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5 > 當濕版遇上粵劇

[一哥攝影講堂]第465期 當濕版遇上粵劇

文: 陳一年╱    圖:張益平     分享:

簡介:去年11月的「黑白情懷2018」銀鹽攝影作品聯展,是第五屆「香港國際攝影節」的一個重要展覽,參展作品的攝製工藝除了常規膠片攝影及銀鹽製作外,還有幾乎與攝影術同時代誕生的濕版火棉膠攝影。職業攝影師張益平用濕版技藝拍攝了香港著名粵劇團體「八和會館」成員的古裝造型,作品極具韻味,讓人彷彿撞見東方和西方兩種古典藝術的歷史奇遇。 濕版火棉膠技藝發明於1850年代,想不到,這種古老的攝影法,現在反而成為新鮮事物了。

        

 典雅古樸的創作方式以銀鹽為感光媒介的黑白攝影,是攝影術的原初形式,自從1839年攝影術發明以來,銀鹽黑白攝影經歷了百年精彩,成為影像藝術中的經典。 銀鹽黑白攝影的發明過程可推到更早的19世紀初,那時為數很少勇於探索的人已經在研究:如何把光學影像保存下來。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Mandé Daguerre,1787-1851)以一幅金屬版的影像作品《巴黎寺院街》,向世界公佈了銀版攝影術的發明。 早期攝影術,還未有明膠底片,影像是拍攝在不透明金屬版上,直接得到正像,照片只此一幅,不可作為底版來複印相片。 十餘年之後,英國人費迪域‧史葛‧阿切爾(Frederick Scott Archer,1813-1857)於1951年發明濕版攝影,他用玻璃片或鋁片等材質作為感光載體,塗上能讓感光藥液吸附的黏性液體「火棉膠」,再塗銀鹽感光劑,使玻璃片或鋁片成為感光版,經過曝光、顯影、定影及水洗等程序後,相片便完成了。由於這種工藝在攝影和沖洗程序中,感光片必須保持濕潤,因此被稱為「濕版攝影」。火棉膠攝影法在1850年代出現後,感光速度和影像精細度大為進步,一度幾乎取代了達蓋爾銀版攝影法。 現今社會節奏變得極其急促、人人追求方便,數碼攝影因輕而易舉而橫行天下。但卻有攝影師選擇放慢下來,追求反璞歸真,艱難的濕版攝影技術便成為一種典雅古樸的創作方式。 濕版攝影設備龐大,感光版又不可預製,所以攝影者到室外拍攝往往要乘着特製的暗室車出行,要有便攜的黑暗帳篷和盛載藥水的瓶子,簡直是把整個暗房都搬到拍攝現場。 選好景後,即時在暗房塗製感光版。即在光滑的玻璃和黑色的鋁版塗上火棉膠混合物,再浸入硝酸銀溶液,便成為感光底版。攝影師將感光底版裝入相機拍攝曝光。拍攝後,在暗房內取出底片,又馬上顯影、定影及水洗。手工塗布感光劑會出現不可預料的變化,這正是濕版攝影的特色,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濕版影像會呈現手工製作的斑痕,顯出古樸韻味。濕版攝影必須在底版感光劑保持濕潤的狀態進行拍攝和沖洗,工藝非常嚴謹。濕版攝影表現深層靈魂濕版攝影呈現的古典韻味是目前為止沒有其他攝影術可以取代的,所以這幾年在國外復甦流行起來,捲起一股追求古典攝影藝術的文化浪潮。 濕版攝影由塗製感光版開始便是全手工進行,成像效果取決於感光藥料的調配和塗布手法,產生的效果意想不到。在上火棉膠時還易沾灰塵,顯影後現出不規則的紋路或斑點,形成捉摸不定的影像紋理,皆屬正常現象,這正是火棉膠濕版攝影的影像特色,得到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 為甚麼選擇用濕版拍攝粵劇藝術家呢? 張益平說:香港八和會館的主要活動場所在著名的歷史建築「油麻地戲院」,粵劇和老戲院都很有歷史韻味。用火棉膠濕版這種老式濕版技術拍攝人物肖像,與任何其他類型的照片不同,濕版攝影具有表現深層靈魂的能力。 HKPPN(香港專業攝影師聯網)會員常幫他們擔任形象攝影,我趁此機會便用濕版拍攝。這次我用10x12英寸黑鋁版及黑玻璃做底版;濕版的感光度很低,只有0.5 ISO,要用3支閃燈,每支3,000 WS。我已拍攝了數年,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因為各位粵劇藝術家的角色造型不同,我對每位都要有不同光線的考慮。對焦也很重要,焦點永遠是定在對方的眼睛。我用彎支架在被攝者頭部後方固定,使他不會移動離開焦點……我享受整個過程:由倒火棉膠、浸銀鹽感光劑、拍攝、顯影、定影,直至水洗,都要嚴謹進行,一絲不苟。照片乾後,再用南非樹脂塗保護層,便可100年不變。 濕版攝影使用的設備龐大,對於捕捉動態影像的難度更大,需要高超的技術和敏銳的觸覺。濕版的感光度很低,要用3支閃光燈,每支3,000 WS。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9-3 46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