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敦煌故事』維摩經變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4期
頁數:2p
『敦煌故事』金剛經變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3期
頁數:2p
『敦煌故事』彌勒大佛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2期
頁數:2p
『敦煌故事』彌勒經變
文:李焯芬╱文    圖: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1期
頁數:2p
『敦煌故事』淨土經變(四): 觀無量壽經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0期
頁數:2p
『敦煌故事』淨土經變(三): 無量壽經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69期
頁數:2p
『人物專訪』江啟明――用畫筆紀錄香港歷史
文:楊敏聰    圖:江啟明、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那天我看到幾個衣著光鮮的青年在北角街頭寫生,竟然是在畫招牌!畫畫,就該畫生活上的事物,要真正貼近市民的生活。」侃侃而談的江啟明儘管已經87歲,仍然氣魄十足。這位以畫筆描繪香港半個世紀變遷的畫家,說起話來毫不含糊,彷彿往昔歲月的濃墨重彩早已如那......

期數:468期
頁數:6p
『敦煌故事』淨土經變(二): 阿彌陀經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68期
頁數:2p
『人物專訪』逐夢荒野人生——張偉賢
文:張愷鑫    圖:張偉賢
真正稱得上「探險家」的香港人可謂寥寥無幾,李樂詩是其中之一。她是開拓了香港人的極地探險事業,更作育英才——受她影響的香港探險家張偉賢,年少時就已登上南極大陸,足跡遍佈全球各大山野。他一路砥礪前行,現已獨當一面,專業統籌極地的科考、拍攝與保育工......

期數:467期
頁數:8p
『敦煌故事』淨土經變(一): 淨土信仰之起源及經典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淨土為佛教詞,即清淨的地方,或沒有染污的莊嚴世界。大乘佛教認為眾生可以通過修菩薩行而最終成佛。因此,佛的淨土可遍佈於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在中國歷史上,不乏對彌勒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毗盧遮那等佛菩薩淨土的嚮往者。這些信仰都可以列為廣......

期數:467期
頁數:2p
『敦煌故事』法華經變(三): 觀音信仰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無疑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最重要的佛典之一。該經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調和當時上座部教派與大乘教派之間的矛盾,勸勉大眾同歸佛乘。

期數:466期
頁數:2p
『敦煌故事』法華經變(二): 寓言小故事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較重要的經典之一,於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較流行的版本由譯經大師鳩摩羅什所譯,共28品(章)69,000餘字。中國佛教隋唐八宗中最早成立的天台宗,就是以《法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因此又被稱為法華宗。日本的......

期數:465期
頁數: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