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光輝歲月』樓蘭「美女」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從G315國道進入新疆羅布泊,戈壁灘屬於野生動物保護區,有些岔道口寫着軍事管理區,讓人想到我國兩彈一星的科學家。最早來這裡考察的是西方學者,19世紀中後期,德國地理學家馮.李希霍芬考察新疆,回去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他的學生斯文·赫定在羅布泊考......

期數:507期
頁數:2p
『一哥攝影講堂』飄渺莫測的閃電 弱光攝影的奧妙(十)
文:謝光輝    圖:Remington Yu
夜空景象神秘,但星空、銀河、流星雨,甚至是無常的極光等,都能通過天文測報系統得到一些靠譜的信息,而最不可測的恐怕還是閃電。不過,偏偏是因為它的飄忽莫測,反而吸引夜空攝影愛好者對它窮追不捨。 喜歡拍攝閃電景象的攝影人被稱為「追電者」。要成為「追電......

期數:506期
頁數:4p
『光輝歲月』青海塔爾寺曬大佛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聖地,寺廟的由來還得從宗喀巴大師說起:1357年宗喀巴生於青海湟中,湟中藏語稱宗喀,後人以地名尊稱他「宗喀巴」,巴在藏語裡是指人,就像宋人稱蘇東坡為蘇眉山一樣。宗喀巴3歲進夏瓊寺,7歲受沙彌戒,跟隨高僧端智仁青學經9......

期數:506期
頁數:2p
『一哥攝影講堂』為夜景人物添光彩 弱光攝影的奧妙(九)
文:陳一年    圖:陳一年
在室外夜景中拍攝人物,不僅經常遇到光線太弱的問題,而且人物在夜裡往往只有漫射光照明,顯得平面化,欠缺了立體感,當然不生動。   現在不少人懂得利用自備燈具來補光,但如果補光的方法不對,卻容易顯得更加生硬。一般人缺乏訓練,很難掌握專業的攝影燈具......

期數:505期
頁數:2p
『光輝歲月』眉山三蘇祠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長途開車抵達四川眉山,雖然路上勞累,卻毫無睡意。夜深人靜,女兒提着一盞燈籠帶我們繞三蘇祠的紅牆走了一圈。「夜來幽夢忽還鄉」,這是蘇軾《江城子》中的詩句;他25歲離開眉州,從此以後,不論到哪裡赴任或是謫居,都沒能再回來,......

期數:505期
頁數:2p
『一哥攝影講堂』怎樣拍攝螢火蟲 弱光攝影的奧妙(八)
文:陳一年    圖:梁惠波、陳一年
又到了春夏之交,正是螢火蟲的戀愛季節,在鄉郊野外有可能看到螢火蟲閃爍飛舞的迷人派對。這些「夏夜精靈」,給人帶來詩意的聯想,也為生態攝影愛好者們送上拍攝的機會。 這是一種極弱光攝影,技術難度非常高,但是拍攝過程卻充滿樂趣和神秘感,迷惑了不少人。......

期數:504期
頁數:4p
『光輝歲月』成都杜甫草堂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傍晚,離杜甫草堂閉園不到1個小時,天色暗下來了,大多遊客已經離開,景區空蕩蕩的,很安靜。我看了杜工部祠裡的楹聯、碑刻,都是後人對杜甫一生的讚美和評價。神龕裡的杜甫因燈光過於強烈,面容蒼白憔悴,身上的塵埃,像是詩人長途跋涉剛坐下來,眼神裡有生活安......

期數:504期
頁數:2p
『一哥攝影講堂』The Wonders of Dim Light Photography 熒光」銀河相輝映 弱光攝影的奧妙(七)
文:陳一年    圖:Remington Yu
攝影人在春天拍攝香港,除了有迷人的春霧、雲海為我們營造浪漫意境外,有一種被稱為「藍眼淚」的水中光彩,在夜間能幫我們製造夜景的奇幻氣氛,令人着迷。這種藍色的光,其實是來自浮游於水域的螢光藻類,還要在適當的水溫、海流與潮汐等條件下才會顯現,奇幻景......

期數:503期
頁數:4p
『光輝歲月』最美滇藏線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在青藏、新藏、川藏、滇藏4條進藏道路中,景色最美的是滇藏線。青藏線和新藏線都是行進藏北高原,地形地貌變化不大。川藏線由成都向西跨過橫斷山脈,登上青藏高原,景色不錯,卻沒法跟滇藏線相比。滇藏線由大理北上藏東芒康,與川藏南線匯合,不僅跨越橫斷山脈,......

期數:503期
頁數:2p
『文化廊』壬寅說虎 虎年賀歲展
文:徐源    圖:梁婉儀
時值虎年,老虎的意象出現在生活各個角落。在神話和文學中,虎往往伴隨着羅漢高僧和仙人,成為其法力神通的印證。而藝術中虎的各種姿態和風格,也能反映出文化交流,見證時代變遷。為慶賀新春,詮釋虎文化,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壬寅說虎」虎年賀歲展,內有2......

期數:502期
頁數:4p
『光輝歲月』青海勒巴溝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離開玉樹州府結古鎮,我們沿通天河一側的公路去看勒巴溝。通天河是長江源頭幹流河段,傳說《西遊記》中過渡曬經的章節就發生在這兒,說是唐僧師徒4人,取經歸來,又經過通天河,因為未能兌現對老龜的承諾被拋入河中,身上的經書全部打濕,不得已露天曬經。《西遊......

期數:502期
頁數:2p
『光輝歲月』黃焱紅的小木屋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上世紀90年代,我與黃焱紅、石寶琇在王苗主持的香港《中國旅遊》雜誌工作,那時我們三人都住在香港北角堡壘街美嘉洋樓,我年齡最小,剛結婚還沒孩子;石寶琇的女兒已經考上醫學院,讓人羨慕;黃焱紅送女兒到英國留學,前程似錦。有一次黃焱紅上內蒙古呼倫貝爾採......

期數:501期
頁數: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