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382 > 山川行—河南郭亮村

[特稿]第382期 山川行—河南郭亮村

文:凌宇瀚    圖:凌宇瀚     分享:

簡介:從前踏足中國,都是以一個旅客的身份到處遊歷,拿相機,拍下一幀幀「到此一遊」的照片。這是我第一次以文化紀錄片製作人的身份走訪中國的江河山水、人物風貌,除了拍下定格照片及流動影像外,還有一段段令人難以忘懷的動人回憶,對我來說,她們既是「一刻」,又是「永恆」。

        

去年11月,攝製隊一行四人經深圳機場直飛往河南省首府─鄭州。是次我們走訪的地方,並非河南省最具名氣的旅遊熱點少林寺,而是一個位於深山斷崖上的隱世石頭村莊─郭亮村。
 

崖壁上的天空之城
 

郭亮村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西北55公里處,是河南與山西兩省交界處。從鄭州機場乘約4個小時大巴到達輝縣,稍事休息,再換上一部四驅車,準備登上位於海拔1,600多米的南太行山之上的一條小村莊─郭亮村。
 

東漢末年,地主和封建官僚不斷剝削,民不聊生,太行山區的領袖郭亮,在絕壁上隱藏練兵,率領農民揭桿起義,後人為了紀念他,將其大本營稱為郭亮村。現今,郭亮村共有80多戶人家,約300多人口,部分經營旅館,春夏遊人最多,是省內有名的避暑勝地。
 

通往外界的道路──郭亮洞
 

冬季的太行山少了青枝綠葉,沒有了過多遊人的紛擾,反而增添了一份淡然的恬靜。沿彎彎曲曲的山路而上,我們終於來到了通往郭亮村的唯一通道─郭亮洞。
 

郭亮村從前人跡罕至,那裡原是一片石頭世界,資源匱乏,大部分的物資都要從山下以人力搬運穿梭。1972年,郭亮村民為了不讓村子成為無人廢村,他們決定以自己的一雙手,以愚公移山的拚勁,開鑿一條在崖壁中總長1,300米、寬6米、高4米,稱為郭亮洞的人工行車路。第一次穿越郭亮洞,太陽光線從洞穴的天窗透出來,層次分明,在四驅車上感受忽明忽暗的光影變化,極有主題樂園裡機動遊戲之況味。
 

這天,我們找來了當年開闢郭亮洞的老宋和申福貴說說往事。這對「肥瘦孖寶」當年只是20多歲,他們賣掉所有藥材和牲口,集資購買鐵錘,並參加了打隧道的工作。老人家說起舊事,感慨良多。身型比較精瘦的申福貴憶述當年親眼目睹同伴因意外而掉下山時,也不禁眼泛淚光。同伴犧牲時的「一刻」,造就了郭亮洞日後通車的「永恆」。前人所作出的努力,為的就是讓後人有更理想、更舒適的生活。站在攝影機背後的我,細細的聽訪問,也為這種不計較的精神而動容。
 

垂直崖壁的天梯
 

「肥孖寶」老宋帶我們去了一條秘道。這天霧很大,也有點點的雨絲。在山腳下走了近30分鐘,穿過了一些石頭屋、密林及前人留下來的臨時墓地,我們終於到達了老宋口中所說的天梯。我們一抬頭,只見一條僅可容一人通過,在90度角的崖壁上鑿出「之」字形的石階小路。這條粗獷的小路是1977年以前,郭亮洞仍未開放時的唯一對外通道,共720級,高百多米,始建於宋朝。沿懸崖邊向外看,上頂峭壁,下臨深淵,沒有欄杆,一摔下去,人便葬身太行山。當時我心想︰「我們不是要爬上去吧?」老宋二話不說,隨手就拿起一根粗壯木枝,一步一步地登上其年輕時常常走過的天梯。攝製人員以矯健的身手,及無比的勇氣,緊隨老宋之後。我們站在只有約一米闊的石階路,拍下了滿有挑戰的畫面,留住每一刻。
 

無法預知的一刻‧永恆
 

拍紀錄片有趣的地方,就是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刻」會遇到甚麼、拍到甚麼。是次拍攝過程,我們遇上了一班來太行山寫山水畫的香港畫家及學員,又碰上了郭亮村村民在辦結婚喜事,這些事情都是我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更奇妙的事也即將發生,登過天梯後的一日,郭亮村開始下起今年的第一場雪來。白雪茫茫,站在太行山上,我開始領略到「慢活」的真正意義。大雪不容許你快行、快走,拿拍攝器材的我們就更加要步步為營。連綿起伏的山巒,嶙峋聳立的峭壁,鋪上層層的厚雪,感謝大自然的一切,讓我們拍下太行山的「一刻.永恆」。

 

 

精彩內容請閱讀電子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2-4 382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