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35 > 喀什的小巷

[光輝歲月]第435期 喀什的小巷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分享:

簡介:在喀什古城邊的吐曼河灘背後,一塊隆起的台地上,層層壘築的黃泥房子,不拘一格,林林總總,很壯觀。旅遊地圖上稱之為「高台民居」,當地人叫「闊孜其亞貝希」。「闊孜其」是維語,意為土陶匠;「亞貝希」則是河岸崖頂,亦指高台。那裡貯藏了豐富的陶土資源,曾是中亞陶瓷的重要產地。

        

傍晚,我獨自一人走進闊孜其亞貝希的小巷,沿着緩緩的斜坡,慢悠悠地往上走,兩側是歪歪扭扭參差不齊的黃泥房子。斜陽勾出泥屋平頂的輪廓,影子投在小巷拐角的牆根像是被折了一下。一位蒙褐色紗巾穿一襲長袍的婦女飄然而過,裡面藏了禁忌,雖然無法看見她的眼睛,卻透出一股誘人的神秘情調。我按捺不住,說不清自己多麼喜歡這陌生的維吾爾世界。
闊孜其亞貝稀幾十條小巷,縱橫交錯,如同一張大網,其中三分之一是死胡同,恰似迷宮,一副進得來出不去的樣子。但是只要你稍稍留意,就會發現地上鋪了不同形狀的磚,那是破解小巷的密碼:鋪了六角磚的通往大路,鋪了長條磚的是死胡同。
比小巷更複雜的是底下盤根錯節的地道,據說高台民居每家每戶都有地道,連起來長達十多公里,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係緊張時「深挖洞、廣積糧」留下的遺產。後來隨着居民人口不斷增長,原先的房子不夠住,不少家庭想方設法往上加蓋樓房,這樣一來,原先的牆基不堪重負,最大的隱患則是喀什處在地震帶上,一旦發生地震後果不堪設想。政府撥款填地道加固基礎,居民卻不領情,因為那些地道早已成了各家冬暖夏涼的地窯,儲存瓜果、蔬菜和糧食,填了堵心。
在小巷徜徉,一名維吾爾少女站在門口,眼神調皮地跟我打招呼:哈囉——拖着維吾爾語式的長音,美麗可愛的笑臉綻放出少女的純真。我很詫異,她為甚麼不說維語,也不說漢語,卻偏偏要說英語呢?我用僅會的一句維語回應:亞克西(你好)!竟然奏效,像撓到她的癢處,咯咯地笑着扭身跑進屋去。環顧四周,小巷幽深,寥無一人,黃土夯築的院牆,草泥抹面,木門鑲嵌,幾戶人家的門都不對開,自然隨意,又保留了各自的隱秘與獨立。鄰居之間共用一道山牆,房子與房子彼此銜接依賴,這種蜂窩般的結構,想必是出於節省土地和建材的考慮吧,不僅優化了稀缺的土地資源和建材,也體現了親密無間的鄰里關係。
遲疑片刻,我忍不住好奇性的誘惑,進去看個究竟。泥屋庭院,栽了葡萄和鮮花。泥牆很厚,對於地處亞洲大陸中心的喀什來說,這裡冬天寒冷,夏天酷熱,晝夜溫差大,氣候乾燥,厚厚的泥牆無疑是隔熱、保暖、保濕的最佳方式。穿過庭院,進屋一看,層高低,進深淺,開間小,沒柱子。冬季靠牆鑿火洞取暖,打饢做抓飯都在室外。磚砌泥糊的饢坑,齊腰高,像個大肚水缸。客廳四壁地面都被掛毯的圖案填滿,漂亮舒適。臥室的睡炕與北方的火炕相似,不同的是裡面填實。白天,炕上的牀帶被子收拾放進壁櫃牀,整潔乾淨。
穆斯林以麥加西方為尊,設置大壁龕,作為平日面壁禱告的神龕。公元初期,佛教隨絲綢之路傳入喀什噶爾,蓋寺廟,雕佛像,香煙繚繞,梵音不絕,一派西域佛國的氣象。到了九世紀,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蘭教,一場驅佛運動開始了,寺廟夷為平地,佛像經卷焚毀殆盡,僧侶紛紛翻越崑崙山投奔西藏吐蕃王朝,留下的佛教徒脫掉袈裟戴上白帽全部改信伊斯蘭教。據說,壁龕是由佛龕承襲演化而來的……
奇怪,我轉了一圈,竟然沒有看到那個誘導我進去的維吾爾少女,她藏在哪兒?莫非是個精靈?

 

 

精彩內容請閱讀電子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6-9 43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