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390 > 台北眷村記憶

[主題故事]第390期 台北眷村記憶

文:鄭嘉琪    圖:李俊賢、廖凱倫、張國權、大方、王銘偉等     分享:

簡介:1949年前後,一百萬軍人及其眷屬隨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來到台灣。這些「新移民」在城鄉間臨時搭建的寮屋聚居,慢慢形成了台灣獨有的眷村。一甲子的光陰流逝,老房子抵不過時代衝擊而逐一被夷為平地、改建為商廈,尤其是發展迅速的台北。眷村和老兵們的故事就像一個時代的縮影,他們帶來台灣的生活習俗和家鄉口味,就是一鍋濃郁的中華燉湯,他們的下一代就是眷村文化精神的延續。眷村的過去,也是今天台北人的集體回憶。為了抓住快將流逝的影像,記者深入眷村的老宅深巷,酷拍最潮的眷村藝文區,漫遊曾是老兵聚居的淡水老街, 尋覓阿兵哥愛去的「名人飯堂」,還帶大家品嚐眷村媽媽的古早味美食!

        

眷村歷史
一個時代的產物


台灣是一個擁有多元民族文化的地方,從最早的原住民開始,
到相繼渡海而來的閩南和客家人,以及二戰前後的各省移民,形成多元文化的社會。
台灣早期聚落的發展與水源關係密切,靠海發展成漁業及貿易聚落,
靠溪流的則變成農業聚落。有別於這些傳統聚落,眷村是一個大規模的政治性人口移入,
居民抱持過客的心態就地取材搭建臨時房屋,所形成的封閉社區。

1949年,上海、南京解放後,約有120萬人跟隨國民黨政府從中國大陸各省東渡而來,是為中國兩岸最大型的一次移民潮。這些「新移民」大部分是軍人及其眷屬,被安置在附屬於軍隊的臨時房舍,亦即所謂的「眷村」。
除軍眷外,還有其他逃難的公務員、企業家、文人學者、學生,台灣一下子湧入大量流亡人口,物價飛漲。

甚麼是「眷村」?
嚴格來說,眷村是指「軍眷住宅」,即陸海空三軍、憲兵等軍人與眷屬所居住的房舍。一百二十萬軍眷裡不是人人都可以「上樓」,可獲配一間眷舍的人數約只有五分之一。剩下這些人只好在閒置土地上自行蓋建房子棲身,稱為「違建眷村」。二戰後,所謂「閒置土地」多是日治時期的日軍用地或亂葬崗,慌忙而來的外省人但求有瓦遮頭,一於百無禁忌。
說是軍舍,倒像是個難民營,跟以前香港調景嶺沒兩樣。居民按所屬的部隊被分配到各地的眷村,有類似文化背景的村民聚居在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10.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2-12 390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