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特稿』北京冬奧2022
文:張佳興    圖:李小永、視覺中國
北京2022年冬奧會即將於2月4日至2月20日盛大展開,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冬奧。除了在北京舉行,位於河北省的張家口也將承辦本屆冬奧會的戶外冰雪項目。比賽所涉及的場館涵蓋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大型建築;舉辦的賽事包括單板滑雪、自由式滑......

期數:499期
頁數:8p
『特稿』萬水千山總是情 攝影大師簡慶福 百歲華誕有感
文:陳一年    圖:簡慶福、陳一年、李志榮
2021年11月6日,正是攝影泰斗簡慶福先生榮登百壽的良辰佳日。此際我期盼着給這位「陽光老人」祝賀的一刻。人逢喜事精神爽,腦海油然浮出過去隨簡先生追逐美景光影的精彩片段,他的灼灼神采也閃現眼前。

期數:498期
頁數:6p
『特稿』香港中秋念舊
文:張佳興    圖:隋彪、陳體根
記得每年月圓之夜,還是小朋友的我們,拿着花款多多的燈籠在公園追逐、玩煲蠟、逛燈會……這都是中秋特有的風貌。雖然隨着年齡的增長與時代的變遷,慶祝中秋的形式大有不同,大家卻依舊懷抱着團圓之意,正如那首街知巷聞的廣告主題歌曲:「團圓在月夜那晚上, 盼......

期數:495期
頁數:14p
『人物專訪』香江拾遺
文:李榆佳    圖:林曉敏 梁婉儀
記錄香港小店故事和廢墟等風光的「香港遺美」Facebook專頁版主林曉敏(Hiuman),畢業於中大中文系,從事博物館相關工作,當初開專頁只是為了記錄生活:漫遊城市,到訪廢墟、幫襯不同小店,自覺這只是小眾的興趣,想不到分享之後得到那麼多人喜愛,從此一發不可......

期數:494期
頁數:12p
『特稿』乘港鐵訪宋王
文:林展喬    圖:余晴峰
湊熱鬧,乘港鐵屯馬綫到宋皇臺站。經D出口到地面,步行約5分鐘抵宋皇臺花園,園內豎有一塊「宋王臺」碑石—開首才說宋「皇」,怎麼此處忽然寫成宋「王」?這並非筆誤,而是確有緣由。王耶?皇耶?以這個問題為引子,我們走一段由宋朝到港英時代,再由港英時代至......

期數:494期
頁數:4p
『人物專訪』任偉生 活字印刷50年
文:葉甘霖    圖:柯炳鐘
機器發出有節奏的金屬摩擦聲,一張張的印刷成品隨之跳到收紙台上,運作的是一部活字印刷機,控制機器的人就是任偉生師傅。上世紀70年代,十多歲的任偉生已經開始控制這部印刷機,50年之後,當頭髮透出絲絲花白,他依然站在這裡。

期數:493期
頁數:6p
『人物專訪』黃暉的「扯線」人生
文:吳非    圖:柯炳鐘
第一次見到黃暉師傅,是在一個小學禮堂的後台。空間狹窄,僅容一人通過,稍一側身就會碰掉幾隻木偶;牆上掛着式樣老舊的風扇,頭頂燈光白得有些刺眼。黃師傅站在窄廊的盡頭,微微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期數:492期
頁數:6p
『特稿』水鄉柯橋人間天堂
文:鄒一波    圖:紹興市柯橋區
逐水而居、枕水而眠、傍水而生……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集中了江南水鄉的種種獨特和美好。以大運河文化帶和「浙東唐詩之路」等資源推動旅遊發展,創建浙江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非但榮獲「世界休閒城市」稱號,還打響了「老紹興•金柯橋」的金字招牌。水的婉約、......

期數:489期
頁數:6p
『人物專訪』鍾文略的香港故事
文:余晴峰    圖:鍾文略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不如今日富裕,卻自有其純情樸實的一面。那時攝影尚未流行,由於攝影器材昂貴,掌握這門手藝者不多,專注捕捉社會面貌的攝影人更是鳳毛麟角,而鍾文略卻是當中的佼佼者。他所留下的作品既有光影之美,也細膩地記錄了當時的人情風......

期數:486期
頁數:12p
『特稿』香港故事
文:余晴峰    圖:余晴峰
自2001年開幕以來,社會不時有批評「香港故事」的聲音:有人說這個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厚古薄今」,亦有指它過度美化「獅子山精神」――雖然不盡完美,然而有道是失去才懂珍惜,自館方宣佈「香港故事」要閉館,進行大規模翻新後,市民紛紛前往歷史博物館與......

期數:486期
頁數:4p
『微說藏學』道歌
文:龍仁青    圖:龍仁青
龍仁青 龍仁青 ─ 小說家、翻譯家。創作出版有小說集《光榮的草原》、《咖啡與酸奶》等,散文集《馬背上的青海》等;翻譯出版有《倉央嘉措詩歌集》及《格薩爾》部本等,作品被譯為英日等文出版。

期數:486期
頁數: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