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85 > 不會燒菜的蘇東坡

[潮爆中國]第485期 不會燒菜的蘇東坡

文:李開周    圖:鍾凱飛     分享:

簡介:

        

 無論在文學史上,還是在美食領域,蘇東坡的名氣都很大,因為他寫出了光耀千古的《前赤壁賦》、《題西林壁》、《石鐘山記》、《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傳說還發明了那道紅亮誘人、肥而不膩的東坡肉。 關於蘇東坡發明東坡肉的故事,有幾個版本。比較流行的一個版本說,蘇東坡主政杭州,疏浚西湖,為了能讓工役充飢和解饞,他改進豬肉做法,搞出了東坡肉;另一個也很流行的版本則說,蘇東坡流放黃州,黃州人不擅長烹調豬肉,豬肉在黃州很便宜,而蘇東坡丟了官,囊中羞澀,只能買最便宜的豬肉打牙祭。因為他天天燒豬肉,所以發明了東坡肉,最後還將這道菜的做法傳授給了黃州百姓。 這兩個版本都不靠譜,都沒有文獻上的證據,都是最近百餘年才編造出來的傳說。在蘇東坡活着的年代,世上並無東坡肉,即使到了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中葉,所有菜系和菜譜當中也見不到東坡肉的名字和做法。直到清朝末年,由某個不知名廚師撰寫並經文人簡單潤色的食譜《筵款豐饈依樣調鼎新錄》問世,「東坡肉」才首次出現,蘇東坡發明東坡肉的傳說才開始流傳。 蘇東坡寫過一首短短的豬肉之歌:「淨洗鍋,淺着水,深壓柴頭莫教起。黃豕賤如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有時自家打一碗,自飽自知君莫管。」這篇短文是蘇東坡文集裡唯一跟烹調豬肉有關的,很多人將其拎出來,作為蘇東坡曾經發明東坡肉的證據。實際上,蘇東坡給這篇短文取的題目是《蒸豬頭頌》,說明他介紹的僅僅是怎樣蒸豬頭,並非東坡肉。東坡肉是用甚麼做的?只能用豬腿肉或者肋條肉,半肥半瘦,能切大塊,如果用豬頭,絕對做不成東坡肉。 細讀蘇東坡這篇《蒸豬頭頌》,你會發現他的廚藝不過爾爾。「淨洗鍋,淺着水,深壓柴頭莫教起。」說穿了,無非是將豬頭放在鍋裡,加入少量清水,小火慢蒸而已。這樣蒸豬頭,可以蒸爛,未必好吃。豬頭有濃烈的臟器味,必須反覆汆燙,撇去腥沫,去除多餘的肥油,再擦鹽抹透,鋪撒作料,才能上鍋蒸。蘇東坡文中沒寫焯水去腥除油醃漬的環節,可能是略去了,也可能是因為他根本不懂。 對於自己的廚藝,蘇東坡偶爾自豪,大多數時候自嘲。他在黃州自種自吃,用大麥煮粥,舂得不淨,煮得不熟,兒女難以下嚥,戲稱為「嚼蝨子」(參見蘇軾《仇池筆記》)。他在黃州還釀造過蜜酒,希望能讓酒像蜂蜜一樣香甜,可惜發酵過度,酒漿酸敗,「飲者輙暴下。」(葉夢得《避暑錄話》)喝過的人都鬧肚子。後來流放惠州,蘇東坡又突發奇想,自釀「桂酒」,並寫文章讚美此酒。兒子蘇邁和蘇過欣然品嚐,每人喝了一口就不喝了,因為味道古怪,彷彿藥湯。後來蘇邁、蘇過向朋友談論父親的烹調和釀酒手藝,「亦自撫掌大笑。」(同上)可見不怎麼欣賞。 從蘇東坡自己留下的記錄來看,他的廚藝只有一次得到認可。那是他當杭州知府的時候,他的門生、蘇門四學士之一、著名詞人秦少遊的弟弟秦少章前去拜訪,他親自下廚,燉了一鍋魚湯。秦少章品嚐魚湯,大加讚賞:「此羹超然有高韻,非世俗庖人所能彷彿。」(蘇軾《煮魚法》)您出品的這道羹湯清雅不凡,超越了世間廚師的境界。當然,秦少章的誇獎很可能有拍馬屁的成分。 蘇東坡是如何燉魚的呢?其實並不複雜: 撈上一條鮮活的鯽魚,刮鱗摳腮,摘淨內臟,魚肚子裡去黑膜,魚脊背上抽白筋兒,不醃不炸,冷水下鍋。鍋裡放鹽,加入半顆菜心、幾根葱白,蓋上鍋蓋,開始燉煮。期間不用勺子翻動,以免魚肉散開。煮到半熟,再放3樣配料:薑汁、白蘿蔔汁、料酒。把這3樣配料按照同樣的劑量備好,放一個碗裡調勻,再倒進鍋裡。快要出鍋的時候,將陳皮切絲,撒幾絲在鍋裡,就可以停火品嚐了。 這一鍋清鮮的魚湯沒有名稱,我們可以叫它「東坡魚」。

 

李開周 河南開封人,青年學者,專欄作家,著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等22部圖書,作品曾輯錄為台灣國文教材。


從蘇東坡自己留下的記錄來看,他的廚藝只有一次得到認可


李開周
河南開封人,青年學者,專欄作家,著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等22部圖書,作品曾輯錄為台灣國文教材。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11 48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