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29 > 現代三毛與撒哈拉

[天下遊]第429期 現代三毛與撒哈拉

文:蔡適任    圖:蔡適任     分享:

簡介:編者按:一說起「撒哈拉」,許多人直接聯想到台灣作家三毛。書寫撒哈拉,讓三毛在文壇嶄露頭角,也建構了讀者對遙遠撒哈拉的認知與想像。許多年後,一位向來有着「三毛情意結」的台灣女人同樣遠嫁這片世界最大的沙漠,她不單重走當年三毛足跡,還帶我們認識撒哈拉文化,告訴我們沙漠生活最真實的一面。

        

 撒哈拉示意圖
拉巴特
摩洛哥
西撒哈拉

卡薩布蘭卡
馬拉喀什
海尼菲斯
國家公園
塔爾法亞
阿雍
伊爾富德
祖爾梅卡

撒哈拉沙漠
西班牙
大西洋
地中海


駱駝與遊牧民族永遠是共存共榮的夥伴


2010年底,我前往摩洛哥人權組織工作,因緣際會走入撒哈拉,自此深深愛上廣袤瑰麗的大漠,也認識了貝桑,一個撒哈拉土生土長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2015年,我們走入婚姻,定居沙漠觀光勝地梅爾祖卡(Merzouga),以撒哈拉深度導覽及生態旅遊維生,這樣的際遇讓我被台灣人稱為「現代三毛」。

三毛書迷熱情未減
我相當不以為然,雖然三毛的撒哈拉經驗以及跟荷西真摯不渝的愛情,是我整個成長過程,所聽聞最美的傳奇之一,然而我所面對的撒哈拉飽受氣候變遷之苦,身邊是因長年乾旱而一窮二白的遊牧民族,是沙漠觀光與環境生態之間的衝突,還得面對荒謬淺薄的觀光客,更不用說快讓異族媳婦喘不過氣來的傳統家族包袱。
工作中,不時遇見手捧《撒哈拉歲月》的遊客,前來尋找「三毛的撒哈拉」,我不忘潑冷水,指出當年三毛所在之處是阿雍(Laâyoune),可我們人在梅爾祖卡,兩地相距1,280公里,遊客依然興致絲毫未減地說:「趕快帶我去沙漠,我要跟三毛的書合照!」

追尋三毛足跡
三毛故居並不難尋覓,當年的「金河大道」此時已改名為Boulevard Mohamed Al Khallouqi,門前垃圾場已蓋了工廠,住家附近的穆斯林墳場依舊在,只是圍起了圍牆.想必是已有眾多三毛迷前來憑弔,鄰居一見亞洲臉孔,會心一笑,手指門牌號碼44號的藍色大門,據說該屋舍仍屬三毛房東家族,長年出租。
我們陸續找到三毛與荷西當年結婚的西班牙教堂,同時也是阿雍唯一的天主教堂St. Francis of Assisi Cathedral,兩人結婚的法院及當年寄書稿、簽收來自台灣包裹的郵局,全在住家一帶,步行可及。

趕快帶我去沙漠,我要跟三毛的書合照!

1.作家三毛與荷西居住的小鎮阿雍(視覺中國)╱2.以描寫在撒哈拉生活為內容的作品《稻草人手記》、《撒哈拉的故事》(網上圖片)╱3.遠嫁撒哈拉沙漠的台灣女孩╱4.金河大道門牌號碼44號是三毛故居,據說仍屬三毛房東家族擁有(視覺中國)

作品細節如在眼前
我不免驚異,三毛文中好些細節,全與當地吻合,就連摩洛哥計程車都如她書裡所說是朋馳牌,至今摩洛哥家庭的瓦斯爐用完了,必須自行拖着空桶到商店更換,三毛跟鄰居借的「鐵皮炭爐子」,仍是摩洛哥南部沙漠地帶常見的廚具,此時多半用來煮茶或烤肉。

