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506 > 龍城情未了

[港人港事]第506期 龍城情未了

文:何以諾    圖:隋彪、柯炳鐘、何以諾     分享:

簡介:在時代巨輪下,城中舊區每每難以逃過被拆卸的命運,繼衙前圍、茶果嶺、牛池灣與竹園等九龍老村被陸續安排清拆,人情味甚濃的九龍城,近日亦被揀選為下一個重建目標。按照目前重建計劃,區內赫赫有名的「明星街市」、「火鍋街」、多間潮州老店及部分「小泰國」所在的範圍預計在3、4年內清拆,成為全新住宅與商業大廈項目。在九龍城變天前夕,我們再次走進這個老城區,憑弔龍城最後風光,發掘街坊們的故事。

        

 龍的變遷

提起九龍城,總有說不完的話題,遠的有「三不管」九龍城寨、啟德機場巨鳥越過唐樓的奇景。近年又有「星光熠熠」的食肆和與日本築地媲美的九龍城街市。這遍曾經讓人最接近天空的地方,由唐樓重重包圍。往日,屯馬綫未通車,巴士多停在「核心外圍」。該區交通相對不便,但仍吸引一眾老饕來尋尋覓覓。 細說龍城歷史,九龍城自1920年代建墟以來,一直是車水馬龍的商販集中處,是不少褔建移民的聚居地,人數之多甚至令該區的一條街道被命名為「福佬村道」。戰後,大量潮州人遷入九龍城,並取代褔建人成為區內人口最多的族群。潮州人落地生根,開設多間潮州菜館與雜貨店,使該區成為「小潮城」。隨之而來,還有「三步一間」的泰國店舖。5、60年代始,泰國商人來港經商,這批商人當中不乏泰國華僑,不少人祖籍更是潮州的,九龍城原先就有不少「家己人」聚居。從此,泰國餐廳、泰式按摩場、佛具店與火鍋店遍地開花,在這個城區互相輝映。 龍的由來
位於九龍中部的九龍城,其名字與九龍息息相關。據其中一說,九龍以北擁有9座被風水師認為具有龍脈象徵的大山,9條龍脈匯集之處因而得名「九龍」。清政府在1860年割讓九龍予英國之前,未有積極發展九龍各區,《北京條約》之附件甚至乎以「此一帶皆係高山,乃不毛之地」來形容當地。九龍城是清代時期難得已存在基建的地方,當時已設有被合稱為「九龍寨」的兵房、城牆等軍事設施。後來,圍繞九龍寨而建的民房漸多,逐步演化成「九龍寨城」(又被稱為「九龍城寨」)。九龍寨城的建立,使附近一帶的地名逐漸演變成「九龍城」。

1.安立於九龍寨城公園裡的九龍寨城模型,讓年輕一代得悉寨城於未清拆時的模樣(隋彪攝)╱2.在重建計劃中,九龍城街市和開業近70年的潮發白米雜貨店都會被拆遷(何以諾攝)

 

墟情未了

有別於以往區內逐幢樓宇清拆並建設的重建方式,是次重建直接將數條街道夷為平地,再作大規模改建。在首輪重建計劃中,率先被清拆的範圍包括衙前圍道、賈炳達道一帶,牽涉店舖多達140間,當中最讓街坊惋惜的有九龍城街市和街市對面、位於衙前塱道的部分潮州老店。 小潮城」:鄉愁的滋味 「潮州人思鄉,就來呢度買啲(麻葉)送粥吃……呢個老闆係識咗幾十年的朋友。」看蔡瀾介紹九龍城,總能感受這些老字號如何讓異鄉人抒解鄉愁,還有店主與老顧客連結近幾代的情誼。可惜的是,當年離鄉別井來港,在九龍城安家,偏偏又因為重建,現在又要再次面對離愁。當中包括由當年用擔挑賣鹹菜,到今日批發商品給過百間潮州菜館的「葉盛行」,唯一可以買到潮式魚飯的元合雜貨,就連已扎根九龍城逾70年的「潮發白米雜貨」都難逃被拆遷的命運。 走到潮發店前,掛滿用蔗熏的鴨,還有潮州人當寶,放入糖水煮的薑薯,細看店內雜貨有些甚至由潮州直運香港,如此地道的食材,難怪一眾老鄉愛得死心塌地。 聽老闆說,就連已經移民多年的老街坊每次回港都會特意前來,店舖早就成了聚舊的老地方。提及重建,「潮發」慨嘆不單是未來的去向,更可惜這些相識半世紀的老鄰里以後難有聚腳機會。對於未來,潮發估計其店舖應該2年內必須遷走,能原區重置當然最好,但一切只能「見步行步」。道別在即,只見不少老街坊專程來「打牙骹」,爭取與老街坊相聚的時刻。


