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3 > 藏戲

[風情園]第463期 藏戲

文: 李風    圖: 李風     分享:

簡介:在西藏拉薩墨竹工卡的卡其瑪卡藏戲團裡,普布老人用藏語喊着節拍,20多個年輕的藏戲演員,正排練西藏傳統藏戲《卓娃桑姆》,為西藏拉薩雪頓節文藝匯演活動做好準備。每年的「雪頓節」,是藏戲班子紛紛演出的日子,故雪頓節有「藏戲節」之稱。

        

 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藏戲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它通過來自衛藏寺廟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
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到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誦、舞、白等基本功相結合的生活化表演藝術。
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演出時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
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應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經常上演的戲碼有「八大藏戲」:《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
藏戲的表演,演員一般不化妝,主要戴面具,因而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黃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這四大流派。
其中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發展最為完備豐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2.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9-1 463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