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24 > 國安球迷失去的主場

[潮爆中國]第424期 國安球迷失去的主場

文:李照興    圖:李照興     分享:

簡介:每次北京國安主場打比賽,三里屯附近街道就更旺了。數以萬計的球迷開賽前就進來消費,行人道上都泊滿車。公共交通擠塞是必然了,但氣氛確實不差,大家都抱着開嘉年華和支持主隊的心情來啊! 足球與地域主義,最易結合燃起激情-再擴大點,就成了民族主義,不過有自己忠貞死捧的球隊,依然是值得高興。

 以我那麼久以來對中超的關注,國安的球迷,在所有中超球隊中,也是最值得討論的。不單因為它表現一直算在上游,也因為球會本身(或稱俱樂部,國內直譯CLUB這字,稱球會作俱樂部),有着強大的球迷基礎和相對豐富的歷史,更因為它是北京的王牌球隊,某程度來說,代表了北京的身份。
也是北京這身份引發更多的討論。
「誰是北京人?」
近年,相當流行一個「誰是北京人?」的討論。這情況,在外來人越來越多,原住人身份認同出現挑戰時,就往往通過這些象徵事件來表現出矛盾所在。北漂的概念不知不覺也二十多年(九十年代開始較彈性人口流動,為追尋更多機會的人都往北京漂),當天新來北京的,經過二十多年打拚,很多成為了新北京人。可對北京「原住民」而言,當中還有很大差異。
其中一個差異,就是對北京的寄情。足球運動,向來披有濃濃地域主義色彩,隨中超的壯大,影響力及商業化成功(國安以五百萬球迷基礎,同時出產各式紀念品,甚至電腦遊戲),令國安隊成了一種地道北京象徵-這當中當然也帶着首都一綫球隊的自豪感。
而有意思的是,據我觀察所得,球迷對國安的支持認可的增強,正正發生在普通人對北京身份迷糊加深之時。亦即說:北京身份越迷糊,對國安的忠貞更強烈。由於我的北京家正好在三里屯工體附近,上下班也在此,我可說常常實地察覺到這種熱情。比賽夜,上述水洩不通的情景以外,更有在其他城市較少見的現象:國安的球迷更為年青化,女性佔可觀比重。她們戴着閃閃發亮的頭飾燈,萌萌的化妝,穿上綠色黃字的球衣(國安的隊歌有唱:「綠茵場上呼喊着你的名字,綠色身影是我們的明星」),先在三里屯逛街吃喝消費,到時到候進場看球。
漸漸發現,擁護國安,已經變成一種擁護北京身份的表現。相比起另外幾家名列前茅的球隊,國安成名更早,組織發展相對穩定,不像廣州恒大那樣像個暴發戶在短時間靠天價資本建立足球王國。國安和北京一樣共同成長,上一代北京父母看國安,今天北京子女一樣捧場。

好了,那本來發展正常,峰迴路轉的是北京劇烈的城市變臉又改寫了歷程。以至現在有一個說法,是真正的國安球迷,那尊貴忠貞高質的北京隊伍支持者,才配做真正的北京人!
這話的意思在於,有很多新北京人或新國安球迷,都不配做真正北京人。真正國安球迷,是那種代代相傳的老北京家庭,但他們對北京又愛又恨,在於北京出現了北京人空心化的現象:亦即隨近年頻密的拆遷和發展,舊日的老北京家庭很多為着各種原因遷離北京市中心,遷到離城頗遠的五環外,甚至通州。一種自己生長的地方被侵佔的感覺頓生,自己反而被迫作為城外漢。每次返城之時,就是到工體看國安之時。
國安球迷最後的主場
一種矛盾的心態濃罩着年青球迷,他們一方面想找到一種情感的依托,另方面又心有不甘。所以看到的表現也兩極化。鬧事,不規則,不文明事端時有發生,在球場看台上,響着京罵是常事,在球場外搗亂也不少見。
於是也就出現了一批自發的國安糾察隊,在比賽的日子,他們自備黑色垃圾袋,在通往工體的地鐵沿綫上,或是公交走到體育場的道路上,專門負責執垃圾。糾察隊的信息很清楚:我們是北京球迷,我們也熱愛這城市。真正的北京人是不會污染自己的城市的。
但吊詭的是,這是場外的好心意,但一進場內,排山倒海的京罵不絕於耳,展現了愛恨的另一面。對於所謂真正的土著北京人而言,這才是看球的意義:用最屬於北京的語言,盡情罵外來的球隊,某程度也是發洩對北京被入侵的不滿。而只有這裡:國安的主場,你可以盡情發揮作為北京人的個性,而不是北京人的你,根本是不可能有同感。一致的對外,變成自我建立認同團結的催化劑。當中夾雜的非理性,不足以形容。但熱情和宣洩感,徹底感受得到。
他們在已經不是他們可作主的城市,顯示了自己的激情以及無奈。而很大程度上,這也與足球無關了。唯一沒有搞清楚的是,他們可能沒有想清,他們再不能作主,並不單純因為來自外來人的侵佔,而是有更大的權力在影響大局,外來人只不過成為這場戲的丑角代替品。
 

 

 

精彩內容請閱讀電子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5-10 424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