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光輝歲月』內蒙的汗烏拉草原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那年我看北京作家張承志寫的《牧人筆記》,一本薄薄的書,開本很小,隨手翻閱,很快被吸引住了。他以抒情的筆觸圍繞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汗烏拉草原一個小小的生產大隊,把遊牧民族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活、生產的循環過程作了深度描寫,讀了如親歷其境。毫不誇張......

期數:498期
頁數:2p
『食遊記』蒸鵝與燒鵝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據說人類最先發現了鴨子,覺得鴨肉很美味,便稱之為「甲鳥」,甲:優秀的意思。後來又發現了雞,便稱之為「又鳥」(雞的簡體字為「雞」);接着發現了鴿子,鴿子身體小,幾隻合起來才有一隻鴨或雞大,便稱為「合鳥」;最後看到了鵝,又大又神氣又美味,那當然要......

期數:497期
頁數:2p
『自由行』玩轉全球最大環球影城
文:馬文曉    圖:馬文曉
電影是一門造夢的藝術,能夠到幕後神秘的夢工廠一探究竟,是無數影迷的終極心願。提起大名鼎鼎的電影主題樂園—環球影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從老家美國加州荷里活開到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再到日本大阪、新加坡聖淘沙,環球影城的腳步愈來愈向我們靠近。今年9月2......

期數:497期
頁數:4p
『光輝歲月』青海文成公主廟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從通天河畔的勒巴溝往上翻過山樑,下到貝納溝底,沙石路變成了柏油路,兩側山崖漫天經幡,一派聖潔祥和的景象。文成公主廟緊貼着公路邊的百丈崖,景色很美,當地人稱加薩公主廟。這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築特點的古老建築。

期數:497期
頁數:2p
『食遊記』流蜞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在福州有句俗語叫:「流蜞行下暝」,甚麼意思?下暝就是下半夜,這是形容像流蜞似的,在夜間精力充沛、到處活動的人。流蜞,是生長在閩江出海口鹹淡水交流處的泥沙質土壤中的一種蟲子,在廣東稱為禾蟲,學名為疣吻沙蠶,是閩江口名貴特產,因其營養豐富,而被漁......

期數:496期
頁數:2p
『光輝歲月』雲岡石窟
文:陳一年    圖:陳一年
雲岡石窟,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次大規模開鑿的皇家石窟,建造者不是漢族,而是來自北方的新統治者—鮮卑拓跋氏。鮮卑原是大興安嶺北部東麓的一支遊牧民族,漢武帝征戰致使匈奴西遷之後,鮮卑人來到匈奴故地,戰勝其他部落,稱雄北方。公元386年,鮮卑人建立了......

期數:496期
頁數:2p
『食遊記』既臭且香話酸筍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紅樓夢》第八回寫道:寶黛二人探望病中的寶釵,相遇薛姨媽處。「幸而薛姨媽千哄萬哄的,只容他吃了幾杯,就忙收過了。作酸筍雞皮湯,寶玉痛喝了兩碗,吃了半碗碧粳粥。一時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飯,又釅釅地沏上茶來大家吃了。薛姨媽方放了心。」

期數:495期
頁數:2p
『光輝歲月』苯教聖地孜珠寺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2002年6月我從四川成都赴西藏,參加茶馬古道考察團,考察隊中有人文學科的藏學家、考古學家、人類學家,也有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地質學家、植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同行的還有作家和記者。那時G317國道(川藏北線)的路況很差,到了西藏丁青縣,聽說孜珠寺的路剛修......

期數:495期
頁數:2p
『食遊記』七鏟半蝦仁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作家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寫道:「說起炒蝦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館子,記得北平西長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一家有規模的閩菜館。做出來的清炒蝦仁不加任何配料,滿滿一盤蝦仁,鮮明透亮,而且軟中帶脆。閩人善治海鮮當推獨步。

期數:494期
頁數:2p
『光輝歲月』景德鎮的青花瓷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景德鎮位於昌江之南,最初叫昌南,是江西省浮梁縣的一個小鎮,因盛產瓷器,出口量大,外國人把「昌南」叫成了China,既指瓷器,又代表中國,一語雙關。

期數:494期
頁數:2p
『光輝歲月』長城下的村莊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山西北部有不少明代遺留下來的土夯長城,年代久遠,大多已經風化坍塌,成為西風殘照下的廢墟。長城的主要功能是抵禦外來入侵者,同時也展現了一個民族令人震驚的意志力。

期數:493期
頁數:2p
『食遊記』從油蛤到花蛤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時令一到清明穀雨,也就到了暮春時節,春天的尾巴了。愛吃春筍的忙着每天買筍、煮筍,尤其是清甜爽脆的甜筍,馬上就要下季了;愛吃香椿的也在滿市場找香椿,生怕錯過又要等明年。而這時美味的油蛤卻悄悄地出現在市場的小攤上,是啊,又到了吃油蛤的季節了。

期數:492期
頁數: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