雀世界令人百看不厭,攝鳥發燒友更是從中尋覓到無窮樂趣,因此3期連載也離不開可愛的鳥兒。不過此題目終究不能長佔這個專欄,此篇將作為收結,我們在探討如果拍攝鳥類之後,就要暫別可愛的「空中精靈」。

期數:520期
頁數:8p
『主題故事』賞秋在邊境
文:吳非    圖:全景視覺
中國陸上邊境線漫長,毗鄰10餘個國家。國界線上的大小邊境城市或村落,不僅在人文風情上深受鄰國影響,自然風光也與內陸地區大相徑庭。位於東北的中朝邊境率先入秋,9月下旬開始,長白山楓葉漸紅、延邊金稻喜人。正北方向的中俄、中蒙邊境不遑多讓,呼倫貝爾草......

期數:508期
頁數:28p
『主題故事』玩轉古都新潮地
文:徐源、金偉琦等    圖:視覺中國、金偉琦等
中國歷代的古都,經過上千年歷史的沉澱,依舊呈現出昔日的韻味。時至今日,古都還很潮:北京的胡同博物館與地下胡同、西安的城牆集市與工業風老菜場、河南古建築中的虛擬實境演出、南京的新潮書店與文創小城……傳統與創新的結合,彷彿古典樂與搖滾樂的旋律交織......

期數:508期
頁數:40p
『一哥攝影講堂』美化風景的「天空之鏡」
文:陳一年    圖:葉建生
利用水中倒影美化景觀,營造一種虛實相映、亦幻亦真的境界,這是風景攝影的巧妙手段,人們把這種水景環境美稱為「天空之鏡」。 「天空之鏡」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也沒有幾個像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中國茶卡鹽湖那樣能「生產鏡像」的名勝。然而,如果遇上了天氣和......

期數:508期
頁數:2p
『美攝香港』東岸公園 維港灣畔觀景台
文:陳一年    圖:陳一年、葉建生
位於香港島炮台山海濱的「東岸公園主題景區」, 2021年9月下旬才落成見客,我在開幕的日子就去「嚐鮮」了。   「東岸公園」地處銅鑼灣避風塘側畔,向着維多利亞港核心海域,有一道百米長堤伸入海灣,其景觀已「贏在起跑線」;公園裡有各種框架式設計的休閒設......

期數:508期
頁數:4p
『主題故事』字遊香港(下)
    圖:隋彪、柯炳鐘、視覺中國
除了上期提到的多元字體風格外,香港街頭的招牌款式亦可謂百花齊放。除了當今流行的LED燈、塑膠字等現代社會產物,我們亦可在街頭巷尾發現一些上個世紀的「文化遺珍」。從古老的中式灰塑字,到近代的西式水磨石、紙皮石,再到現代工業的產物金屬鐵片字,這些日......

期數:498期
頁數:44p
『主題故事』亂燉東北(上)
文:吳非    圖:謝劍飛、白宜平、任中豪、視覺中國等
「東北」是個獨特的地域性存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明明是3個面積頗大的不同省份,卻永遠以整體的形式出現,「東北一家親」之類的口號,在全國都算響噹噹。緣何如此?大概是因為文化與地理特徵的高度相似。東北的神奇之處在於,任何事物來到這裡都會被「東......

期數:498期
頁數:38p
『一哥攝影講堂』北極光―多幅照片拼接的技巧 弱光攝影的奧妙(四)
文:陳一年    圖:黃奇生
上期由攝影家黃奇生分享了他如何拍攝6級北極光爆發的壯觀景象,想不到11月4 日又出現一次 強達7 級的極光風暴! 上期的極光作品多是拍攝單幅照片;而這次黃先生遇上的極光規模更大,因此改用多幅照片拼接法,充分顯現宏大的氣勢。本期,請他談談拼接法攝製極光......

期數:498期
頁數:4p
『美攝香港』布袋澳的洪聖誕廟會
文:陳一年    圖:隋彪、陳一年
香港西貢的清水灣和清水灣半島,是香港有名的風景區,區內有清水灣郊野公園,滿目可見眾山圍繞,綠野青山,碧海粼粼。 清水灣半島有一個海灣,稱為布袋澳。從高處望去,它的形狀真像一個布袋。海灣的西、北、南三面環山,北面的出海口收窄,很像布袋口,因而得名......

期數:498期
頁數:4p
『主題故事』尋窟問道 尋訪中國道教石窟(下)
文:雷玉華、袁蓉蓀    圖:袁蓉蓀
道教石窟開鑿經歷唐朝的高峰之後,遍地開花的盛況終不復存在,唯有重慶大足一息尚存: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的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都有道教石刻。南宋末年,巴蜀成為宋朝與蒙古鏖戰的主要戰場,道教石窟開鑿最終走向衰落。元代,中國的道教石窟造像也寥若......

期數:485期
頁數:5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