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374 > 阿烏最後的古老音符

[文化廊]第374期 阿烏最後的古老音符

文:李志雄    圖:李志雄     分享:

簡介:在殷墟出土的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塤」,今天已經陳列在博物館裡,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或者被批量複製,當作旅遊紀念品擺設在案頭。而雲南滇池之畔子君村彝族子君人的「阿烏」,有與塤相同的製作材料和發音原理,常常被用來與塤相比較。事實上,子君人的阿烏承載了與中原文明完全不同的彝族文化,阿烏是活的音樂,而不是死去的標本。

...

 

 

這是一個坐落在滇池東岸的村寨,村民有3,000多人,其中91%是彝族。村民把自己叫做「子君人」,屬於彝族撒摩都支系。「子間」、「子肩」、「子精」是這個族群歷史上一些其他的叫法。據說子君先民是滇池地區最早的土著居民,研究古滇文化的一些學者中有「先有子君後有昆明」的說法。在上世紀30年代末,滇池周圍的珥琮鎮、義路鄉、普自鄉、羊甫頭等地還有5,000多自稱「子君人」的村民,現在,這個範圍已經縮小到子君村方圓1,000多畝的地域內了。千百年來,村民們在繁華的大都市旁邊,用自己習慣的古老方式自由生活,講不為外人理解的語言,遵守自己的文化傳統,留下了子君人聚居的唯一村寨。
老人都會做阿烏
 

 

村裡的幾位老人一大早就坐在護國寺前面小店裡,喝茶水等我們了。說起子君人的樂器阿烏,大家都有些爭先恐後,李紹增老先生連說帶比劃:「我們小時候,在田裡隨便挖一塊泥,在膝蓋上這麼一磕,磕出兩個半圓,然後合攏捏成餃子的形狀,再挖三個孔,一個阿烏就做成了。我們還用柿子擦拭阿烏的表面,擦過的阿烏光滑圓潤,吹出來的調子非常好聽。那時候我們村的小孩子,個個都會自己做阿烏吹,還經常比賽誰吹得好聽。」
 

 

「現在呢?村裡還有多少人會做阿烏,吹阿烏?」我追問..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6.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1-8 374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