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520 > 一哥攝影講堂 Photography

[一哥攝影講堂]第520期 一哥攝影講堂 Photography

文:陳一年    圖:梁惠波、陳一年     分享:

簡介:色彩繽紛的鳥雀世界令人百看不厭,攝鳥發燒友更是從中尋覓到無窮樂趣,因此3期連載也離不開可愛的鳥兒。不過此題目終究不能長佔這個專欄,此篇將作為收結,我們在探討如果拍攝鳥類之後,就要暫別可愛的「空中精靈」。

        

 《珠頸斑鳩》 攝於新界屯門公園。全畫幅無反相機,300mm反射鏡頭;8光圈,1/200秒,ISO12800。珠頸斑鳩是在香港常見的中型留鳥,不少人把牠和鴿子混淆。與人較親近,我在拍攝時相距只有數米,拍了幾十張牠也不離開,繼續悠然自在旁若無人。拍攝靜態的鳥,才能用反射鏡頭,以產生美麗光環來營造環境氣氛和空間感。(陳一年攝)


超長焦距鏡頭

野生動物攝影師,常使用DSLR相機或無反相機,搭配600mm或800mm的超長焦鏡頭。600mm鏡頭(有時加上1.4增焦鏡)是攝影師梁惠波的「常規武器」。 同時也必須盡量靠近鳥類。例如,我們要拍攝20~30米開外的鳥類全片幅影像,就需要用500mm或600mm的鏡頭,有時還要加上1.4倍的增距鏡(可能會使影像質素打折扣)。
如果是拍攝體型細小的小鳥,就不要超過10米距離。

 

拍攝前的準備

為獲得最佳的鳥類影像,請在開始拍攝鳥類相片前考慮以下建議: 擁有豐富的鳥類知識,會大幅提升你接近牠們並拍攝好照片的機會。首先要瞭解您將要拍攝的鳥類,或向有經驗的拍攝者請教,瞭解鳥類的棲息地、活動規律和出現季節。因為鳥類在交配季節時的色彩最鮮艷,所以最好在牠們的交配季節拍攝。選準目標、地點、時間後,必須探查您的拍攝地點,做一些必要的準備。 如果在開闊地、水域或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攝,有時要設置好掩蔽設施。掩蔽裝置可能是偽裝好的小帳篷,裝置必須與自然環境相諧,以免驚動鳥兒。攝影者宜穿與環境色調相諧的衣服。或是採用其他偽裝形式,等候牠們出現。 用甚麼照相器材?

針對拍攝鳥類的特點,應選用有快速連續拍攝功能的照相機。 曾幾何時,大多數賞鳥者都只是鳥類行為的觀察者。如今,數碼相機有了快速準確的自動對焦系統,有了連拍模式(快速地連續拍攝多張相片),並且可以拍攝數百張相片以求獲得一張完美影像,而不必像使用菲林那樣斤斤計較成本……這意味着有更多鳥類觀賞者能走進攝影師的行列,成功抓拍到鳥類動態影像。 選擇怎樣的相機可能捕捉到高質素的鳥類相片?無論是用DSLR相機或無反射鏡相機,都必須能夠達到1/2000秒或更快的快門速度。以這樣的速度,您才可以捕捉到清晰的展翅飛翔影像。 同樣重要的是對焦速度和連續拍攝的速度,相機和鏡頭中的馬達是否強勁,是對焦及拍攝速度的關鍵。當拍攝多張相片的速度愈快,就愈有可能捕捉到運動中的鳥雀。相機記錄緩衝區也要夠大,能夠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連拍影像,這樣對拍攝鳥類動態非常有利。 捕捉鳥類影像的技巧。

