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香港今昔』時空影廊 追尋Hedda Morrison的攝影之路XII
文:張愷鑫    圖:Hedda Morrison、張愷鑫
Hedda Morrison's photographs ©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Photo by Hedda Morrison; courtesy of the Harvard-Yenching Library. Photos from Hong Kong As It Was (《香城故影》), published by The Photographic Heritage Fou......

期數:472期
頁數:2p
『生趣在野』紅嘴牛椋鳥 食草動物的護衛師
文:陳一年    圖:徐雄
在非洲大草原旅行,時常能看到一些小鳥在大型食草動物身上逗留,牠們在動物身上啄食寄生蟲,甚至在動物的耳朵、鼻孔、嘴巴裡鑽來鑽去。動物們對小鳥的騷擾毫不介意,反而顯出蠻享受的樣子,你吃你的蟲子,我吃我的草,彼此相處和諧,各得其樂。 這些鳥兒是牛椋鳥......

期數:471期
頁數:2p
『生趣在野』「建築大師」 織巢鳥
文:陳一年    圖:徐雄
織巢鳥又被稱為「織布鳥」。按照生物學分類,織巢鳥隸屬於雀形目,文鳥科,織布鳥屬。就體型而論,織巢鳥可算是嬌小玲瓏,這個家族的成員成年以後,最大的體長也不過25厘米,而體型最小的織巢鳥,成年後的體長甚至只有7厘米。 織巢鳥大約有70餘不同的品種。原......

期數:470期
頁數:2p
『香港今昔』時空影廊 追尋Hedda Morrison的攝影之路 XI
文:張愷鑫    
 昔1946年 如果你在70年前從渣甸山上外望,由近至遠,你會看到層次豐富的景致:光禿禿的山腰上,聳立着白色的虎塔,旁邊的萬金油花園遊人如鯽,其下是乾淨俐落的洋房,不時有高檔轎車經過;山腳下,華人社區的平房密集,人們匯集到海岸邊,與出出入入避風......

期數:470期
頁數:2p
『生趣在野』動物大遷徙 壯闊的自然交響樂
文:陳一年    圖:徐雄
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被視為世界50大自然奇觀之一。每年大約從6月開始,約200萬隻非洲動物,為了追隨氣候變化和覓食等原因,在東非大草原上進行周期性遷移活動。年復一年。 在人類的視覺愛好看來,最感人一幕是驚心動魄的「天國之渡」,其高潮發生在......

期數:469期
頁數:6p
『香港今昔』時空影廊 追尋Hedda Morrison的攝影之路X
文:張愷鑫    
今天的國際大都市香港,最早只是由兩廣與福建漁民遷居而成的小漁村,縱然1946年時已開埠逾百年,漁業仍是香港的支柱產業,發展蓬勃,漁船數量持續增加,直到7、80年代近萬艘的高峰,海鮮不僅滿足本港絕大部分的需求,更曾銷往外地。Hedda Morrison拍攝了許多漁......

期數:469期
頁數:2p
『Made in China 』故宮熱
    
2018年故宮博物院參觀人數突破1,700萬,從這個漂亮的數字,隱約可見近年不斷升溫的故宮熱。

期數:468期
頁數:1p
『自由行』藝行江西
    
談起江西,首先觸動你心的,會否是三清山、婺源、廬山等醉人風光呢? 標緻的外貌固然攝人心魂,當進一步去發掘、細味當中的內涵時, 你會發現景德鎮「千年瓷都」的魅力,足教你對江西萌生細水長流之情。

期數:468期
頁數:4p
『自由行』宿遷∙徐州 楚漢相爭的歷史舞台
文:陳芳芳    圖:周國強、厚汝軒、張岩、陳芳芳等
在楚漢相爭的風雲歲月裡,留下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鴻門宴」、「彭城大戰」、「垓下之戰」、「霸王別姬」,以至最後的「烏江自刎」,一幕幕的歷史故事,每次重溫都像身歷其境,感嘆項羽的英雄氣蓋,憐惜其時不與我。千百年來,項羽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眾多的文......

期數:468期
頁數:8p
『香港今昔』時空影廊──追尋 Hedda Morrison的攝影之路IX
文:張愷鑫    
1946年 Hedda走遍香港大大小小的漁民聚落,其中在長洲拍攝了不少作品,大概是這裡令人印象深刻:長洲由兩個小島及連接彼此的沙洲構成,看上去形似啞鈴;這裡不像大嶼山海岸線蜿蜒綿長,簡單而相對平坦的地勢令民居建得密集;長洲的西灣風平浪靜,成為了天然的......

期數:468期
頁數:2p
『生趣在野』非洲草原的大象家族
文:陳一年    圖:徐雄
非洲象是陸地上最大型的哺乳動物。 成年非洲雄象高於3.5米, 最高可達4.1米。體重約為4至5噸, 最重記錄達10噸。 牠們的長牙最高記錄有102.7公斤重。 非洲象包括二個物種:草原象和森林象。 非洲草原的象以草原象為主, 其平均年齡在65至70歲。 長鼻......

期數:468期
頁數:4p
『自由行』原味南台灣
文:余晴峰    圖:余晴峰
都市人幾乎都忘記食材本來的樣子了,甚麼豬肉、白菜、海蝦……彷彿這些一切都來自超級市場,實情當然不是這樣。這趟我們走訪台灣南部的鹽場、蝦場和農場,追尋食材的原貌,在這個基因改造食物橫行的年代,品嚐一道道美味可靠的有機菜式。

期數:467期
頁數:6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