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90 > 行走雲中秘境 藏羌走廊

[主題故事]第490期 行走雲中秘境 藏羌走廊

文:薩喃扎西    圖:袁蓉蓀、夏雪冬爾、肖飈、高江輝     分享:

簡介:在山巒夾雜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間,有一條貫穿多個民族的文化長廊──「藏羌走廊」。它處於橫斷山脈和岷江流域一帶,把川西平原與高原連接起來,東部的漢族與西部的少數民族相遇,生活在這兩個地域之間的藏族和羌族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來回挪移,促進了漢文化和藏羌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 藏族按照地理、語言等劃為不同分支,其中便包括嘉絨藏族和安多藏族,前者多分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後者則聚居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理上處於高原腹地,長年在高寒草原上生活;羌族則多分佈在岷江流域一帶。從高原到平地,藏族和羌族的文化如何貫通?這兩個民族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日常風貌?在這趟藏羌走廊的旅程中,你不難找到答案。

        

 藏羌走廊之中的民居被延綿不斷的高山峽谷和雲層包圍(夏雪冬爾攝)


認識藏羌走廊


談「藏羌走廊」,得由「藏彝走廊」說起。藏彝走廊由人類學家費孝通提出,指歷史上中國西北至西南地區的民族遷徙通道區,後來又有「藏羌彝走廊」的說法。在本期的主題故事中,我們重點探討藏族與羌族,因此稱作「藏羌走廊」更為準確。這條走廊處於橫斷山脈地區,範圍內的山脈與河流基本都是南北走向,地理上形似「走廊」。歷史上藏羌走廊的民族遷徙十分頻繁,且錯綜複雜,正是藉助這條天然地理通道所帶來的便利。
走廊上發生的民族流動可分為5大主要趨勢:
1.藏羌走廊最早的居民來自黃河上游地區,是藏緬語民族的祖先。他們南遷進入藏羌走廊的時間應為新石器時代中、後期,不僅是當地最早的開拓者,也發展為當地最大的民族系統。
2.公元783年,唐朝與吐蕃雙方訂立清水會盟,規定沿岷江、大渡河劃線,以東屬唐朝,以西屬吐蕃。邊界劃定了後,意味着吐蕃已佔據整個藏羌走廊北部地區,促成吐蕃人在走廊中繁衍。
3.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一些蒙古部落相繼南下青海遊牧,其中一些部落開始進入藏羌走廊。在元代和明末清初,蒙古曾兩次大規模南下,該地區的活動前後延續近200年,造成蒙古族與藏羌走廊各民族之間發生了密切關係。
4.明、清時期,走廊中也出現自南向北的民族流動,即木氏土司與彝族的擴張,不

......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1-4 490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