西班牙殖民離開以後
丈夫貝桑姪子是阿雍在地青年,在他熟門熟路帶領下,我們走訪舊市集,鄰近一帶屋舍有着特殊的圓屋頂,與舊市集同樣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西班牙人離去後,屋舍及市集皆由當地撒拉威人接手,這些皆在三毛故居步行可及的範圍,在舊區巷弄間遊走,可以想像當年三毛如何拎着剛採買的牛奶與麵粉及水,辛苦踩過每一個步伐,走回她與荷西的城堡。書裡場景幾乎如實呈現在眼前,每個細節真實得不像是真的,整體氛圍卻又與書中描述有着極大差異。
三毛跟荷西曾用餐的「國家旅館」是當地高級娛樂社交場地,「國家旅館是西班牙官方辦的,餐廳佈置得好像阿拉伯的皇宮,很有地方色彩,燈光很柔和,吃飯的人一向不太多,這兒的空氣新鮮,沒有塵土味,刀叉擦得雪亮,桌布燙得筆挺,若有若無的音樂像溪水似的流瀉着。我坐在裡面,常常忘了自己是在沙漠,好似又回到了從前的那些好日子裡一樣。」在風起雲湧的1975年,各國記者紛紛帶着大批攝影裝備前來,入住於此。
西班牙殖民者離開後,早已由摩洛哥集團經營至今,已改名為Hotel Parador,圍牆外,高高掛着摩洛哥國王三代肖像以及綠色行軍畫作。

1.三毛與荷西曾經用餐的國家旅館,此時已改名為為Hotel Parador╱2.三毛跟荷西結婚的西班牙教堂,同時也是唯一的教堂╱3.西撒商店前販售的瓦斯爐與乘涼的撒拉威老人╱4.三毛當初住的地方被稱為「墳場區」,因離三毛故居幾步路之遙確實有一座穆斯林墳場,此時已用圍牆圍起來,不容易被發現


認識西撒哈拉
註:西屬撒哈拉(西撒)是西班牙在西撒哈拉沙漠的領土。1886年,劃為西班牙的殖民地。1958年,成為海外省。1973年,波利薩里奧陣線成立,該陣線的游擊隊迅速發展,在摩洛哥組織的綠色進軍活動的打擊下,到1975年初,西班牙失去了對大部分領土的有效控制。1975年冬天,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去世。西班牙與摩洛哥和毛利塔尼亞談判簽署《馬德里協定》之後,西班牙對西撒哈拉的統治正式結束。1976年,西班牙撤出西屬撒哈拉,其後大部分領土被摩洛哥佔領。


撒哈拉是有海的
在一般人印象中,一提到撒哈拉,腦中浮現的是綿延起伏的瑰麗沙丘,然而撒哈拉幅員遼闊,總面積超過940萬平方公里,涵蓋阿爾及利亞、查德、埃及、利比亞、馬里、毛利塔尼亞、摩洛哥、尼日爾、蘇丹、突尼西亞11個國家,自然地貌豐富,文化多元。三毛文字裡的撒哈拉,便有着多種地貌。
三毛是個極度熟悉沙漠的人,在她筆下,撒哈拉有着多元樣貌,如黑沙漠、白沙漠、土黃沙漠與紅沙漠等,土黃沙漠與黑沙漠最為常見,我與貝桑居住的梅爾祖卡更是以紅沙丘群著稱,最為罕見的是白沙漠,我跟貝桑沿着海岸線一直走,終於找到荷西偏好的純白沙漠與蔚藍海洋的交接處。當我在海尼菲斯國家公園(le parc national de Khnifiss)一帶發現在海洋與河流交會處,紅鶴在點點白浪花間覓食,如淡紅霞光落在海灘上,此情此景,一如《收魂記》裡的描述,當下激動莫名!
行前,我可以說是做足功課,愈是接近西撒,我愈偏好走濱海公路,世人對三毛的印象往往是她穿着寬鬆長袍,佇立於起伏蜿蜒沙丘群的瘦弱身影,然而三毛文字裡的撒哈拉是有海的。