今日的數位相機已經具有高感光度且低雜訊的影像規格,使得拍攝時可以以高速快門來凝結飛行中的野鳥,不易產生影像模糊。還有高速連拍及靜音快門的新設計,為野鳥攝影帶來豐富的表現手段。 從地面向空中拍攝,面臨逆光的挑戰;而對快速飛行的野鳥,難以同時對焦與測光。以下方法對飛行中野鳥測光及對焦能有幫助。 採用多點及追蹤對焦:使用多點及追蹤對焦功能搭配連續對焦,使飛行中的野鳥能被持續精準的對焦。 點測光與中央偏重式測光:當採用點測光模式,可獲得較精準的測光。 以連續拍攝模式持續拍攝:盡量手持拍攝,並且將鏡頭追隨野鳥飛行的方向,以連續拍攝模式持續按下快門拍攝。 高感光度設定:拍攝動態的鳥類,就要將ISO調高,並且調高快門時間。高速快門可以凝結瞬間的動作,如1/2000秒、1/4000秒等快門速度,是攝影野鳥飛行動作的常用快門。 以小鳥同高的視野拍攝:盡可能採取與鳥兒眼睛同高的角度去拍攝,如果牠們在池塘裡或草地上,你就應該趴在地上,這樣可以得到比較親切的照片。

 

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學名:Phoenicurus auroreus),別稱:灰頂茶鴝、紅尾溜、火燕,是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北紅尾鴝分佈廣泛,繁殖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從貝加爾湖西面到遠東和庫頁島,往南到中國、蒙古和朝鮮。越冬於印度、緬甸、泰國、老撾、越南和日本。 北紅尾鴝棲息在山地、森林、河谷、林緣和居民點附近的灌叢中,主要以昆蟲為食,其中約80%是為害農作物和樹木的害蟲,因此被譽為益鳥。 北紅尾鴝羽毛顏色鮮明,雌雄均有紅褐色的尾羽以及翅膀上有白色的斑紋,雄性顏色更為突出,整個胸腹都是紅褐色。北紅尾鴝不時飛上枝頭擺動尾部,活潑可愛。


領角鴞――隱秘的獵手

領角鴞是香港野外常見的一種貓頭鷹。不過,更多人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領角鴞的鳴叫聲,在寂靜的樹林裡顯得格外響亮,你以為牠就在附近,但是實際上牠可能是在遠處的樹林中。 貓頭鷹是一種隱秘的鳥類,牠們晝伏夜出,行為凜冽。這類夜行性鳥類擁有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內藏大量的視感細胞,使牠們在黑夜裡能看清楚周遭的動靜;極靈敏的聽覺,能夠察覺微細的風吹草動;身體羽毛的特殊構造亦使牠們飛起來雷厲風行卻無聲無息;那對尖銳的利爪是強勁的武器。 牠們是樹木繁茂地方常見的鳥類,主要分佈於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孟加拉和喜馬拉雅山東部至中國南部。在香港樹木成蔭的公園、果園,不難找到牠們的影跡。可以說,領角鴞是最接近人類生活環境的鴟鴞科鳥類,被譽為典型的鄉土鳥種。


《領角鴞:白天我就犯睏》 攝於新界西部流浮山白泥村的野林。DSLR相機,600mm鏡頭;8光圈,1/800秒,ISO200。在香港,每當發現貓頭鷹出現,必有人「彈冠相慶」,把消息傳給攝鳥人,於是好照片又會「魚雁相傳」,就看誰拍得好。(梁惠波攝)


黑鳶――威武的「空中霸王」

黑鳶是世界上最強悍的猛禽之一,身長58-69厘米,翼長約157-162厘米,體重可達1公斤以上。牠們的羽毛主要是黑褐色或深棕色的,如勾的鷹嘴和爪子呈深黃色,形象威猛強壯。實際上,除了人類,牠在空中無敵手,堪稱王者。 黑鳶是鷹形目、鷹科、鳶屬的大鳥。學名:Milvus migrans;中文名俗稱老鷹、老鵰、老鳶,粵語稱為麻鷹。 黑鳶分佈於歐亞大陸多數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洲、新畿內亞等地。部分族群是候鳥,在亞熱帶、熱帶則多為留鳥。繁殖期在春季,一次產蛋2-5隻,孵卵期約38天,幼雛期約40-42天。黑鳶壽命可達28歲,是較長壽的猛禽。 這種典型的肉食動物,主要以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等為食。牠們常在空中盤旋尋找獵物,一發現獵物,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之勢俯衝下去,用利爪將獵物擊斃或劫掠而去。

《大鵬亮翅有魚歸》 攝於米埔濕地。DSLR相機,600mm鏡頭;5.6光圈,1/1250秒,ISO800。即使貴為「空中霸王」,也要充當漁夫親自下海,幸好大王功夫了得、爪到擒來,堪稱「漁霸」。(梁惠波攝)


