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90 > 在藝術展場拍攝(三)

[一哥攝影講堂]第490期 在藝術展場拍攝(三)

文:陳一年    圖:陳一年     分享:

簡介:現代繪畫和雕塑藝術有一類被稱為「超級寫實主義」(Hyperrealism,又稱高度寫實主義)的流派,為藝術展覽會場帶來疑幻疑真的氛圍,能夠提供奇異的視覺趣味,讓攝影者得到意外收獲。

        

 

超級寫實主義,可以看作是由照相寫實主義演變的藝術流派,自上世紀末以來,在美國和歐洲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運動和藝術風格發展起來。照相寫實主義(Photographic Realism)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其主要特徵是利用攝影成果對客觀細節作逼真的描繪,利用照片的可信性,實現創作者的創作幻想,透過藝術作品與觀者產生心靈上的交互連結。 超級寫實主義受照相寫實主義啟發而演化成新的流派,其進步在於超越了對細節描寫的追求,通過酷肖的效果,讓觀眾用逼視的距離感受作品,使之表現成一種與現實相混淆的幻覺,讓人思考社會現象與生活意義。 超級寫實主義藝術的視覺要素是「逼真」、「比真的還真」。但實際上,多數作品並不需要客觀如實地再現對象,而往往是造型誇張、尺幅巨大,細節也超過了肉眼直觀可見的程度,造成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學和心理效果。 超級寫實主義的這些手法,常常對主題處理得更柔軟、更複雜,風格比照相寫實主義更具有文
學性。 有些超級寫實主義藝術家其實是借這些栩栩如生又比真實更強烈的作品,對人類的行為作出評論;或是用嚴峻、冷漠、幽默、滑稽等形象,傳達對人生、對世事的看法。 作為攝影者,未必要順從藝術品的原創意圖去拍攝,我們大可充分利用這類作品的誇張形象及巨大尺寸,巧取鏡頭,借在展場中活動的真實人物與之對比,可能拍出異乎尋常的視覺效果和意趣。 必須指出,一些作者利用超級寫實主義手法對某些人物(特別是社會熟悉的公眾人物)重塑的形象有失尊重,甚至帶有侮辱意識,引起不少道德
爭議。 本文的攝影圖片題名是由筆者自擬,並非原藝術作品的題名,謹此說明。

《他還會呼吸?!》
攝於Art Basel,原作為一組超仿真的酷肖塑像,表現正在沉睡的歷史人物, 這是其中的古巴領袖卡斯特羅的形象。

《與巨人合拍》

攝於Art HK 09,真人與肖真的「巨人」相映成趣。


《拔火罐》
攝於Art HK 09,這是具新穎中國風的超級寫實主義雕塑作品,講究精緻質感的表現,以產生吸睛效應。拍攝時要抓住觀賞者的驚奇反應。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1-4 490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