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25 > 藝海回眸賞名作——攝影大師陳復禮百歲誌慶

[一哥攝影講堂]第425期 藝海回眸賞名作——攝影大師陳復禮百歲誌慶

文:陳一年    圖:陳復禮     分享:

簡介:攝影大師陳復禮喜屆百歲華誕,成為攝影界的美談。 陳復禮是享譽國際的攝影家,從事攝影藝術活動逾60年,在中國攝影史上建樹卓越。他的攝影人生和藝術風範,啟發了中國乃至世界華人地區無數攝影人。 陳復禮先生又是中國旅遊事業的開拓者。他參與創辦了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並且一直擔任社長。他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以精彩的旅遊攝影作品吸引讀者,推動了進入中國內地旅遊的潮流。 藉此喜慶之際,我借本期講堂向讀者介紹陳復禮大師的攝影歷程,並精選部分攝影傑作,與同好們欣賞。

        

攝影大師陳復禮喜屆百歲華誕,成為攝影界的美談。
陳復禮是享譽國際的攝影家,從事攝影藝術活動逾60年,在中國攝影史上建樹卓越。他的攝影人生和藝術風範,啟發了中國乃至世界華人地區無數攝影人。
陳復禮先生又是中國旅遊事業的開拓者。他參與創辦了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並且一直擔任社長。他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以精彩的旅遊攝影作品吸引讀者,推動了進入中國內地旅遊的潮流。
藉此喜慶之際,我借本期講堂向讀者介紹陳復禮大師的攝影歷程,並精選部分攝影傑作,與同好們欣賞。