《我是「有點怪」》 攝於大帽山。DSLR相機,600mm鏡頭;8光圈。1/1000秒,ISO800。(梁惠波攝)


點胸鴉雀「有點怪」

點胸鴉雀是一種小型的鳥類,體長18-21厘米。學名: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是鶯科、鴉雀屬鳥類。主要分佈於中國、孟加拉、印度、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等國。 點胸鴉雀的樣貌很有特點。牠們的羽毛主要是灰色和棕色的,胸前有一個明顯的白色斑點,是牠們的標誌性特徵。頭頂至枕橙棕色,嘴短而厚實。臉皮黃色,耳覆羽和頰後部黑色,眼圈白色,腳藍灰色。上體棕褐色,下體淡黃白色。 點胸鴉雀主要棲息於中、低山灌叢、竹叢和高草叢中,也會出現於農田中。常成對或3、5成群活動。冬季遷居蘆葦叢。雜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 點胸鴉雀非常好動和活潑,常在樹枝和灌木叢之間跳躍和飛舞。牠們的叫聲獨特,會發出清脆而優美的啾啾聲,聽起來十分愉悅。


在香港繁殖的燕鷗
每年初夏,一批美麗的訪客光臨香港。牠們飛到香港海域一些無人小島,築起愛巢,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到了9月左右才離開香港向南遷飛。牠們是鳥攝愛好者喜愛的攝影對象——燕鷗。 一般人分不清海鷗與燕鷗,會將兩類鳥混為一談,籠統稱為海鷗。其實海鷗是鴴形目、鷗科、鷗屬的海鳥。燕鷗也歸入鴴形目、鷗科,然後自成一個燕鷗亞科(Sterninae),分開一個血統分支,成為海鷗的「遠房親戚」。 燕鷗的鳥喙稍長,尾巴開叉較深,夾雜了燕子的特徵。牠們的身體輕盈,比海鷗更具流線型,飛行時長尾巴及雙翼很優雅。因為其優美身姿,成為攝影者在夏季熱烈追求的對象。 在香港繁殖的燕鷗主要有褐翅燕鷗、黑枕燕鷗、粉紅燕鷗3種。 褐翅燕鷗(Bridled tern),為3種燕鷗中體型最大,體長約36厘米;數目也最多,每年都有400至500隻訪港。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額部的白色區伸延到眼後,頭頂和枕部黑色。 黑枕燕鷗(Black-naped tern),體型比褐翅燕鷗小,體長約30厘米,每年約有100隻訪港,多聚居在褐翅燕鷗繁殖的小島。身體差不多全白,成鳥後枕、嘴和腿為黑色,尾長開深叉。 粉紅燕鷗(Roseate tern)和黑枕燕鷗大小相若,是數目最少的本地繁殖燕鷗。至2002年訪港數目已少於10隻,近年數目稍升但並不穩定。頭頂黑色,下體白色或有淡粉紅色;嘴、腿皆為紅色,尾長開深叉。


燕鷗繁殖旺季,即是拍攝佳期

燕鷗的配對屬一夫一妻制,每年繁殖一次。在本港繁殖的燕鷗會於4月底至5月初到港。牠們在短時間內求偶,建巢在峭壁、岩隙或者小樹叢中。產卵後,一般在5月底開始孵蛋。雛鳥在6月底至7月中破殼而出,1個月後便會學飛。 在7月中旬,父母領孩子到覓食地點,以便更頻密餵哺,同時可以傳授捕食的技巧。到了8月中旬,牠們會群集起飛,離開繁殖地。 燕鷗能潛水捕魚。當在空中看到水裡游魚時,牠們會短暫懸停,即俯衝入水捕捉。在香港繁殖的季節,為了生育和餵養幼雛,牠們必須頻繁地捕魚,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拍攝機會。最精彩的影像就在水面捕獵的瞬間產生!


《褐翅燕鷗:捕魚猶如「踏浪舞」》 攝於牛角島海域。全畫幅無反相機,400mm鏡頭;11光圈,1/2500秒,ISO1600。家有孩子待哺,必須勤奮捕食;幸好獵影的人不斷灑落魚餌,啄食就如「踏浪起舞」般瀟灑輕鬆。(陳一年攝)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3-10 520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