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50 > New Three Gorges Tour 新三峽之旅

[光輝歲月]第450期 New Three Gorges Tour 新三峽之旅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分享:

簡介:到宜昌,已近黃昏。機場、火車站、輪船碼頭、長途客運中心,人頭攢動,各個旅行團的領隊舉着不同的三角小旗,每個團戴同一款式的太陽帽,像剛孵出來的一群小雞,怕走失,頭上染了顏色,識別性很強。街上到處是旅行社推出的「三峽大壩一日遊」、「三峽二日遊」、「三峽三日遊」的廣告,價格誘人,尤其是¥140的「三峽大壩一日遊」,包¥105門票及來回80公里的專車接送。我悄悄估算,倘若單獨前往,門票、長途巴士,加市區出租車費,一不小心,就有超支的風險。略作遲疑,我還是決定自行出發,雖然交通不太方便,但跟團旅行,一路聽導遊背書式的景點介紹,枯燥被動,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親身感受。一貫喜歡獨自行走的我,走走停停,看看問問,常常會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體驗和收穫;再說呢,獨自行走,時間空間很大,像一隻自由飛翔的鳥,而不是一根線牽着的風箏,那才是旅遊的真樂趣。

清晨,我在宜昌夜明珠路擠上了一輛粘滿黃土的長途汽車,包裹在當地人中間,與雞鴨豬仔同行,卻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汽車飛快出城上了三峽專線公路,沿着長江,過了南津關,進入西陵峽。因為地處三峽大壩下游,兩岸依舊險峰陡峭,峽谷幽深,可惜霧太大了,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清楚。坐在旁邊一位宜昌港務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從前不是這樣的,三峽大壩落成,霧靄天氣明顯增多,四、五月經常大霧,有時不得不封航。最難熬的是夏天,過去江水湍急帶走熱量,江上清風涼爽;如今大壩蓄水變成了一個大湖,像是蒸桑拿一樣悶熱。
三峽大壩景區,由截流紀念園、185觀景點和罎子嶺觀景台三部分組成。截流紀念園位於大壩下游右岸,站在江堤遠眺,大壩像一把梳子擱在水面;185觀景點緊挨着大壩左岸,人站在那兒有一種隨時要被水捲走的恐懼;罎子嶺觀景台在大壩左岸的小山頂上,那是俯瞰大壩的最佳位置,回頭便是三峽五級船閘。不少人疑惑,大壩兩側為何稱左岸右岸?一轉身,左右顛倒?不如稱江南江北,明確省事。問題是長江到了三斗坪大壩拐了個眉毛灣,方向發生偏差,只好按人朝長江下游劃分左岸右岸。
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最重要的功能不是發電,而是防洪。總庫容量393億立方米,像是給凶猛的洪水套了韁繩,華中、華東的水利灌溉有了保障,同時給南水北調提供了便利,其次是發電,年發電量847億度,每年200多億元經濟收益暫且不說,從低碳環保講,349克標準煤燃燒發一度電,一年省下2,956萬噸標準煤,減少5,7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水電成本遠低於煤電,是所有能源中最便宜的;再就是改善了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航道,萬噸級船隊長驅直入中西部,年單向通航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相當於3條京廣鐵路,運輸成本不到鐵路的一半;最後是旅遊業,三峽大壩成了新三峽的標誌,年門票收入一個多億,拉動其它經濟就不說了。
當然,三峽大壩的代價也很大,淹沒土地632平方公里,包括湖北宜昌夷陵區、秭歸縣、興山縣、巴東縣和重慶的巫山、巫溪、奉節、雲陽、石柱、忠縣、開縣、武隆、長壽、萬州、豐都、涪陵、渝北、巴南等縣市,增加了上游山體滑坡的風險。110多萬移民,搬離家園。消失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難以估算。所有船隻必須排隊過閘,最快三小時,一般五六小時,對貨船來說勉強承受,但遊船不行,五六小時誰耗得起?飛翼快船到了茅坪返回,開往重慶方向的客船改為大壩上游的太平溪港出發。一艘開往巴東的客船,幾個年輕人興奮地坐在船欄上,說笑玩耍,毫不恐懼。原來他們是三峽工程搬遷出去的移民,故地重遊,格外開心。我卻痴痴地在想,長江邊長大的人是不是性格特別開朗活潑呢?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7-12 450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