海洋化石並不罕見
我與貝桑在西撒海岸馳騁,親眼目睹被沙埋掉的公路,一如三毛文字描述,以及正忙着將沙堆從路面清除的推土車。漫步岸邊荒地,意外拾得貝殼化石,亦如三毛描述「一個好大貝殼的化石,像一把美麗的小摺扇一樣打開着。」化石在摩洛哥並不罕見,海洋古生物化石更是我跟貝桑帶撒哈拉深度導覽時的重點之一,梅爾祖卡附近的伊爾富德(Erfoud)出產磨製後的化石產品,然而可供商業販售的化石呈現黑色或灰色,質地堅硬,為菊石、直角石與鸚鵡螺等,與西撒的扇貝狀化石有着明顯差異。
三毛在《荒山之夜》裡寫着:「這些沙堆因為是風吹積成的,所以全都是弧形的,在外表上看去一模一樣。它們好似一群半圓的月亮,被天空中一隻大怪手抓下來,放置在撒哈拉沙漠裡,更奇怪的是,這些100米左右高的沙堆,每一個間隔的距離都是差不多的。人萬一進了這個群山裡,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我給它取名叫迷宮山。」
被三毛稱為「迷宮山」的自然地貌,其實就是沙丘群,同時也是經典撒哈拉意象,我跟貝桑所居住的梅爾祖卡便是因為連綿不絕的艷紅沙丘群,而得以慢慢發展觀光業。
沙漠路況不佳,許多地方完全沒有柏油路,只有車痕甚至是駱駝與驢子走出的痕跡,完全是「路是人走出來的」之寫照,由於在沙丘上極為容易陷沙,所以駕駛方式就像三毛所說:「車子很快地在沙地上開着,我們沿着以前別人開過的車輪印子走。」別人走過的路徑可供判斷沙丘狀況是否適合行駛。
在沙漠駕駛除了熟練技巧與豐富經驗,更需要適合的車輛,三毛曾提到「藍得羅伯牌」的大型吉普車昂貴卻實用,以及適合在沙漠行走的奔馳,文中的「藍得羅伯牌」就是Land Rover,奔馳為Mercedes-Benz,這兩款車因馬力強、輪子大且底盤高,非常適合在沙漠地貌上奔馳,雖然時常是歐洲淘汰的舊車,至今卻仍是西撒最實用也最常見的車款。


1.三毛曾提及適合沙漠行駛的「藍得羅伯牌」大型吉普車,其實就是Land Rover,圖為西撒至今相當常見的Santana Land Rover,停在荷西最愛的白沙漠上╱2.西撒範圍遼闊且生態多元,在海、河與沙漠交接處,浪花滔滔,火鶴與多種水鳥在此覓食、棲息,繁衍下一帶,美麗景致一如三毛在《收魂記》裡的描述(視覺中國)


一個好大貝殼的化石,像一把美麗的小摺扇一樣打開着。

西撒沿岸漁獲豐富
想到撒哈拉沙漠就馬上聯想到缺水,誰知西撒哈拉就與大西洋相聯。海岸線長約900公里。西撒沿岸漁獲豐富,18世紀開始,加那利群島漁夫便會前來捕魚,三毛在《素人漁夫》裡寫到她跟荷西到岩岸釣魚:「海潮退了時岩石上露出附着的九孔,夾縫裡有螃蟹,水塘裡有章魚,有蛇一樣的花斑鰻,有圓盤子似的電人魚,還有成千上萬的黑貝殼豎長在石頭上,我認得出它們是一種海鮮叫淡菜。」
我在西撒海港漁市裡,魚攤上見着各式魚類、螃蟹以及鰻魚,偶爾有婦女帶着煮熟去殼的淡菜,在漁市裡販售,也曾在海岸見着提水桶、撿拾淡菜的魚夫及婦女。
章魚與花枝等頭足類的捕撈,更是西撒沿海重要經濟活動,1976年,西班牙撤離撒哈拉後,摩洛哥政府積極發展商業性捕撈,主銷日本與歐洲,龐大利益曾讓摩洛哥與西班牙等國產生衝突。90年代,漸與歐洲達成協議。至2019年底,摩洛哥海域出現了來自中國的捕章漁船。

海鮮成為桌上佳餚
特別讓我關注的是鰻魚,在西撒魚市並不算罕見,與三毛所說的「花斑鰻」頗為形似,長形如蛇狀,深褐色的魚身,有着金黃長條紋.伊斯蘭對飲食有所規範,必須符合「清真」,什葉派僅食用有鱗片的魚,摩洛哥穆斯林為遜尼派,對於無鱗魚,如鰻魚、鯊魚或軟體動物等,並不排斥,三毛提及的海中食物,皆可為撒拉威人桌上佳餚。
另外,三毛在《十三隻龍蝦和伊地斯》提到龍蝦捕捉,至今在阿雍及塔爾法亞(Tarfaya)一帶,以龍蝦著稱,由於龍蝦珍貴稀少,政府僅允許在每年4月到8月間捕捉,在餐廳及漁市皆可發現龍蝦漁獲。

