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86 > 應縣木塔

[光輝歲月]第486期 應縣木塔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分享:

簡介:

        

 離開五台山,北上大同,順道去看應縣木塔。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年),再過36年就一千歲了。這座八角樓閣式木塔,外觀5層,加上內層一共9層,看上去古樸粗獷,十分迷人。進門塔心一尊泥塑彩繪描金大佛,往上每一明層中間供奉佛像,有壁畫、匾額和楹聯,其中第3層的金代「釋迦塔」匾額最為古老。 整座木塔高60多米,相當於一幢22層建築,各層用24根外柱和8根內柱雙圈環繞支撐,形成「筒中筒」結構,斜撐樑、柱、枋,組成不同方向的覆樑式木架,彼此牽制,結為整體,非常牢固,且有韌性,是世界上現存最高、最大、最卓越的木結構佛塔。現代摩天大樓多數採用這種結構,「內筒」設置樓梯、電梯、機房等,「外筒」作為辦公或居住空間。應縣木塔則相反,「內筒」各層供奉佛像,「外筒」設置樓梯,迴廊既能禮佛,又可賞景。全塔54種斗栱,逗縫對榫,沒用一釘一鉚,結構精巧,猶如一朵朵盛開的蓮花,堅固好看,反映出古代造塔人極高的本領。日本建築學科創始人伊東忠太說,應縣木塔斗栱變化之多,源自意匠之豐富,這與日本那種千篇一律、每一層都使用相同斗栱的手法相比,孰優孰劣自不待言。 1933年,梁思成和莫宗江等人調查測繪應縣木塔,木塔大體完好,略有幾處朽壞。不料當地人將二至五層的夾泥牆拆掉,改成輕巧透風的格扇門,看上去減輕木塔的荷載,實質損壞了結構。梁思成得知,痛心疾首,稱其為木塔800餘年以來最大的厄運。他認為這種灰泥牆壁,可避風雨,斜戧對於構架尤能增強其堅固。應縣士紳擅將牆壁拆除,代以格子門,毀壞了可貴的古壁畫,改變了古建築的原形,對於塔的保固有莫大影響,必須恢復原狀,否則會縮短塔的壽命。1950年莫宗江再次探訪應縣木塔,發現部分構件脫榫、劈裂,證實了梁思成的判斷。 木塔有極好的抗震性,1976年唐山大地震,應縣強度4級左右,檐角風鐸大響,佛塔安然無恙,主要是斗栱起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地震瞬間產生巨大破壞力,因為斗栱是由許多小木塊組成,彼此有縫隙,所以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釋放掉了地震能量。 應縣木塔經歷近千年的風雨、地震、戰火及保護不當的損傷,塔體出現了扭曲變形,柱子歪斜最嚴重的在二層。當地先後請了50餘位專家考察,並委托2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部門進行勘察,提出了落架大修、現狀加固、抬升修繕、鋼支架支撐等方案。不同方案各有利弊,專家們爭論了30年,仍無定論。 如今的應縣木塔「病歪歪」,遊客被禁止登樓,上面成了一個大鳥巢,鳥群飛進飛出,鳥糞落在木塔上有腐蝕性,警惕千年木塔別在議而不決中倒掉。

禁止人登塔後,應縣木塔變成了鳥巢,成群的鳥飛進飛出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12 486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