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20 >

[文化廊]第420期 芋

文:卓成曦    圖:卓成曦     分享:

簡介:芋頭不是甚麼珍貴的食材,可也不乏大批喜愛它的擁躉,愛吃它的人對它的痴迷程度,還真難三言兩語描述得來。福州就有個方言叫「芋傻」,用來形容那些特別愛吃芋頭的人,意思說對芋頭愛吃到接近傻瓜的境界,可見芋頭在它痴迷者心中的地位。

        

 芋頭很粗生,不僅在中國,在東南亞也到處生長。芋頭有很多品種,常見的有白芋與檳榔芋。白芋,在北方叫芋艿,個頭較小,每年農曆三、四月就是它上市的時節。但它最好吃的時節應當在農曆四月。早在清代袁枚所著《隨園食單》的「須知單」(時節須知)中就有提到此細節:「有先時而見好者,三月食鰣魚是也。有後時而見好者,四月食芋艿是也」。意思是:有些食物要晚於時節吃而更美味,就是四月的芋艿。這時的芋艿,芋味清香濃郁,質地細緻,連皮洗淨,上蒸籠蒸熟,剝皮就可食用。至於蘸料,可是五花八門。多數人愛蘸綿白糖,但蘸蜂蜜或桂花糖更勝一籌。北方更多人蘸醬油食,也是簡單而美味。福州人則更具創意,常用蝦油(魚露)來蘸,味雖然有些腥,但是魚蝦味包裹着芋香,葷素搭配,卻也是另外一種美食體驗。
芋頭中最好吃的當數福建福鼎的檳榔芋。它形似橢圓,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名「檳榔芋」。檳榔芋在福鼎已有數百年的栽培歷史,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福鼎知縣譚倫總撰的第一本《福鼎縣志》中有:
「狀若野鴟,謂之芋魁」的記載。它的確在清朝就曾特別流行。中國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乾隆帝與大臣劉墉特別愛吃與推崇的廣西荔浦芋,其實與福鼎檳榔芋是同一品種。
福鼎檳榔芋最好的產區是在福鼎貫嶺鎮何坑村,一個閩浙交界的山塢中,由於當地特殊的優越自然環境與良好的水土條件,白天日照充足,海風吹拂,夜晚又較涼爽,造就了此地檳榔芋的優異品質,質地鬆軟細緻,香氣濃郁,一顆常常可長至4、5公斤。
檳榔芋每年驚蟄,春分時節開始種植,霜降之後才開始收穫,因此冬季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檳榔芋的美味。福建的檳榔芋菜餚中,最著名的一道菜當數芋泥。芋泥之所以在這裡家喻戶曉,與福州名人,清代禁煙英雄林則徐的一個小故事有關。有一天,洋人請林則徐用餐,餐後上一道甜品冰淇淋,林則徐當時沒有吃過這種洋玩意,見冒着氣,以為很燙,就放嘴邊吹吹,再把圓形的整粒冰淇淋放入口中,頓時發覺非常冰,旁邊的洋人們都在偷偷地笑,他不動聲色,強忍着把冰淇淋吞下去。回府後非常生氣,就想了一計,第二天回請洋人。餐後一樣上了一道甜品—芋泥,洋人以為類似麵食或冰淇淋之類的甜食,就舀了一匙,放入口中,結果當場噴吐出來,噴了一桌一身,非常狼狽。
他們不知道,這芋泥由於和着重重的豬油上蒸籠蒸透,外面看不出一絲熱氣,其實是非常燙,即使舀一小勺也要放嘴邊吹好久才可下口,一下子放入嘴中,自然非噴出來不可。這個事情在福州流傳開後,人人拍手稱快,之後逢年過節芋泥就常常出現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了。
做芋泥並不難,選一個上好的檳榔芋,將芋頭橫切(最好用瓷刀來切,若用金屬刀切,切面上容易變成黑色,影響口味),切成圓圓的一塊一塊,上蒸籠蒸半小時左右,拿出來,很容易就把皮剝掉。把芋片放在砧板上,長方形的菜刀橫着平擺在芋片上,用力碾壓,壓成芋泥。鍋中下豬油燒熱,把芋泥放下去翻炒,要微火,炒的過程要加糖,把豬油,糖與芋泥炒勻了,起鍋裝在大碗中,再上蒸籠蒸透即成。吃的時候灑上些芝麻,冬瓜糖與梅舌碎(一種白蘿蔔做成的紅色甜食),香甜可口,非常誘人,是我小時候逢年過節最愛吃的甜點。
潮州人喜歡把芋泥淋上些爆香的紅蔥頭,也是非常香。但無論加甚麼,要做好吃的芋泥,最關鍵是一定要用豬油,用豬油把芋泥炒透,讓油脂浸潤至每一小微粒的芋泥中,才香,才好吃。若用植物油就失去它美味的精髓了。除芋泥,芋鴨也是一道好菜。冬季是鴨子肥美的季節,最好選擇個頭大的全番鴨,先把鴨湯煮好,快熟時放入切成塊的檳榔芋,再煮開到芋頭熟透即可。相當簡單,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鴨湯中透着濃濃的芋頭鮮香,而芋頭又浸潤了鴨油,粉糯香甜,入口即化,一道簡單的好菜。檳榔芋扣肉,粉蒸香芋,香芋煎餅,脆皮檳榔芋等等,都是福州人愛吃的芋頭菜。好在如此好吃的美味,賣得又廉價,做法又簡單。想吃甚麼口味的芋頭菜,趕緊去買一大顆檳榔芋回來做。
甚麼樣的檳榔芋頭好呢?有個特點,切開來,切面的紋路越花的越好。

 

精彩內容請閱讀電子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5-6 420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