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內容索引

『文化廊』跟康巴人賣藝
文:程惠敏    圖:黃松輝
藏區在地域上有三種區分,包括衛藏、康巴及安多三個地區,並一直有「法域衛藏、人域康巴、馬域安多」的說法。大意即是衛藏的宗教、康巴的人、安多的馬。康巴大地的俊男美女當然吸引,其實更叫人沉迷的卻是這裡的藝術風情。在川藏南線的理塘、巴塘及稻城,便有看......

期數:441期
頁數:12p
價格:HK$6.00
『博物館巡禮』閱盡百年中國——博物館小鎮.安仁
文:張虹    圖:張虹
一個小小的四川古鎮,出現了一個可能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群落。整個小鎮聚集了劉氏莊園博物館、川西民俗博物館和建川博物館聚落等不下20間博物館,展品多從民間收集回來,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令人咋舌!這些以近代史為主題的博物館,從抗日戰爭到建國後文化大......

期數:384期
頁數:26p
價格:HK$6.00
『文化廊』蒸的藝術 聞喜花饃
文:張跟慧    圖:張跟慧
作為麵食的故鄉,山西素有「一麵百樣吃」之譽,普通的麵團經過山西人的巧手,就能神奇的變化出萬般花樣。聞喜花饃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造型、色彩盡顯民俗風情,春節期間舉行的首屆聞喜花饃文化節,還創造了世界最大的麵塑造像群像、世界上最大的花饃等四項世界......

期數:381期
頁數:3p
價格:HK$6.00
『文化廊』阿烏最後的古老音符
文:李志雄    圖:李志雄
在殷墟出土的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塤」,今天已經陳列在博物館裡,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或者被批量複製,當作旅遊紀念品擺設在案頭。而雲南滇池之畔子君村彝族子君人的「阿烏」,有與塤相同的製作材料和發音原理,常常被用來與塤相比較。事實上,子君人的阿烏承載......

期數:374期
頁數:3p
價格:HK$6.00
『文化廊』大足石刻 再現宋代生活風俗
文:許暉    圖:鄭雲峰
電子動態版的《清明上河圖》在上海世博及香港大受歡迎,除了先進的數碼科技外,主要原因是宋代張擇端這幅名作,反映了開封老百姓的生活面貌,饒有趣味。若說再現宋代的日常社會風俗、生活情趣及宗教倫理,重慶的大足石刻無疑是另一登峰造極的藝術表現。

期數:367期
頁數:8p
價格:HK$6.00
『中國旅遊30年』北京、台北雙城記—— 兩岸攝影家攜手之作
文:李江樹、黃麗如    圖:兩岸攝影家
編者按:海峽兩岸關係近年大大改善,經貿、旅遊、文化的交流是1949年以來最頻繁的。其實,早在2002年,本社已策劃了大型攝影活動,推動兩岸的交流。2002年6月,我們組織兩岸四地(內地、港、澳、台)百名攝影家,赴台灣進行「兩岸攝影家合拍台灣24小時」攝影活......

期數:361期
頁數:4p
價格:HK$6.00
『中國旅遊30年』考古驚奇三星堆
文:敖興全    圖:向貴元、江聰、敖興全
編者按: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考古部門公佈了一項重大發現: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掘出大量大型青銅器群和各類文物,其形象奇異為舉世僅見。三星堆出土文物在國內外考古、美術、冶金和史學界引起了轟動。即使見盡世面的世界考古界,也被驚住了。 消息公佈不久,《......

期數:361期
頁數:4p
價格:HK$6.00
『中國旅遊30年』長江三峽—— 十二年追蹤精選
文:鄭雲峰等    圖:鄭雲峰、彭振戈等
編者按:長江三峽魅力獨特,無論是奇峻的自然風光,還是傳奇的人文景觀,都那璀璨耀眼。我們對三峽充滿了深情厚愛,先後有數十篇專題報道;尤其從興建三峽新大壩工程的計劃出台,直到大壩落成蓄水發電,一直追蹤報道三峽的歷史性變化,可謂佳作頻出,精彩不斷。 ......

期數:361期
頁數:6p
價格:HK$6.00
『中國旅遊30年』川西、西藏高原之旅
文:陶然等    圖:王苗
編者按:由川西進入西藏的路線,稱為「川藏路」。這是本期最早完整介紹川藏路之旅的大專輯。 川西、西藏高原給人以一種神秘印象,事實上,那裡的民俗風光、風土人情迥異。高原的風吹過,烈日曬過,養育了那裡的人們,使得他們具高原民族的頑強特性。再艱苦的生......

期數:361期
頁數:6p
價格:HK$6.00
『中國旅遊30年』寄跡童話世界 — 四川九寨溝初睹
文:廖苾梅    圖:陳復禮
編者按:《中國旅遊》創刊初期,正值中國內地旅遊事業的起步階段,許多奇麗的風景地剛剛被發現,全國各地的旅遊資源都急待借助傳播媒體向海內外推介宣傳。此時,《中國旅遊》起了開拓性的作用。 如今已名揚天下的風景勝地九寨溝,當年仍「藏在深閨人未識」。19......

期數:361期
頁數:4p
價格:HK$6.00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