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敦煌故事』維摩經變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4期
頁數:2p
『主題故事』風雪中的皇城
文:孫岩、葉序    圖:孫岩、葉序
送走了秋老虎,不知不覺迎來了冬天。 或許你覺得冬天的景物跟平日並無二致, 但那些歷史悠久的古都,已經期盼着冬日的銀妝素裹。 你也許曾幻想過成為穿越劇中的主角, 其實「穿越」不一定得找時光機,只消一場皓雪,西安轉眼重回長安、 杭州旋即回到臨安、......

期數:473期
頁數:24p
『主題故事』行樂長安 嬉遊千年古都
文:張愷鑫╱文    圖:孫勃、王鈞、張愷鑫
人們對盛唐的嚮往,大多源自紛華靡麗的長安, 其時商業繁榮,笙歌喧囂,詩文怒放,遊者樂然其中。 千年之後,長安變成了西安,繽紛依舊,令人目不暇給: 秦腔一吼,飛越千年,激起了搖滾的時代; 相聲評書由茶館街頭搬進劇場,樂得男女老少爆笑連連; 壁畫......

期數:473期
頁數:42p
『港人港事』招牌有文化
文:陳彥棋    圖:隋彪、王苗、李永傑等
如果只能給香港拍一張照片,我一定這樣拍:狹小的空間、龐大的人流、當然還有密集的街招。奇怪的是,這種場景似乎只活在過去;現在你在街上看見的手寫和霓虹燈招牌稀稀疏疏、苟延殘喘,像極了被驅逐出境的難民。也因如此,大家慨嘆香港招牌文化已經沒落了。招牌......

期數:473期
頁數:4p
『敦煌故事』金剛經變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3期
頁數:2p
『主題故事』台灣登山行
文:余晴峰、張君宏、陳胤宗、劉嘉承、陳芳芳    圖:余晴峰、張君宏、陳胤宗、劉嘉承、陳芳芳
或許人類對於美好的事物有着自然的喜愛。自古山中的松濤明月,鳥鳴山幽,吸引着自然愛好者甚至詩人的目光。你我雖不能如台灣詩人夏菁或是劉克襄般,留下一首首歌頌山之美好的詩歌,卻可以用我們的雙腳走遍這些美麗的土地,留下自己與山的美好回憶。我們這次深入......

期數:472期
頁數:4p
『主題故事』承德避暑山莊 X 外八廟 X 木蘭圍場
文:余晴峰    圖:蘇唐詩、萬文英、王舜等
見證大清興衰 承德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其古稱為熱河,因坐擁熱河泉而得名。冬季時,附近一帶的河流因嚴寒結冰,只有流經熱河這段,因泉水庇佑而沒有冰封,承德亦因而成為天然的航運管理處,掌控草原通往大海的水路。清帝相中承德的戰略價值,在......

期數:472期
頁數:54p
『敦煌故事』彌勒大佛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2期
頁數:2p
『主題故事』重走玄奘之路 從長安到天竺(下)
文:劉曉君    圖:劉曉君
興都庫什山脈由東至西橫亘阿富汗,高深險峻,四季積雪,玄奘須翻過此山進入今日印巴地區(iStock)

期數:471期
頁數:42p
『主題故事』情迷老火車 穿越時空的鐵道記憶
文:黃松輝    圖:黃松輝、張社安、王嵬、劉學軍
當現代的高鐵幾乎成了火車的代名詞時,冒着長長白煙的蒸汽火車彷彿只活在老一輩的情懷中,新疆哈密三道嶺的煤礦火車也只能帶着最後的輝煌留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記憶中的線路依然緩慢行駛着,東北小興安嶺鐵路沿線秋色醉人,歲月似是對老火車特別眷顧。隨着旅遊業......

期數:471期
頁數:40p
『港人港事』花牌紮作
文:王征、余晴峰    圖:王征、余晴峰
每逢過年過節,在那些戲棚竹架之上,總會看見一個個絢麗萬千的花牌,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不單是本地獨有的民間技藝,還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今期我們拜訪從事花牌業已經超過廿載的蔡榮基師傅,聽他細訴花牌的特點與變遷。

期數:471期
頁數:4p
『敦煌故事』彌勒經變
文:李焯芬╱文    圖: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期數:471期
頁數:2p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