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506 > 闖亞馬遜秘境 會可愛的動物

[生趣在野]第506期 闖亞馬遜秘境 會可愛的動物

文:陳一年    圖:徐雄     分享:

簡介:2022年4月初,徐雄踏上「闊別」幾年的南美洲大地,潛入亞馬遜熱帶雨林。這位生態攝影師,本來接連不斷地在域外秘境旅行,特別專注拍攝野生動物。在新冠病毒肆虐下,他的旅行不得不停頓下來。直到不少國家放寬了通關管制,才得以重振旗鼓,重新向世界出發。 徐雄在南美洲行攝一個多月,5月中回到香港,完成隔離檢驗後就與我見面,交出一批精彩的照片,夠《生趣在野》編用一陣子了。 6月,他又騰雲駕霧、直指北冰洋的島嶼去也。

        

 醉遊「世外桃源」

徐雄傳給我的短信如是說:4月前往秘魯及哥斯達尼加,為期一個月的攝影之旅,行程第一站為嚮往已久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地——秘魯馬丘比丘,然後到彩虹山,最後前去有「世界之肺」美稱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昨日剛從亞馬遜熱帶雨林返到秘魯首都利馬,今天將前往哥斯達尼加繼續行程。 ……剛過去的七天,過着曾經熟悉的生活:無電、無冷氣、無熱水,無往日之喧嘩和騷擾,不用戴口罩,每日僅靠微弱的信號與家人聯絡,無拘無束,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不亦樂乎! 和好友同住的度假酒店,兩人成為該酒店兩年來接待的第一批客人。每朝被鳥聲喚醒,每日早上和傍晚,泛舟於湖上,在美妙的光線下靜候美景(野生動物)出現。日間穿梭於林間,窺探另一個世界的生活,往日從電視看到的動物世界影像,此刻真實地呈現眼前,確是美妙無比。還拍到了極珍貴的巨型水獺,真是喜出望外。 享受完7天自由自在的生活,昨天終於回歸現實世界,再次戴上口罩,嚴格遵守防疫的措施。 下面分享幾張熱帶雨林的野生動物照片。對於我們東方人來說,南美洲真是神秘莫測的域外秘境。 Sony A1,鏡頭:600mm f 4,光圈:f 10, 曝光:1/640秒,ISO 400

Sony A1,鏡頭:600mm f 4,光圈:f 5.6, 曝光:1/1600秒,ISO 640

 

熱帶雨林,未知物種數不盡

南美洲亞馬遜雨林蘊藏着極度豐富的物種,在這裡可以找到全球物種的一成以上。這個大自然寶庫至今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物種。據幾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發佈報告,總結近年在亞馬遜雨林發現的381種新物種,其中包括216種植物、93種魚類、32種兩棲動物、19種爬行類、1種鳥類和20種哺乳動物。還未計數之不盡的昆蟲和無脊椎動物。 資料說明,亞馬遜地區是全球其中一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新發現的物種橫跨南美洲9個國家,平均每2天就會發現一個新物種。這些新發現的物種,很多是亞馬遜雨林所獨有,而且並非廣泛分佈,只能在雨林中一小塊地域找到其蹤跡,可見多麼稀有珍貴。同時也說明:即使是那一小地方出現環境破壞,也可能使這些物種大受影響。而事實上,亞馬遜雨林正以每分鐘3個足球場大面積的速度被破壞。專家警告,還有一些物種可能在被人類發現之前就會滅絕。 討人喜歡的黃頭側頸龜

