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趣在野]第519期 袋鼠 大洋洲特有的「怪獸」
文:陳一年 圖:徐雄 | 分享: |






簡介:牠們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雌性的腹部掛着育兒袋,因此 得名「袋鼠」。以跳躍的方法前進,成為牠們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 袋鼠是澳洲的象徵物,澳大利亞的國徽上、澳洲航空標誌、澳洲軍 隊的車輛、在海外執行任務的艦船等,都有袋鼠的芳影。 澳大利亞讓袋鼠出現在國徽上,其中一個原因是:牠永遠只會往前 跳,不會後退。希望人們也有像袋鼠一樣永不退縮的精神。
牠們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雌性的腹部掛着育兒袋,因此得名「袋鼠」。以跳躍的方法前進,成為牠們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 袋鼠是澳洲的象徵物,澳大利亞的國徽上、澳洲航空標誌、澳洲軍隊的車輛、在海外執行任務的艦船等,都有袋鼠的芳影。 澳大利亞讓袋鼠出現在國徽上,其中一個原因是:牠永遠只會往前跳,不會後退。希望人們也有像袋鼠一樣永不退縮的精神。
Sony A6600,鏡頭:70-350mm f 4.5-6.3,光圈:350mm f 6.3,曝光:1/500秒,ISO 800
Sony A6600,鏡頭:70-350mm f 4.5-6.3,光圈:120mm f 5.6,曝光:1/640秒,ISO 640
獨特形態和生活方式
袋鼠是雙門齒目、袋鼠亞目、袋鼠科、大袋鼠屬的哺乳動物,是袋類動物的典型代表。習慣上,人們以「袋鼠」泛指所有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動物,牠們普遍長得頭小、眼大、耳朵長,面部較長,鼻孔兩側有黑色鬚痕。 袋類動物是發育不完全的動物,牠們的幼崽屬早產胎兒,所以需要在育兒袋中發育。所有雌性袋鼠都長有前開的育兒袋,但雄性沒有這袋子。 袋鼠主要分佈於澳洲大陸,以及巴布亞新畿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多數種類為澳洲獨有。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洲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 袋鼠膽小而機警,視覺、聽覺、嗅覺都很靈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來摟取食物,後肢強大,趾有合併現象。袋鼠喜歡聚集進行群體活動。牠們是食草動物,也吃真菌類,個別種類也吃樹葉或小樹芽。牠們多在夜間活動,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動。 所有成年袋鼠都有一個共同點:擁有強健而有力的後腿。袋鼠的Crural指數,即(小腿長度/大腿長度)×100指數,或(脛骨長度/股骨長度)×100指數,達到172,其中紅袋鼠更是達到202,遠遠超過一般動物,而人類平均只有80多。這樣的結構比例,利於袋鼠以跳代跑,牠們最高可跳到4米,最遠可跳至13米,堪稱「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袋鼠用強健的下肢以跳躍方式行走,與一般動物的行走方法截然不同;而且用下肢跳動奔跑的速度非常快,時速可達50公里以上。 袋鼠那又粗又長的尾巴肌肉強壯發達,兼有多種功能:休息時用來支撐身體,在跳躍中可以保持平衡;當緩慢走動時,尾巴則可作為第五條腿;在跳躍前進時,又能帶動身體躍進得更遠更快。此外,袋鼠尾巴還是重要的進攻與防衞的武器。 在野外,大袋鼠被敵害追趕時,牠們自有獨特的反擊辦法。牠們背靠大樹,尾巴柱地,用有力的後腿狠狠地蹬踢跑過來的敵害腹部。
Sony A6600,鏡頭:70-350mm f 4.5-6.3,光圈:350mm f 6.3,曝光:1/1000秒,ISO 2000
奇特的繁衍和哺養方式
雌袋鼠的生殖系統很奇特。牠們都長着兩個子宮,右邊子宮裡的小崽剛剛出生,左邊子宮又懷了胚胎。小袋鼠長大、離開育兒袋以後,這個胚胎才開始發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生下來。這樣左右子宮輪流懷孕,如果外界條件適宜的話,袋鼠媽媽會一直繁殖。 袋鼠每年繁殖一至二次,一般每胎產3至4個崽。袋鼠娃娃出生時非常微小,大約只有花生般大,無視力,少毛,必須立即放入母袋鼠的養育袋內。育兒袋裡有4個乳頭,小寶寶在育兒袋裡接受哺養,長到6至7個月,就可以跳出袋外短暫活動。有時候,小袋鼠在袋內便溺,媽媽就要「清掃袋子」:牠用前肢把袋口撐開,用舌頭把袋子舔乾淨。一年後,育兒袋已容納不下長大的孩子,只好到袋外住。這時候,小袋鼠還會把頭鑽到育兒袋裡吃奶。 母袋鼠可同時擁有一隻在袋外的小袋鼠,一隻在袋內的小袋鼠和一隻在子宮內待產的胎兒。因此決定了每胎小袋鼠只能存活2個幼崽。 經過3、4年,年輕袋鼠才發育成熟,成為身高1.6米、體重100公斤的大袋鼠。這時候,年輕袋鼠已體魄健壯,每小時能跳走65公里路;大尾巴一掃,就可能把敵人擊斃。 種群現狀 澳洲現有6,000萬隻野生袋鼠。大型袋鼠面對人類在澳洲的開發有較高的適應力;相較之下,小型袋鼠則面臨了較大的生存威脅,數量也較少。袋鼠主要以灌木的嫩枝葉、青草和柔軟植物為食。袋鼠在動物園養殖過程中,口腔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具有發病率較高的特點,給動物園養殖的袋鼠帶來較大的危害。
紅袋鼠 最著名的袋鼠是紅袋鼠,生活在澳洲乾燥地帶。紅袋鼠實際上只有雄性是紅色的,雌性為灰藍色。但是在群體雜交下,也出現了紅色的母袋鼠。其地帶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由於袋鼠的食物含大量水分,所以在沒有活水的地區也能生存。 大赤袋鼠 生活於澳洲東南部開闊的草原地帶的大赤袋鼠,也是袋鼠的代表種類,堪稱「現代有袋類動物之王」。大赤袋鼠的形體似特大的老鼠。不過,與老鼠並沒有親緣關係。牠的體毛呈赤褐色,體長130-150厘米,體重70-90公斤。相貌奇特,頭小,耳大,眼睛也很大,惹人喜愛。一步可跳5米遠,時速可達40-65公里。 大赤袋鼠多在早晨和黃昏活動,白天隱藏在草窩中或淺洞中。喜歡集成20-30隻或50-60隻群體活動。 東部灰大袋鼠 東部灰大袋鼠雖然沒有紅大袋鼠著名,但是東部灰大袋鼠是最常見的。生活在較為肥沃的地區。 西部灰大袋鼠 西部灰大袋鼠是多種袋鼠中最小的一種:成年雄性的體重為54公斤。生活於澳洲西南海岸和達令河盆地。 麝香袋鼠 體長僅15-20厘米,尾巴長度12.7-1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袋鼠,與在草原上跳躍的普通袋鼠相比,牠們是典型的「侏儒物種」。在熱帶雨林已生活2,000多萬年,科學家十分擔心牠們的生存,認為容易遭受環境變化的影響。
Sony A6600,鏡頭:70-350mm f 4.5-6.3, 光圈:350mm f 6.3,曝光:1/1000秒,ISO 4000
Sony A6600,鏡頭:70-350mm f 4.5-6.3, 光圈:350mm f 6.3,曝光:1/800秒,ISO 5000
讀者評論:
本篇出處:![]() 2023-9 5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