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93 > 香港地的太平清醮盛會(一)

[美攝香港]第493期 香港地的太平清醮盛會(一)

文:陳一年    圖:隋彪、陳體根     分享:

簡介:太平清醮,是香港鄉村極有特色的民俗活動,大致上分為農業社區和漁業社區兩類,其形式和舉行日子有所不同,前者多在農業秋收後擇日舉行,後者多在春季。   全港的太平清醮,以長洲的最有名。每年到了太平清醮的日子,這裡就成為香港最吸引人的地方。小島的建醮場上搭建了神棚、戲棚和包山大棚,島民們人人投入為期幾天的節日盛會,包括參加齋戒、拜神祈福,舉行大規模法會、飄色巡遊和包山嘉年華活動,戲棚裡一連幾天日夜演出神功戲。因為長洲的醮會以搶包山活動最為突出,所以長洲太平清醮又稱作「包山節」。今年長洲為了防範新冠病毒疫情,宣佈取消了飄色巡遊和包山嘉年華競賽活動,但其餘傳統活動繼續舉行。

        

 全港的太平清醮,只有長洲太平清醮稱為「包山節」,也是唯一定醮期於四月初八「佛誕日」的。這一天是香港公眾假期,以往必定有幾萬香港市民和遊客湧入,使這個小島從早到晚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長洲太平清醮獨樹一幟
可是,今年長洲人為了防範新冠病毒疫情,不得不縮減了醮會規模。長洲居民認為,本島的太平清醮起源於驅除瘟疫的傳統習俗,堅持舉辦是為了紀念和傳承這一傳統,並且還寄託着重建太平的願望。因此,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今年採取了相關應變辦法,一方面讓各種祭祀科儀和派發平安包等傳統活動按照習俗繼續舉行,一方面要想方設法控制人流。
在剛過去的太平清醮,長洲的遊人確實大為減少,主要是虔誠的善信在祭祀儀禮中克盡義務。不過,也有一心想觀看各項祭祀儀禮和拍攝民俗風情的人,趁着不那麼擁擠的機會,深入探察長洲,不必像以往般在人潮涌涌中衝鋒陷陣,感到更加方便了。
實際上,今年太平清醮的各種傳統祭祀科儀在長洲有條不紊地進行。如往年那樣,醮場建在長洲北帝廟前球場一帶,搭建了神棚、大士王棚、包山棚、戲棚及喃嘸棚;不過,主要的3座包山高度縮減了,由往年的高15米變成4米多高。
因為疫情限制,有些環節不得不應時變通,但信仰的核心不變。長洲街坊表示,大家誠心遵守傳統禮儀,依然遵循在醮期齋戒3日的習俗,希望透過打醮祈福,齊心驅疫,並祝願全香港巿民生活早日回復正常,祝願天下太平。
在正日前3天,長洲開始「迎神」儀式,由福佬籍正一派道士到長洲各廟宇,迎請神明聖像到北帝廟前的建醮場地,供奉於神壇。同日的晚上,醮會進行「開光」儀式,並在午夜起醮,全島善信居民開始齋戒。於正日前一天,進行「走午朝祭神」。
關於長洲太平清醮的起源,傳說是由於清朝中葉長洲上發生瘟疫,造成居民病逝,島民於是齊聚北帝廟舉行隆重的醮會,同時齋戒3天以表虔誠,瘟疫才得以消失。居民為了酬謝神恩,便扮成神明形象在大街上遊行,驅趕瘟神,形成太平清醮的一系列儀式。
另一說法是,醮事源自香港島太平山街。19世紀後期,那一帶曾爆發鼠疫,為禍嚴重。有海陸豐居民紛紛把家中供奉的北帝神像移置街上,讓街坊上香祈禱,鼠疫終於消退。從此,居民每年在太平山街舉行醮會。後來,香港政府為了防止香火引發火災,禁止人們在太平山街打醮,太平清醮便移往海陸豐人聚居的長洲,以維持每年打醮的傳統。
長洲太平清醮的行政組織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初時長洲居民有門戶之見,不同祖籍的居民聚居於不同街道:福佬民系、潮籍人等多居於北社街和新興街,廣府人住在島上商業中心的大新、中興及興隆等街道,統稱為陸上居民;而水上居民(蜑家人)則聚居島西南端的西灣。在1960年以前,唯惠、海、陸、潮府籍的人才可以擔任值理,後來才放寬限制,其他民系人也參與其中。
起初,太平清醮的會期須每年以卜杯選擇日子,方法是:由值理會總理在農曆四月初一起逐日擲3次卜杯,能擲得兩次「聖杯」(一陽一陰為聖)和一次「寶杯」(兩杯皆陰為寶)的那天,就是北帝所選定的日子。
在2001年,卜中四月初八為醮日,值理會趁機再卜杯請求北帝把醮日永遠定在農曆四月八日,結果是「二聖一寶」,象徵獲得北帝應允,從此長洲太平清醮的正日就固定為四月初八了。