影藝旗手 旅潮先鋒
陳復禮不但自己對攝影藝術勇於探求,成就卓越,而且不遺餘力地推動攝影藝術發展,成為攝影界傑出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1952年,陳復禮在越南參與創辦了越南攝影學會。移居香港後,他積極參與香港的影藝活動,有感於當時香港唯一的攝影組織香港攝影學會是以西人為主,於是他與同道中人於1958年創辦了香港第一個華人攝影組織——中華攝影學會。
他致力推動華人的攝影,在1960年創辦了《攝影藝術》雜誌(1964年改為《攝影畫報》),開創香港攝影期刊之先河。陳復禮任董事會主席,並且常執筆撰稿,提出藝術觀點,激發攝影愛好者的思考和交流。1979年,陳復禮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並且在北京舉辦了「陳復禮攝影作品展」。
這個展覽先後在國內多個大城市巡迴,對中國攝影在「文革」後的藝術復興影響深遠。在此前後二、三十年間,他多次帶領香港及海外的華人攝影家回中國內地旅行創作和交流。1988年,他參與創辦了港澳攝影協會,當選第一屆會長;1995年當選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陳復禮參與創立了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中國旅遊》雜誌同時創刊。這時,陳復禮在《中國旅遊》上發表許多鮮為人知的旅遊勝地照片,展現了中國的美好河山和民族風情,猶如為香港和海外旅客打開了遊覽中國的大門,對旅遊潮流影響極大。許多後來揚名天下的旅遊地,如張家界、九寨溝、周莊等,均視陳復禮為「開拓元勳」。
馳騁沙龍影壇
陳復禮的60多年攝影創作生涯中,大致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集錦畫意;沙龍格調與寫實兼容;寫實與畫意相結合。
20世紀40年代初,陳復禮在越南河內經商時開始接觸攝影。由於受家父的影響,他早有「戀畫情結」,又受到「集錦攝影」先驅郎靜山的啟發,在合成放大方面下過一番工夫,成為一名能手。
陳復禮涉足攝藝始於黑白,且情有獨鍾。黑與白是五光十色大千世界的抽象、提煉與昇華。當年為了掌握黑白攝影的技藝,他常常由越南北方的河內到南方的西貢向攝影名師登門討教;為了把握「影調」的奧秘,不惜利用業餘時光到影樓當義務工,長久埋頭於暗房製作,磨練出扎實的黑白功底。陳復禮的黑白攝影已將技與藝、形與神相融通,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化境。
1955年初移居香港。在香港沙龍攝影活動中,陳復禮拍攝了許多沙龍風味的作品,並且積極參與國際上的沙龍攝影比賽,成績驕人。1957-1961年連續五年列入美國攝影學會統計的世界攝影沙龍十傑。
鏡中傾注人文關懷
陳復禮少年時期家道中落,漂泊到海外謀生,歷經戰亂,飽經風霜。曲折的生活經歷,使他對於人生有更多的感悟,對於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深懷同情。1950年代,他在香港攝影學會的月賽、年賽中,以表現社會生活的寫實作品為主,這些作品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自我情感的抒發。他的社會寫實作品,深得好評。例如《血汗》,作品刻畫了肩挑重擔的勞工,其汗珠和深陷的雙眼,構成一臉「無語問蒼天」的神情,具強烈的震撼力,引發了人們對勞動者的深切同情。此作品獲得1957年香港攝影學會最高評分,也令人對寫實攝影改觀。
由於陳復禮的人物作品在寫實中融入了審美創造,既注重人物真情實感、環境氛圍的把握,又重視光線、影調和畫面結構的處理,因此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他的作品,證實了現實題材與藝術形式完美結合的可能性。
陳復禮的人物攝影,早期作品較多的是對於勞苦大眾的關愛與同情,注重形象的典型性和形式的完美。後期的彩色人物攝影,更多的是隨機捕捉,不拘一格,除了對於百姓生活和時代脈搏的關注以外,更多了一些對世間不公的激憤與對時弊的諷喻。
陳氏風格獨樹一幟
陳復禮的攝影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尤以風光見長。陳復禮素有「攝壇王維」的美譽,他的作品「影中有畫亦有詩」。他的風光攝影講究大自然的節奏與和諧,蘊涵了悠遠的意境,其實是在表現人生的理想境界。而在形式上,他的追求富有民族韻味。
陳復禮19歲就遠離故土,直到1959年,才有機會回到闊別20多年的祖國,到桂林、黃山等地創作。他說:「祖國秀麗的河山,靜謐優美的自然景觀,使我疲憊的心靈得到慰藉,中國畫和古典詩詞的詩情畫意在我胸臆中鼓盪迴響……這一切使我恍然大悟:我多年神馳嚮往的攝影天地原來在這裡!」觸及心靈的感動,使他萌生了創立寫實與畫意相結合的民族風格的藝術追求,提出了「以寫實為經,以畫意為緯」的主張。
陳復禮的攝影作品,早期全是黑白,20世紀60~70年代黑白與彩色交雜,70年代末期以後,則主要是彩色。彩色的可塑性極大,但他在色彩方面的追求仍然是「以色求意」,把主觀意境的表達放在第一位。雖不無色彩濃烈絢麗之作,但用色傾向更多的是諧和、素雅、簡約。他有時在攝影作品上點綴詩、書、印,拿捏得恰到好處,而且絕不會濫用,顯出深厚的美學修養。
陳復禮對攝影的畫意追求,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多展現博大恢宏的景觀,以「氣勢」見長;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的作品則多「以小見大」,較多地從微觀入手,以簡約的形式構成深長的意味。
「影畫合璧」別開生面
陳復禮的「影畫合璧」是一次創造性的藝術實踐,顯示了藝術家孜孜不倦,廣交藝友的大匠風範,也為我們留下了一批具有特殊價值的藝術珍品。
由1979年開始,陳復禮利用出席全國文聯會議、政協會議,以及與文藝界人士的交往機會,先後邀請了數十位書畫家為他的攝影作品補筆。
陳復禮事先有充分準備,根據合作者的藝術風格,選出適合的照片,任其自由發揮。這些照片留有補筆的空間,一般放大成20x24英寸,還附上一些空白的相紙讓書畫家適應這種陌生的紙張。傾情合作的中國書畫家都是藝術造詣甚高的大家,包括吳作人、劉海粟、李苦禪、李可染、黃冑、吳冠中、黃永玉等,陳復禮與他們共同合作了百幅以上的「影畫合璧」作品,彌足珍貴,堪稱最早的「多媒體藝術」作品,可謂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
他說:我當時搞「影畫合璧」,除了想創新,還有一個意思,就是通過攝影與繪畫聯姻,來提高攝影藝術的地位,引起社會的廣泛注意,為畫意攝影開闢一個新天地。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6.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5-11 42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