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95 > 欣賞《姑蘇繁華圖》

[人生風景]第495期 欣賞《姑蘇繁華圖》

文:陳一年    圖:     分享:

簡介:一些博物館和收藏家藏有國寶級的中國古代長卷畫,這類畫軸特別矜貴,極少機會看到。我有幸在香港看過宋代的《清明上河圖》(2007年故宮「國之重寶」展)、清代的《康熙南巡圖第六卷》七段全璧展(2020年蘇富比展)和《姑蘇繁華圖》(2009年遼寧省博物館藏畫展)等,算是有福了。前兩卷在本欄目曾介紹過。而《姑蘇繁華圖》同樣欣賞價值很高,至今難忘,將感受藏在心裡可惜了。

        

 重現250年前姑蘇繁華景象 200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
年,遼寧省博物館在香港藝術館舉辦了「繁華都市――遼寧省博物館藏畫展」,其中《姑蘇繁華圖》最珍貴也最精彩。它一直是清宮寶物,清王朝覆滅後,溥儀輾轉將此畫帶到長春。1945年日本投降後,長春偽宮文物流散民間,其中一部分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這幅作品曾經被收錄於《欽定石渠寶笈續編》,是繼宋代《清明上河圖》後的又一宏偉長卷,全長1,225厘米,縱35.8厘米,比《清明上河圖》還長一倍多。 《姑蘇繁華圖》在作者的題跋中稱《盛世滋生圖》,是清代宮廷畫家徐揚創作的一幅紙本着彩長卷畫,作品完成於1759年,創作歷時24年。 長卷又稱手卷,兩端有木做的捲軸,方便拿在手上把玩,觀賞時慢慢從右向左展開。《姑蘇繁華圖》的12米長卷自靈岩山畫起,由山下的木瀆鎮向東延展,過橫山,渡石湖,入姑蘇城;再自葤門出閶門外,轉入山塘街,至虎丘山止。畫卷自西向東,由鄉入城,重點描繪了一村(山前)、一鎮(蘇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畫筆所至,連綿數十里內的湖光山色、水鄉田園、村鎮城池、社會風情躍然紙上。 明清時期的蘇州是江南著名的大都會,但當時蘇州最發達的商貿中心並不在城內,而是在閶門城外至楓橋鎮的那一片地區。《姑蘇繁華圖》將閶門作為重點加以描繪,並將這部分景致安排於圖卷接近尾聲的高潮位置。(即本文4段長卷的第四段) 在沒有影像記錄的18世紀,《姑蘇繁華圖》描繪記載下了蘇州一帶商業繁茂的可貴景象。粗略計算,全幅畫有各色人物1.2萬餘,2,140棟房屋,各種橋樑50餘座,大小官船、貨船、客船、畫舫等400多條,各種店舖200餘家,涵蓋了50多種行業。 《姑蘇繁華圖》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描繪了當時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的市井風情,表現了閶門至楓橋的「十里長街,萬商雲集」的盛況。閶門是蘇州城八門之一,位於城西北,這一帶在當時曾經是蘇州最繁盛的商業街區。與街道平行,又有外城河、內城河、上塘河(京杭大運河古河道)交彙,還有山塘河通往虎丘。 《姑蘇繁華圖》不但記錄了商業繁茂的景象,而且注重展現生動的民間風情,其中有不少喜慶場面。畫卷中出現了兩處婚禮場景,一處在木瀆鎮。河中一條大彩船,船頭上一頂四人抬花轎,一支11人的迎親樂隊,吹吹打打正熱鬧着。婚禮船隊緩緩通過熱鬧的木瀆中市。這一婚禮場面裡,有「翰林院」、「狀元及第」等字樣的花燈,實際上未必真的是貴冑人家,而是民間娶親習慣要借機張揚喜氣。 富含韻律節奏和生活情趣 清代前期,蘇州是全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城市,素有「天堂」之稱。人文薈萃,物產豐饒,風物佳麗,自然得到帝王的愛好。康熙帝曾6次巡遊江南,乾隆也6下江南。 乾隆每次南巡必在蘇州停駐流連,逗留時間大大超過康熙,對蘇州的相思之情如魂牽夢繞,於是命自己屬意的畫師徐揚畫一幅長卷記載下來,以便日後一卷在手,能隨時賞玩,回憶那「天堂」的繁華美景。 徐揚世居蘇州,擅長繪畫人物、建築,得乾隆賞識,「充畫院供奉」。當年六月,徐揚領旨入京師,從民間草根一躍成為吃皇糧的宮廷畫師。乾隆十八年(1753年),被欽賜為舉人,授內閣中書。他多次陪同皇帝下江南,對聖意自然心領神會,加上自己對家鄉歷史、地理、文化的諳熟,遂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畫成長卷《姑蘇繁華圖》,進獻給乾隆皇帝。 為了歌頌盛世,展現宏大的社會場景,作者採用了寬闊的全景式構圖,以一種「曠觀」的形式來表現:畫卷中的城廓、街道、鄉鎮、屋宇建築都安排得有條不紊;村野、山水、田園起着開朗空間的作用,高低錯落的景物十分和諧,富有韻律節奏。而井然有序的景觀佈局中,人物、船隻熙來攘往,顯得活潑舒展。可貴的是,畫家對於每一個人物的表現,都依據細緻入微的觀察,並絲絲入扣地注入具體生活情節,最後組成錯綜複雜的動人畫卷。時間與空間在長卷中相諧流動,使觀者有種「現場感」,彷彿親臨其境。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1-9 49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