1.人流不絕的潮州商店「葉盛行」,不少老鄉為店舖自家製的鹹菜而來(柯炳鐘攝)╱2.以澄海獅頭鵝馳名的「澄海老四滷味」,也難逃被拆遷的命運(隋彪攝)╱3.採訪期間適逢端午節前夕,潮發出售以碗裝而非用糭葉包裹的潮州糯米粉糭。除了造型與別不同,吃起來時會有「粒粒煙韌」感覺(柯炳鐘攝)╱4.除了潮州老店,專售祭祀用品的「泰昌」也在清拆範圍之內(隋彪攝)


明星街市「粒粒巨星」 潮發白米雜貨對面,就是九龍城「地標」——「明星街市」。 這個曾被CNN評為「世界十大生鮮市場」之一的街市非浪得虛名,600多個攤檔各有自己的特色貨源,坊間少見的空運海鮮、泰國香料、潮州雜貨、外地時令水果,還有本地種植新鮮蔬菜等。九龍城街市大名鼎鼎,還因本地明星默默「加持」:影帝劉青雲、老街坊谷德昭和祖籍潮州的杜SIR(杜琪峯)等藝人也是街市常客,但最得民心的還是「發哥」周潤發和「發嫂」陳
薈蓮。 周潤發說過「九龍城轉一圈,回家不用吃飯。」除了添財記、豪華餅店和唯豐潮州滷味等,在街市「野生捕獲」發哥的機會更高,而且他總是來者不拒,與街坊打成一片。至於發嫂在九龍城影響力亦不遑多讓。發嫂不單與街市檔主熟如老友,賣菜檔主更是半買半送,有時發嫂忘記帶錢,不單可以賒數,在月底一次清還,更誇張是店主倒借錢給發嫂。或者你會想因為她是發嫂,所以關係那麼好!但若發嫂沒有放下身段,與檔販打成一片,時常與街坊閒話家常,他們的關係又怎會表現得如此和睦? 街市店主「身懷絕技」 九龍城街市雖然粒粒巨星,但檔主也是臥虎藏龍。街市地面,有家在街市啟用時已進駐的「周華記」活雞檔。即使未逛過該店,或許您已見過雞販「玲姐」。在哪裡?就在電視前,凡涉及雞價、禽流感、過節期間雞隻銷量等問題,各大媒體皆會訪問她。「玲姐」猶如雞販界代言人,近年更獲得「賣雞女王」之稱。 在海鮮區的「盛記」。別看它店面小,多間本地高級酒店及餐廳也向他們訂購海鮮。看到帳簿裡夾滿印上各大酒店標誌的單據,才知道原來高級食肆所用的食材,就在九龍城。街市那邊廂還能看到常客蔡瀾的墨寶,其中一張就藏在「陶記鮮蔬」。店東陶太笑道她賣的本地菜被蔡瀾青睞後,他決定揮毫贈予店方。怎料招牌以直書書寫,放不上橫樑,招牌只好放於店內一隅,從陶太的表情可見,收到熟客所贈的禮物,她已心滿意足。 離開人來人往的濕貨區,來到人潮疏落的乾貨區。在這裡,我遇上了「EVA改衣」的老闆娘、粵劇票友劉女士。劉女士是業餘劇團的演員,工餘時間常到高山劇場練習,再到各社區中心與劇院演出。她曾擔任《春花笑六郎》、《帝女花》等劇的女主角。舖內長期張貼演出海報,望街坊到場一同享受戲曲之樂。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小的九龍城街市,居然有着這樣多臥虎藏龍、身份不凡的商販。他朝推土機前來,各有故事的街坊各散東西,誰又明白他們的不捨?


