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39 > 百年前的香港風貌 —— 一位海軍醫生的影像記錄

[特稿]第439期 百年前的香港風貌 —— 一位海軍醫生的影像記錄

文:陳一年    圖:Ferenc Hopp Museum of Asiatic Arts      分享:

簡介:最近,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匈牙利布達佩斯的費倫茨霍普亞洲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了名為《昔日香港:匈牙利攝影師德索•博佐奇在香港》的展覽,展出了博佐奇的幾十幅攝影作品,讓我們回望一百多年前香港的歷史風貌。

...

 1.由梅道俯瞰半山區、中環及維多利亞海港,正中德輔道中的大樓由右至左依次為太子行、英皇酒店及亞歷山大行(兩者現為歷山大廈)。海港上各式船舶穿梭或停泊,一派繁忙景像∕2.維多利亞海港,由九龍碼頭遠眺香港島,對岸的中環海傍排列着太子行及皇后行(現為文華酒店) 、聖佐治行、皇帝行及萬順酒店(兩者現為遮打大廈)

博佐奇(1871–1957)是位海軍隨船醫生,又是熱衷以影像記錄異域風情的「攝影發燒友」。20世紀初,博佐奇漂洋過海來到東方,立志要深入暸解亞洲並體驗中國文化,他用攝影作品記錄這段旅程,並且寫了詳細的日記。由1907至1909年,博佐奇曾3次逗留香港,留下彌足珍貴的視覺記憶。時至今日,這些歷史圖像使我們能回顧一個世紀之前的香港:美麗的維多利亞港、東方與西方文化融匯的城市面貌、華人社會的風土人情。
博佐奇的這些黑白攝影作品,雖然展出的畫幅不大(大約12英寸),但影像顯得清晰精緻,多數作品還罩着一層淡淡的彩色。作品是用30x30mm玻璃底版拍攝,印成紙基相片後,再以手工著色而成。黑白影像加淡彩描繪,正是當時流行的一種表現方式,今天看起來別具古典韻味。
在那個時代,攝影的感光材料正由玻璃版鹵化銀底片過渡到明膠鹵化銀底片,雖然前者笨重,後者輕盈,但是很多認真的攝影師仍然喜歡用大片幅..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4.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7-1 439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