有蛇一樣的花斑鰻,有圓盤子似的電人魚,還有成千上萬的黑貝殼豎長在石頭上,我認得出它們是一種海鮮叫淡菜。


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
撒哈拉雨量稀少,土壤澆薄,並不利於農作,只有少數的綠洲地區仍維持農耕,傳統以遊牧為主要經濟型態,趕着羊群駱駝,追着雲雨遷徙,在廣袤荒漠上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摩洛哥南部撒哈拉沙漠的居民以柏柏爾族為主,各區域的柏柏爾語不盡相同,他們或農耕,或遊牧,而三毛文中的「沙哈拉威人」,即Sahraoui,他們生活的區域集中在西撒哈拉、毛利塔尼亞及阿爾及利亞等沙漠地帶,母語為接近阿拉伯語的哈桑尼亞語。在早期他們多數仰賴遊牧維生,然而無論柏柏爾族或撒哈威人,都虔誠信奉着伊斯蘭。
愈來愈受國際關注的氣候變遷早已對撒哈拉造成極大衝擊,愈來愈少的降雨,愈來愈長的旱季,漸漸寸草不生的大地,使野生動物數量大減,自然也影響了生計。面對牲口死於乾旱,遊牧民族不得不放棄傳統經濟型態,或從軍,或進城定居,約莫30年前,旅遊觀光漸在沙漠落腳,帶來契機與危機。

難以想像的沙塵暴
人們常問定居撒哈拉的我,沙漠最可怕的是甚麼?
我永遠毫不猶豫地回答:「沙塵暴。」
不曾親身經歷過的人們,難以想像沙塵暴的威力,怎也說不準啥時前來。沙漠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經驗豐富的遊牧民族,遠遠望見天邊雲層與風的變化,便知沙塵暴正席捲而來,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躲」。
當沙塵暴席捲天地,伸手不見五指,沙子打在臉上極痛,只能以布巾包裹頭部,雙唇緊閉,耳裡、眼裡甚至頭髮裡,瞬間佈滿塵埃,夾帶強大風勢,讓人難以移動,沙塵暴可在半小時內結束,卻也可能維持數天,一切掌控在阿拉手裡。
若說沙塵暴讓人唯恐避之不及,那麼讓人歡喜迎上前去的,自然是「水」了。


撒哈拉遊牧民族趕着羊群駱駝,追着雲雨遷徙,在廣袤荒漠上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在撒哈拉深處,仍有少數遊牧民族住在帳篷或土屋裡,以牧羊維生,全球暖化下,旱季過長,缺乏牧草,羊群過瘦,嚴重影響生計,偶有觀光客造訪,為這群弱勢族群帶來些許資源

沙漠水源不易取得,每日需前往古井打水,裝在膠樽裡,滿足一家日常所需

手持自製的布駱駝與小布偶,希望可以賣給觀光客的柏柏爾婦人

站在土屋前的柏柏爾婦人

身穿傳統黑色大披肩的柏柏爾婦女

撒拉威小女孩

摩洛哥南部撒哈拉沙漠的居民以柏柏爾族為主

離不開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的起源」早已是常識,卻是直到撒哈拉,才能體悟這話多麼強烈而真實。
撒哈拉的遊牧民族「逐」的不只是雲、雨及水草;紮營之地,必不能遠離水源,而沙漠裡的水,化作「井」的形式,散落沙漠深處,撒哈拉遊牧民族圖瓦雷格有句諺語:「哪怕路途遙遠漫長,只要盡頭有一口井,便也無妨。」這世間書寫沙漠之美的文字何其多!然而唯有深深走入沙漠又深深愛上沙漠者,才能領略「井」的諸等美好。聖埃克蘇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在《小王子》裡寫着:「讓沙漠愈發美麗的,是在不知名角落藏着一口井。」
就連三毛都在《沙漠》這首歌裡寫着:「前世的鄉愁,鋪展在眼前,啊……,一疋黃沙萬丈的布,當我被這天地玄黃牢牢捆住。漂流的心,在這裡慢慢慢慢一同落塵,呼嘯長空的風,捲去了不回的路,大地就這麼交出了它的秘密,那時,沙漠便不再只是沙漠,沙漠化為一口井水,井裡面,一雙水的眼睛,盪出一抹微笑。」
這才驚覺,三毛對沙漠的愛與理解,遠在我認知之上!我在歌詞裡看見沙塵暴來襲時的撒哈拉,漫漫黃塵席捲天地,直到風止。
而三毛的沙漠化為一口有着「一雙水的眼睛」的井,而這雙眼睛因水而微笑。