1.「玲姐」儼如是雞販界代言人,雞檔幾乎有齊各種新鮮的活雞(隋彪攝)╱2.蔡瀾的手筆就在陶記鮮蔬的一隅(柯炳鐘攝)╱3.劉女士在店內即席舞劍一番(隋彪攝)╱4.位處九龍城市政大廈3樓的熟食中心也會連同街市一併拆遷,不少當地街坊對此大表可惜(何以諾攝)


龍歸何處

政府擬定的重建計劃中,賈炳達道與衙前圍道之間、介乎侯王道至龍崗道的土地擬改建成私人屋苑及飲食、購物區。而啟德道與打鼓嶺道之間靠近太子道東之地會建立作新地標的門戶廣場。 按計劃,現有居民與商販均須搬離。政府除了透露會讓九龍城街市租戶遷到賈炳達道以北擬建的新街市外,暫未有公佈如何安置其他受工程影響之人士。面對現有家園、產業將要雲消霧散,他們何去何從? 留守?遷離?輟業? 或許因為九龍城真的舊了,或是社會經歷過灣仔利東街(囍帖街)、橫台山菜園村等拒遷事件,很多人知道抗拒清拆行動最終只會徒勞無功。以團結社區、為九龍城受影響民眾爭取權益而成立的「九龍城重建關注組」一直留意重建計劃,務求搬遷安排對該區的影響減到最少。關注組目前傾向居民遷出九龍城,不打算留守。惟他們有「原區安置」、「原區復業」的訴求,希望政府將居民悉數安置於距九龍城僅約半公里的啟德空地,讓現有鄰里連繫不散、「小泰國」社區免遭瓦解,各族居民不用適應新生活。「周華記」的「玲姐」也期待新街市落成後將店遷入,會有更舒適的環境。 不過,亦有商販表示政府收回土地後,便會輟業退休。 九龍城街市裡,擁有超過6個相連檔口的「胡記鞋業」的東主胡女士表示,據聞新街市只會容許各商舖僅得1個檔口復業,不可能收納其龐大數目的鞋履。為免麻煩,她不會遷往新街市。「EVA改衣」亦打算於街市關閉之時結束業務。退休後,東主劉女士或會投放更多時間於粵曲上。不過,更多商戶選擇與「潮發白米雜貨」店主一樣,容後再想去向。 遞變中的龍城 雖然待重建區中的大廈尚存,但收樓工序正在默默進行,部分樓宇已人去樓空。相信重建工程後,門庭若市的九龍城墟市會被摩天大樓取代。 這些年,看到灣仔、西營盤、觀塘不少重建區變得商業化。利東街的港式印刷舖變成歐陸式餐廳;西邊街的五金建材店都建成豪宅的停車場。恐怕日後僅有連鎖餐廳、上市財團可以負擔得到九龍城重建後上漲的租金。我盼望重建後的九龍城能再聽到潮州老店傳出來的叫賣聲,目睹潑水節當日街坊在街巷潑水耍樂。 趁曲終人散前,快到九龍城走走,珍惜殘存風物,探望老街坊。龍城人,珍重! 1.九龍城變天在即,不少當年因啟德機場航道限制而建得不高的唐樓會被清拆,取而代之會是像啟德新發展區的摩天巨廈(柯炳鐘攝)╱2.在舊樓地面開設的無人商店(柯炳鐘攝)╱3.宋皇臺站通往九龍城之出口上的一對父女。當小孩子長大後,城南會變成怎樣的社區呢?(柯炳鐘攝)


九龍城重建區域示意圖

北面地盤

主地盤

東面地盤

九龍寨城公園

賈炳達道

賈炳達道
公園

九龍城市政大廈
(街市、圖書館、體育館)

南角道(火鍋街)
龍崗道
城南道
打鼓嶺道
啟德道
衙前圍道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2-8 506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