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383 > 走進銅鼓舞之鄉

[我的旅行故事]第383期 走進銅鼓舞之鄉

文:林頌    圖:林頌     分享:

簡介:銅鼓舞是雲南省廣南縣壯族、彝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古老舞蹈之一。它與壯族、彝族社會生產和生活習俗相伴而生,凝聚少數民族的創造才能和智慧。

        

銅鼓舞主要流傳於雲南省廣南縣八寶鎮、那灑鎮、者兔等鄉鎮的壯族和彝族村寨,屬族群性集體舞蹈。銅鼓是中國南方濮、越人的重器之一。迄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後漢書.馬援列傳》中載:「東漢初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得駱越銅鼓」,駱越就是在古句町國——廣南。廣南壯族彝族人民承載舊制,每當節日、喜慶、兵事、婚喪、祭祀等均以銅鼓舞為載體凝聚族人,鼓舞民族鬥志,振奮民族精神。久而久之,銅鼓就成為少數民族的一種特殊器樂,成為廣南壯族彝族傳承文明的主要手段之一。

祭祀活動的功能

廣南縣的銅鼓舞有兩個特點,壯族銅鼓舞是由兩個人用扁擔扛一面銅鼓,一個人敲擊鼓面,再由一個用木桶來撞音配合舞姿來完成整套活動的動作,整個過程都是優雅而又沉穩,但是,起鼓前要殺雞滴血於鼓面祭鼓;而彝族銅鼓舞則是支一個腳架把兩面鼓掛起來由一個樂師擊銅鼓來配合舞姿,鼓聲和舞姿是先優雅後激揚,起鼓前要殺狗祭鼓。前者主要用於稻作文化和悲傷的祭祀活動,後者主要用於刀耕火種到豐收或者驅邪等祭祀活動。銅鼓舞都是他們生產生活的再現,一般動作為十二套。如廣南縣八寶鎮里灑村和瓦標村彝族的銅鼓舞動作與廣南縣那灑鎮貴馬村壯族的銅鼓舞有異曲同工之妙,用十二調子來伴十二套動作,加開頭和結尾共十四套動作。開頭的序相當於基本動作和步伐。第一調為開荒,第二調為挖地,第三調為播種等等。按照節令再現彝族先民早期刀耕火種和狩獵一年四季的生產生活的生動畫面。

雲南銅鼓之冠

廣南是銅鼓文化最活躍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國乃至世界銅鼓的發源地之一。全世界僅存銅鼓1,300多面,而廣南縣就39面,可想銅鼓之多,應用之廣泛。從出土的形制和數量來看,其文化內涵較為深遠。1919年在黑支果阿章營(現在的牡宜村)村出土一面競渡鼓,被稱為雲南銅鼓之冠,作為雲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2011年4月,仍然在黑支果牡宜村出土兩面銅鼓,其中一面:面徑72厘米,底徑86厘米,高49厘米,比雲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廣南競渡銅鼓還要大,堪稱中國考古史上迄今發現的最大的石寨山型銅鼓

 

精彩內容請閱讀電子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2-5 383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