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第515期 哈尼梯田 大地的雕刻
文:羅涵 圖:羅涵 | 分享: |


簡介:在多彩多元的雲南,哈尼族是25個世居少數民族中最具特色的民族之一。哈尼族世代在巍峨的哀牢山紅河谷生活,不自覺地雕刻了大山,塑造出世界級的梯田文化景觀。這套精密而複雜的生態和文化系統不單獲得了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的殊榮;對哈尼族而言,更是族人根的所在。這一期,拋開攝影或純風光式的旅遊,告訴你不一樣的哈尼梯田文化。
紅河哈尼梯田分佈圖
紅河縣甲寅鄉
龍美村梯田
元陽縣老虎嘴梯田
綠春縣三猛鄉
臘姑村梯田
金平縣老勐鄉
苦竹林村梯田
哈尼梯田知多點
雲南被稱為「山的王國」,在南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遍佈着數之不盡的層層梯田。哈尼梯田並不是哈尼族刻意創造的美景,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梯田會成為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到底這份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有甚麼特色?梯田當中又有甚麼文化?哈尼梯田文化為何是世界級的?
1 中國最早從事梯田農耕的民族
據《尚書‧禹貢》記載,春秋戰國之際,在「華陽黑水」(今四川大渡河及雅礱江流域)的大山上,有「和夷底績」,即有一個叫「和」的民族(夷)對開發建設此地有大建樹,明確指出其地「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即此地之土是青黑色的,他們耕種的是「田」,這是中國文獻典籍中關於梯田的最早記載。
在中國古籍中,「田」必是水田,「地」則為旱地,而山區的水田確定無疑是水稻梯田,耕種梯田的是「和夷」,「和」是哈尼族先民「和泥」,「夷」是中原漢族對邊疆少數民族的概稱。因此證明,哈尼族是中國最早創造梯田的民族。
2 梯田:極致利用的水利工程
1,3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遷居哀牢山,為了能夠種出更多的糧食,在山上開鑿梯田。這裡跨度海拔2,000多米,梯田最高級數到達3,700級,僅在元陽一縣,面積
讀者評論:
本篇出處:![]() 2023-5 5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