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382 > 地坑院裡的流年

[風情園]第382期 地坑院裡的流年

文:立山    圖:王立力     分享:

簡介:

        

明代洪武年間,一群移民在官兵的看護下,扶老攜幼,背負行李和各種家產,自山西洪洞縣一路向南,最終到達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陝縣境內。其中一隊以任姓為主的移民,來到了張村原,他們以「地下挖坑,四壁鑿洞」的形式,建造新的居所,開始新的生活。
 

為甚麼住在地下?
 

600年後的今天,張村原上依然佈滿了180多座大大小小的窯洞,更確切地說是窯院,當地人則稱之為「地坑院」。這些地坑院的形制十分統一,基本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邊長一般在10米到12米之間,深度6至7米;院中四壁上鑿有8到10孔窯洞,臥室、廚房、廁所一應俱全;出口則在院子的一角,有如隧道,彎曲盤旋通向地上的世界。
 

作為張村原南溝村裡的文化人,退休的小學校長任志廷自覺承擔了向外人講述地坑院知識的角色。按照任志廷的說法,此地遍佈地坑院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最重要的無非三條:地質原因、氣候原因和經濟原因。
 

地質上,黃土原土質的細密結實是修造地坑院的基本條件,而地坑院在全國範圍內僅分佈在渭北、晉南、豫西、隴東一帶黃土高原上,可為證明。
 

氣候上,張村原所在的豫西地區屬於半乾旱氣候,十年九旱,降雨量很小,大暴雨更是少見。由於原的四面溝壑縱橫,雨水出路通暢,所以即便遇上洪澇災害,也不可能形成大面積積水,更不可能殃及住在地坑院裡的人們。
 

最重要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6.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2-4 382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