在綠洲流動着生命
水的存在,不僅在荒蕪大漠滋潤出一地綠色植被,養育野生動物,也讓羊群有了食糧,讓人類得以在沙漠進行粗淺經濟活動,更化作一口口的井,流動出一整座綠洲的生命。
「坎兒井」源起於伊朗,是一套沙漠獨有的灌溉系統,往北傳至新疆,往南直到撒哈拉沙漠,都可見「坎兒井」的踪影。這套荒漠地區特有的灌溉系統,以地下渠道的方式,將含藏在地下的水源匯聚,引至農田,作為灌溉與日常生活之用。在沒有自來水的古老年代,綠洲居民維繫生命所需的水,全都依靠坎兒井。
沙漠也有着農業發展,就在綠洲裡。讓荒漠化為綠洲的,除了坎兒井引來的水源,更仰賴棕櫚樹叢的庇蔭。棕櫚樹被視為撒哈拉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極為耐旱且可生產經濟價值高的椰棗,高大的棕櫚樹落在農田裡的樹蔭,讓農作物免受太陽曝曬與沙塵暴侵襲。而在坎兒井水源的灌溉下,小麥、番茄、玉米、胡蘿蔔與苜蓿生長着,讓沙漠有了人跡。
不幸的是,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同樣衝擊着綠洲。長年乾旱導致綠洲死亡,在整個20世紀,摩洛哥境內約有三分之二的大小綠洲漸漸消失,大大改變人文與自然地貌,現存綠洲農田裡,依然親近土地得以工作着的,多為婦女或是上了年紀的老者,年輕人大多進城尋找更好的機會,或者投入觀光產業。

1.水資源在撒哈拉極度稀少,「井」的存在,象徵着生命╱2.除了水,對沙漠最重要便是棕櫚樹的存在。高大的棕櫚樹形成樹蔭,讓農作物避免太陽過度曝曬,抵擋沙塵暴侵襲。在棕櫚樹下,可見一片片滿是綠意的農田,讓人類得以在沙漠生存

哪怕路途遙遠漫長,只要盡頭有一口井,便也無妨。


當沙漠迎來旅遊
摩洛哥可說是個觀光大國,自然美景與人文史蹟豐富,每年吸引無數國際觀光客前來,撒哈拉更是一大賣點。而各項服務與發展最完善的地區,當屬梅爾祖卡。
雖然綿延起伏的沙丘才是最典型的撒哈拉意象,然而沙丘只是撒哈拉多種地貌之一,滿佈礫石的黑沙漠才是最常見的沙漠地貌,也因此,沙子乾淨細緻的沙丘群成了具開發價值的觀光資源,而梅爾祖卡因擁有絕美沙丘群Erg Chebbi,逐漸發展成觀光重鎮,多項國際拉力賽更將這裡列入行程。
當地居民相信Erg Chebbi的沙帶有baraka,即阿拉的祝福,那裡不僅擁有10幾座高大沙丘,沙子細緻乾淨,顏色艷紅且泛着橘光,因應天光幻化不同色彩,在朝日與夕陽照射下尤顯魔幻。
被沙丘群吸引而來的觀光客,整體旅遊活動自然圍繞着沙丘群,清晨天未亮,騎上駱駝,到沙丘群看日出,或者在傍晚騎駱駝上沙丘群看日落。夜裡的撒哈拉,以360度的星空擁抱大地,遊客或入住飯店,或在沙丘群裡的帳篷過夜,滿天星斗中,聆聽沙漠的寂靜,感知大自然的奧秘與人類的渺小。

觀光與環保的雙刃劍
早期在沙漠經營旅遊業的,以遊牧民族居多,或提供簡易食宿,或牽引駱駝,充當嚮導與駱駝夫。如今在乾旱肆虐下,遊牧早不可行,旅遊業可說帶給當地一線生機.當觀光業愈顯興盛,便逐漸吸引了外地人前來投資。
然而觀光業從來不是無污染的產業,隨着觀光人次上升,垃圾與水資源耗盡等問題愈顯嚴重。近年來,馬力十足,可以在沙丘上橫衝直撞的沙灘車(All Terrain Vehicle)愈來愈普及,成了歐洲年輕人的最愛,也吸引愈來愈多旅遊業者投入這項新產業,然而沙灘車製造的噪音與揚起的塵埃,漸成沙漠生態的隱憂,尤其沙灘車可以克服各種地形,無處不可去,但當地對生態保育的法規不明確且執法不彰,若遇不自愛的遊客,對環境的威脅不言而喻。

觀光業從來不是無污染的產業,隨着觀光人數上升,對撒哈拉沙漠環境威脅不言而喻(視覺中國)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6-3 429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