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89 > 一個老區的躍變

[港人港事]第489期 一個老區的躍變

文:余晴峰    圖:余晴峰     分享:

簡介:香港的舊區重建頻繁,面對流變更替, 如何保存地區的特色及人文風貌,一向是各方關注的議題。 「躍變‧龍城――九龍城主題步行徑」是個圍繞九龍城區運作的項目, 透過修建地區設施與舉辦文化藝術活動,活化舊區。 我們專訪了項目的負責人Gwyneth,亦參與步行徑的活動, 從中檢視維繫一個老區所面對的困難與喜樂。

        

 1.九龍城的地標馬頭角十三街,每條街的字首均為中國傳統有吉祥兆頭的動物╱2.「牛棚」的前身是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現為藝術村;「牛棚」的後方則是馬頭角煤氣鼓,同為九龍城地標╱3.九龍城主題步行徑設立新椅子時,邀請區內的長者試坐(九龍城主題步行徑提供)


龍城躍變 沙中線土瓜灣站尚未完工,採訪當日我乘巴士到土瓜灣,再步行至「九龍城主題步行徑」位於譚公道的訪客中心,路上看不見大型商場,盡是舊店與樓梯舖。抬頭望天,可能因為以前這一帶鄰近啟德機場,樓宇普遍不高,天空顯得很遼闊――典型的舊區風貌。在老人中心旁邊的訪客中心跟Gwyneth碰頭,我們聊起「躍變.龍城――九龍城主題步行徑」成立的經過:早在2011年,政府成立九龍城諮詢平台,旨在為九龍城定立更新計劃,該平台研究過後,推出《九龍城市區更新計劃》,其中一項建議為設立「九龍城主題步行徑」,經過招標,市區更新基金在2018年委任扎根九龍城多年的聖公會福利協會執行這個項目,預期在6年之內完成。 與民共議 以往香港的步行徑多以「人物」為主題,諸如「孫中山文物徑」、「李小龍事蹟徑」等等。今次以「地區」為基點,可說是破天荒。Gwyneth與她的團隊認為,既然步行徑設立的設施為街坊服務,應該多讓街坊參與:「整個計劃談的是『與民共議』,不是上頭說要做欄杆就做欄杆,而是社區有這樣的需要,我們就盡量滿足。」 「街坊自主」的說法雖然動聽,但大部分人未接受過專業訓練,讓他們設計以至畫圖則不可行,故實際操作還是需要因應不同個案調整:對於普通街坊,團隊盡量搜集他們的意見,如早前在「牛棚藝術村」門外增設椅子前,便先邀請區內的長者試坐,再根據他們的回饋,在椅子旁增設「拐杖位」,方便放置拐杖,使椅子更加符合這個「老人區」的需要。 期望管理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項目開放給街坊動手,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步行徑的吉祥物「步步龍家族」,絕大部分出自區內小學生設計。此外,也有一些具美術根底的長者,會主動參與欄杆以至水渠蓋的繪圖工作,所謂高手在民間,他們的創意,不時令專業人士吃驚,只可惜受制於現實,諸如政府的規例、製作的成本等,步行徑無法將它們全部化為實物――聽到此處,我不由得擔心街坊會失望,Gwyneth回應:「所以『期望管理』非常重要,一定要明言所有作品只供設計團隊參考,並不保證採用。幸好街坊都很通情達理,沒有投訴,有時在網上展示一下他們的作品,已經令他們非常高興。」 我實地考察了一遍步行徑築起的設施,平心而論,規模不大,設計也不破格,不過本來社區工作也不是求「破格」,重點還是在於讓街坊參與,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社區與別的地方有所不同,從而建立歸屬感。 保育無形之物 除了「硬件」,「躍變.龍城――九龍城主題步行徑」也舉辦不少地區活動,步行徑導賞自不多說,還有社區攝影比賽、馬賽克燭台工作坊、社區智慧地圖展覽等等,不一而足。我也質疑過他們:「這樣不會與『步行徑』之名有所不符嗎?」他們的回答是:「我們除了希望保育建築,也想保育一些無形的東西,像街坊的生活習慣、鄰里之間的人情。」 然而團隊只有寥寥數人,實在沒有資源兼顧太多東西,故不少活動皆是與其他組織合作,
像近期的「城中.盆藝――水泥花盆工作坊」便是與香港盆景協會合辦。談起這個工作坊真的挺有意思:盆景藝術門檻不低,在香港不算盛行,就算是九龍城街坊,也有不少不知道盆景協會就藏在牛棚藝術村裡頭。湊巧盆景協會主席李景民想普及盆景藝術,又想到自己在九龍城扎根多年,都鮮有舉行地區工作坊,於是與步行徑方面一拍即合。 活動讓參加者製作花盆,再以「九龍城元素」為題,加以裝飾,他們大多缺乏經驗,弄起來手忙腳亂,那些成品:侯王廟、大和堂、九龍寨城……看起來也自然不如專業作品那樣精緻優雅。我問李主席這些都算盆景嗎?他指着參加者的作品答:「盆景就是將大地的景物濃縮在一個盆內,他們將心目中的九龍城投射在花盆,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視角,已經是很好的盆景。」今次的作品完成之後,都會置放在牛棚內,作為裝飾,此後九龍城又多了小小的,卻又與別不同的一景。 這次盆景活動不是唯一的例子,近年發掘地區文化的風氣愈來愈盛,多個社區湧現各有所長的有心人,與他們合作(Crossover),發掘九龍城的不同面向,相較閉門造車,這才是「躍變.龍城――九龍城主題步行徑」想要做的事。 為後代留記錄 雖然軟硬兼施,但九龍城的更替依然無可避免,像東方紗廠清拆了、公和荳品謝幕退場、十三街的重建工程雖然尚未展開,但也屢聞樓梯響……可以預期,「沙中線」全面通車以後,轉變將會來得更加劇烈,我問Gwyneth他們可會感到無力,她語氣比預想來得積極:「香港地少人多,事情永遠在變,永恒不變的東西只會在博物館見到。我們不是要對抗,只是希望透過活動或者照片培養大眾的保育意識,也為後代留一個
記錄。」 團隊有專門的義工攝製隊,每個月記錄九龍城的建築與活動。能保留的,竭力保留;不能保留的,盡量記錄——保育團隊不是「超人」,只能盡其所能。然而所謂滴水穿石,一點一滴累積,也許某天真能移風易俗,讓大家都為保育及社區多付出一點,那麼縱然老區依舊會變,朝向的,也是積極的方向。


1.參加盆藝的學員,以「大和堂」為題製作成品╱2.為配合中九龍幹線的建設,馬頭角公眾碼頭最近臨時搬遷,不少街坊以為是永久清拆,惹起不少關注,政府則指出預計碼頭將於2023年原位重置


想瞭解更多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訪客中心地址:土瓜灣譚公道115號運通大廈地下5號舖 開放時間 : 11:00-18:00(疫情期間暫停開放,詳
情請留意官網) 網頁 : kowlooncitywalkingtrail.hk/zh-hant/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1-3 489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