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主題故事』皇城之脊 北京中軸線前世今生(上)
文:王文明、王一飛    圖:王文明、王一飛
中軸線上的制高點有多高? 見證了元、明、清三朝興衰的景山,是中軸線上的制高點,曾是一座規制最高的皇家御苑,而萬春亭則位於景山最高處,建於1750年,亭高15.38米,被譽為「京華覽勝第一處」。

期數:516期
頁數:56p
『食遊記』葵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我小學在福州麥頂小學唸書,三年級時參加學校合唱團,合唱團學的第一首歌印象最深,因為每天都要反覆練習,歌詞我迄今還會背誦:「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期數:516期
頁數:2p
『一哥攝影講堂』Photography of the ripples 漣漪泛起韻律美
文:陳一年    圖:李志榮
經營攝影作品,尤其是藝術攝影之類,如果善於利用客觀景物所涵有的美感元素組織畫面,就容易使作品顯得悅目又搶眼,這是聰明的手法。 香港攝影家李志榮便是在這方面的高手。他是畫面構成的組織者,不會只是見鳥拍鳥、見魚拍魚:而是引鳥、魚入景,借水波入畫,組......

期數:516期
頁數:4p
『主題故事』重走玄奘之路 從長安到天竺(下)
文:劉曉君    圖:劉曉君
興都庫什山脈由東至西橫亘阿富汗,高深險峻,四季積雪,玄奘須翻過此山進入今日印巴地區(iStock)

期數:471期
頁數:42p
『主題故事』情迷老火車 穿越時空的鐵道記憶
文:黃松輝    圖:黃松輝、張社安、王嵬、劉學軍
當現代的高鐵幾乎成了火車的代名詞時,冒着長長白煙的蒸汽火車彷彿只活在老一輩的情懷中,新疆哈密三道嶺的煤礦火車也只能帶着最後的輝煌留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記憶中的線路依然緩慢行駛着,東北小興安嶺鐵路沿線秋色醉人,歲月似是對老火車特別眷顧。隨着旅遊業......

期數:471期
頁數:40p
『食遊記』荔枝肉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荔枝肉裡是沒有荔枝的。早些年,在飯館中吃飯時,常常見到點荔枝肉的外地遊客,一邊吃一邊嘀咕:咦,這荔枝肉中怎麼沒有荔枝呢?這還真不是笑話,我就遇到過幾次,那時真想問問他們:螞蟻上樹中有螞蟻嗎?夫妻肺片中有肺片嗎?

期數:471期
頁數:2p
『一哥攝影講堂』無人機航拍――趣味無窮(六)
文:陳一年    圖:陳一年、李志榮、鄭戈
無人機航拍的影像,大致分為靜態(照片)和動態(視頻)兩類,這幾期主要是講照片攝影。視頻影像攝影涉及的飛行技術和攝錄技巧較為複雜,其後期剪接編修製作技術更是繁複,不是我所長,也非區區數十頁可說明白,所以到這期告一段落。 本系列最後一講,介紹一些......

期數:471期
頁數:4p
『主題故事』廈門的慢時光
文:張寶文    圖:張寶文
說來有趣,廈門雖然是個經濟特區,但是當人們提到這個城市時,浮想聯翩的都是跟文藝有關的 畫面:民宿、漁村、陽光、咖啡廳、藝廊⋯⋯如果上網查詢鷺島的旅遊攻略,十居其九都會打着 「文青小旅行」、「面朝大海」的旗號。沒有名山大川的廈門,其實她並非天生......

期數:469期
頁數:16p
『主題故事』重走玄奘之路 從長安到天竺(上)
文:劉曉君    圖:吳俊瑞、馬耀俊、劉曉君等
唐貞觀年間,一名年輕僧人私自出關,跋涉西域。他曾孤身穿越八百里沙海,發下「不至西天, 終不東歸」的大願,誓要抵達佛陀的故地——天竺,求取佛經。千多年後,古絲路已湮沒於歷 史,玄奘取經,也化作了西遊神話。那遙遠的僧人,當年為甚麼要排除萬難,毅然......

期數:469期
頁數:58p
『食遊記』烤鰻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鰻魚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可是滋陰壯陽的大補之物,尤其是河鰻。為何?條狀、黏滑、有勁,對於入口之物,中國人總是充滿想像力,便有了「以形補形」之說

期數:469期
頁數:2p
『一哥攝影講堂』無人機航拍──趣味無窮(四)
文:陳一年    圖:鄭戈
在放飛無人機前,要對無人機的硬件和軟件有所瞭解。就目前領先全球的DJI品牌來說,其流行機種由入門級的DJI Spark、DJI Mavic Air 到準專業級的Mavic 2 Zoom、Mavic 2 Pro,它們最大分別在硬件配置和軟件設計不同。DJI編寫了詳細的說明書,初入門的飛機操作者......

期數:469期
頁數: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