黃頭側頸龜(學名:Podocnemis unifilis),俗稱「忍者龜」,是南美側頸龜科的南美側頸龜屬之一種。原分佈於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巴西、厄瓜多爾、圭亞那、蘇里南等地,但作為受歡迎的飼養寵物也被引入其他國家。牠們喜歡生活在水體潔淨的河流或湖泊地區,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鮮嫩的水草和瓜果等。 黃頭側頸龜的命名,一是因為頭部的黃色斑點;而「側頸龜」的稱謂,則是因為這種龜在伸頭時,頭頸部從側面伸出;縮頭時也向一側彎曲頭頸來使頭部折回到甲內。黃頭側頸龜在幼時甲色偏向綠色及棕色,而頭部的黃色斑點顏色會比較鮮艷;長大後雌性的斑點顏色會變淡,而雄性則保持鮮艷,同時兩性的背甲都會轉為灰黑色。 黃頭側頸龜屬中型龜類,成年個體重約1千克,橢圓形的背甲長達68厘米。背甲頂部隆起,中央有一條脊稜。雄龜尾部較長、泄殖孔距腹甲後緣較遠;雌龜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後緣較近。牠們的平均壽命是60至70歲。

珍稀物種鳳頭蟾蜍

鳳頭蟾蜍是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珍稀物種之一。牠與其他蟾蜍類生活習性一樣,喜隱蔽於泥穴潮濕地帶,白天隱蔽,夜晚出來活動。目前這個物種尚存2,400隻。 研究人員多次嘗試復育瀕臨絕種的波多黎各鳳頭蟾蜍(Puerto Rican crested toad),2019年,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思堡動物園(Fort Worth Zoo)利用從野外收集的冷凍精液通過體外受精首次成功孵化了一隻鳳頭蟾蜍。這次的成功也為波多黎各鳳頭蟾蜍復育計劃帶來一絲希望。這隻蟾蜍是命名自冰雪奇緣(Frozen)中的角色雪寶(Olaf)。 波多黎各鳳頭蟾蜍的顏色從黃綠色到棕黑色不等,底部為乳白色。牠們的體型為中等大小,成年的身長約在6-11厘米之間。


「剎車手」負鼠
負鼠,是負鼠目、負鼠科動物的通稱,拉丁學名Didelphinae,英文名為Opossum。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有袋類動物。主要產自拉丁美洲,是在澳洲之外極少數的有袋動物。 話說6,500-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北美和南美大陸本是連在一起的。後來地殼運動使南、北美洲分開,當時食肉類動物留在了北美洲,南美洲的有袋動物日子過得無憂無慮。直到二三百萬年前,南、北美洲間有了「巴拿馬陸橋」而再次相連,食肉動物入侵南美洲,有袋類動物大都滅絕了,只有負鼠成為不死族。 負鼠擁有像老鼠一樣的小尖嘴,小耳朵薄得有些透明;長長的尾巴能纏握樹枝;每隻腳上有5個趾頭,後腳的大拇指能折起來,即有「握」的功能;50顆功能齊全的牙齒,葷素通吃。 負鼠性情溫順,喜歡生活在樹上。常常夜間外出,捕食昆蟲、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負鼠為了對付天敵(比如狼、狗等等)有三招絕技。一是裝死,牠在遇襲時會分泌出一種麻醉物質,使自己失去知覺躺倒在地,這一招可以迷惑許多掠食者;二是從肛門腺排出惡臭液體,使敵害避而遠之;三是,負鼠會在疾奔中突然直立不動,這種快速剎車的本領恐怕舉世無雙,捕食者往往大吃一驚,急忙停下,而負鼠即刻逃之夭夭。這種本領使牠們贏得「剎車手」的稱號。 負鼠的孕期一般只有12-13天,每胎產仔6-14隻。有袋類動物的胎盤特別原始,稱為原始胎盤。因此負鼠的胚胎有一個較大的卵黃囊可以為胚胎提供營養,卵黃消耗完了,胎兒就必須排出母體。剛生下的小負鼠長不足2厘米,發育很不完全,因此要爬入母親的育兒袋中接受母乳餵養。


Sony A1,鏡頭:600mm f 4,光圈:f 8 , 曝光:1/1250,ISO 10000

Sony A1,鏡頭:90mm f 2.8,光圈:f 4, 曝光:1/160 秒,ISO 1600

Sony A1,鏡頭:90mm f 2.8,光圈:f 4, 曝光:1/160 秒,ISO 50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2-8 506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