人神同樂神功戲
我在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參觀了新界多處鄉村的太平清醮盛會,多數醮會都為了避免人群過度聚集而取消了神功戲,有的是以木偶戲代替。慶幸的是,今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尚可舉辦神功戲表演。
神功戲是在打醮祭祀期間上演的酬神戲,本來是為了答謝神恩,順便也演給民眾觀賞。到了現代,娛樂群眾的成分逐漸增加,彷彿人與神有了更多聯繫。
在香港,神功戲多為粵劇、潮州戲及福佬戲。長洲居民以福佬民系為多,過去多演白字戲,5年前才轉為演粵劇。開鑼之前是一系列拜祭活動,「請神」、「拜先人」、「拜地方菩薩」。然後開始演例戲,依次序有:《賀壽》、《六國大封相》(只在首晚演出)、《跳加官》、《天姬送子》……取其熱鬧和吉祥寓意,接着演出劇團自家的幾齣拿手好戲。
長洲太平清醮,主祀的神靈是玄天上帝(北帝,主解除水火之患的大神),因此長洲的戲棚建在北帝神廟正前方,戲台左方是神廟和神棚,右方是大士棚和包山,前方是做法事的喃嘸棚,而民眾坐在戲棚裡,恰如人神共娛的聯歡。
不過,今年的醮會為了避免人群過密,座位間隔調寬了,觀眾起碼少了一半。戲棚內已做了防疫措施,鋪設消毒地毯,觀眾入場要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
祭大幽化大士王,依然精采
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連同大澳端午游涌、大坑中秋舞火龍和潮籍人盂蘭盛會等4項民俗活動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洲太平清醮又因其獨特的色彩,而獲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選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
《時代週刊》說的「古怪節日」,大概是因為節日裡有「飄色巡遊」、「搶包山」和「祭大幽」、「化大士」等特別的活動。
全港的醮會都以會景巡遊進入節慶的高潮,但是唯獨長洲有「飄色巡遊」。這種讓小孩扮成古今神仙人物、凌空穿梭於大小街道的表演,是上世紀30年代由廣東沙灣引入長洲,成為長洲最吸引人的絕技。可惜今年飄色巡遊暫停了。
初八晚上的祭大幽及恭送鬼王回天,還是很精彩的。按照福佬習俗,島民們在海濱高掛燈籠,設「天席」供孤魂野鬼享用,每席擺滿食品、日用品等祭品,還有道士唸經施法。如今旁觀的人少了、只有一些公公婆婆在專心操作,反而顯得現場氣氛更加神秘。拍攝的時候正值夕陽西下,燈籠、燭光與滿天晚霞相映,光線、景色特別迷人。
祭大幽後,工作人員把紙紮的大士王巨像抬離大士棚,繞醮場一周,然後送往海濱,最後把大士王火化,正醮到此結束。
以前到了午夜,善信們和參禮者會到北帝神前膜拜及進行「搶孤(搶奪祭品)」活動,其高潮是搶奪包山上的壽包(平安包)。「搶孤」民俗經過演變,在2005年開始成為「包山嘉年華」比賽活動。但今年為了防疫,停止了搶包山活動,而「火化大士王」就成為最壯觀的一幕了。
翌日,儀式仍然按以往程序進行,上午是大會向長洲街坊派發平安包,祝福長洲人平安幸運。下午是「送神回廟」,人們抬着神轎,恭送各尊神像回到祂們的廟宇,慶祝活動到此便圓滿結束了。


1.搭棚師傅在搭建戲棚,遠處的廟宇就是長洲的主祀神廟北帝廟(隋彪攝)╱2.「頒赦」是一精彩環節,鄉民揹着送赦書的「功曹馬」飛奔,稱為「走文書」(陳體根攝)╱3.化大士之前,一眾男丁高舉大士神衝向會場(陳體根攝)╱4.水上居民將小型包山搬上船準備往水域祭幽(隋彪攝)

1.島民們在海濱擺天席,每席擺滿食品、日用品等祭品,供孤魂野鬼享用(陳體根攝)╱2.婦女們在把平安包串起,以備紥作包山(隋彪攝)╱3.這是2006年的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比賽,眾人奮力往上攀(陳一年攝)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1-7 493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