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食遊記』清明螺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俗話說:「清明螺,抵隻鵝」,清明節前,想清明螺了。

期數:478期
頁數:2p
『食遊記』牛肝菌意粉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這些年基本每年都會去一次意大利,除了因為她隨處可見的迷人風光、文化古蹟與藝術作品,更是為了她數不清的美食,其中意大利粉當然算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了。

期數:477期
頁數:2p
『天下遊』 奇趣化妝派對 巴布亞新畿內亞文化節
文:梁秉玉    圖:梁秉玉
「巴布亞新畿內亞」是大洋洲島國,給大眾的印象大抵離不開落後、貧窮、危險,這次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神秘國度,認識她原始的人文生態。前往高地省會哈根山參加他們一年一度的文化節,看看各部落花姿招展的特色裝扮,無論是高聳的頭飾、誇張的化妝,還是精彩的......

期數:477期
頁數:8p
『食遊記』撥霞供與涮羊肉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天一冷,自然就會想吃個火鍋涮個肉,特別是老北京那種炭火銅鍋涮羊肉,一派熱氣騰騰的架勢,讓身體暖和一點。

期數:476期
頁數:2p
『自由行』金門 生態文化保育之旅
文:周翠玲    圖:周翠玲
台灣金門雖然跟繁囂的福建廈門只有30分鐘船程,但卻予人遺世的感覺,鄉土味濃。金門從前以軍事遺蹟包裝旅遊業,但近年積極保育及發展生態旅遊,從沿海岸潮間帶的豐富物種,諸如蠔、鱟等原來跟金門歷史及民生息息相關,彼此不是各自生活,而是密切如鄰居。連芬蘭......

期數:476期
頁數:8p
『香港今昔』時空影廊 追尋Hedda Morrison的攝影之路
文:張愷鑫    圖:Hedda Morrison
十三期的「香港今昔」欄目挑選了一批Hedda Morrison於1946年拍攝的香港照片,再以今時相似、對應的畫面作對比,希望以此展現時代的滄海桑田。如今來到尾聲,在此略述Hedda Morrison的生平、底片重見天日的故事,並展現部分未能在「香港今昔」欄目使用的精彩作......

期數:476期
頁數:8p
『食遊記』一碗中西合璧的蝦湯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十年前曾在雜誌中連載敘述清代學者袁枚的《隨園食單》,用當代人對食材及烹飪的理解方式重新解釋《隨園食單》中所著的觀點。當寫到洗刷須知中的一句「若要魚好吃,洗得白筋出」時,頓時陷入了困惑,怎麼也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意思,當時就先把這句話帶過去了。

期數:475期
頁數:2p
『食遊記』埃特納火山上的午餐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入秋後的九月,南方依然炎熱,沒有絲毫秋季的涼爽,但心卻已飄向遠方秋意盎然的景致中。我約上幾個夥伴,踏上意大利西西里島的旅程,來到這個我素未謀面的美麗海島尋找當地特色的美食與美酒。

期數:474期
頁數:2p
『山林道』妙高台山火瞭望台
文:余晴峰    圖:余晴峰
香港山徑眾多,如何選擇,有時視乎風景,有時端看難度,亦有時只為一個名字。妙高台是香港第七高的山峰,所謂「蘇者妙也,迷盧者高也,故曰妙高山。」在佛學世界裡面,妙高山是世界中心須彌山的別稱。為甚麼這麼宏大的名字,會安在香港新界中部的一個山頭上?暫......

期數:474期
頁數:2p
『食遊記』爆炒雙脆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說到爆炒雙脆,不同地方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因為很多地方都有這道菜,但做法有些區別,雙脆的食材也不同。在北京吃過用豬黃喉和鴨胗一起炒的雙脆,上海有用黑木耳與黃瓜炒的雙脆,山藥炒木耳、藕片炒豬耳等也都叫爆炒雙脆。

期數:473期
頁數:2p
『天下遊』另類影像觀察—— 巴西塗鴉
文:王衛光    圖:王衛光
巴西流行塗鴉由來已久,二十多年前這個國家的高架橋下、樓房以及房屋的牆上有着許多不堪入目的塗鴉,黑色墨筆的塗鴉和胡亂塗寫的符號令人生厭,很長時間,塗鴉成了污染城市的「香口膠」,政府採取任何措施都難以杜絕。然而,隨着政府在2009年將塗鴉合法化,巴西......

期數:473期
頁數:8p
『山林道』大老山芒草
文:余晴峰    圖:余晴峰
自從陳奕迅的《Taste the Atmosphere》專輯用了大東山的芒草當唱片封套後,香港人心裡便建立「芒草等於大東山,大東山等於芒草」這個公式。其實香港山徑這麼多,豈止大東山一處賞「芒」勝地?位於沙田區與黃大仙區之間的大老山,秋風起後芒草遍野,而且交通便利......

期數:473期
頁數: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