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85 > 三千香江水

[港人港事]第485期 三千香江水

文:余晴峰    圖:余晴峰     分享:

簡介:病疫時期,不少朋友喜歡閒逛水塘,呼吸新鮮空氣。太習慣把水塘當成景點,反而有點忘卻它們本來的功用――儲集時多時少的雨水,穩定本港的食水供應。這個認知上的轉變,源於那段缺水的記憶已經斑駁殘舊。翻查歷史,本港上一次大規模制水(即食水管制),已是1980年代初的事,扭開水龍頭便有食水,是多麼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居安得思危,今天的食水無憂,乃建基於昔日多次旱災帶來的慘痛經驗之上。我們今期溫故知新,回顧香港的水資源系統怎樣建立起來,看三千香江水從何而來,又從何而去。

        

 由水井到水塘 香港雖為沿海城市,但地層主要由花崗岩和火成岩構成,滲透能力差,地下水匱乏,天然湖泊及河流也不多,淡水資源不算豐富,比較依賴雨水,雨季充盈、旱季不足的情況常有出現。只是早年香港人口不多,原居民依靠山澗及地下水源過活,問題尚且不大。今天我們遊覽屏山文物徑,依然可以找到村民當年開鑿出來的古井,印證那段山溪歲月。 開埠以後,香港人口急增,山川河溪供不應求,殖民政府先是透過加鑿水井拓闊水源,但發現井水易受污染,從而引發傳染病,遂於1859年10月懸賞1,000英鎊,尋求優秀的供水方案。英國皇家工程部的羅寧(S.B. Rawling)在1860年2月建議,於港島西高山及奇力山之間的山谷築堤儲水,因而有了本港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薄扶林水塘於1863年正式落成,初時容量只有200萬加侖,約等同維多利亞城(約等同今日香港中西區及灣仔區一帶)的4天使用量,名副其實的杯水車薪,故此政府沒待多久,便決定在其上游再建一座水塘,依舊以薄扶林水塘為名,儲水量大幅增加至6,800萬加侖。 30,000倍的發展 薄扶林水塘的誕生,揭開香港興築水塘的浪潮,大潭水塘跟黃泥涌水塘先後在1888年及1899年落成,隨着《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簽訂,殖民政府在九龍半島北部加設九龍水塘與石梨貝水塘;又於新界建造城門水塘,自此港九新界皆有水塘的蹤影。 雖然水塘數量一直增加,城門水塘與大欖涌水塘動工時,更有「食水供應問題可完全解決」之類的說法,奈何因為人口持續飆升,工業迅速發展,儲水量提高的同時用水量也攀升,缺水的情況依然頗為常見,這點在戰後經濟復甦時期尤其明顯。 香港乃彈丸之地,適合興建水塘的盆地很快用光,政府於是打起海灣的主意,於1962年在船灣東部修建全球首個海上水塘——船灣淡水湖,其容量高達373億加侖,約等同當時全港水塘總容量的3倍。港府及後再接再厲,於1971年拍板在官門海峽興建萬宜水庫,儲水量約為初代薄扶林水塘的30,000倍——儘管如此,本港的水資源依然捉襟見肘,側面反映香港的城市規模於此100多年間,有怎樣誇張的發展。 又制水真正難受氣 水塘不能完全滿足香港社會的需要,制水成為家常便飯。本地在1895年首次制水,此後80多年也飽受旱災困擾,尤以60年代最為嚴重,1963年至1967年間,時有最高級別的制水:每4天只供水一次,每次4小時。所謂供水,也不是扭開家中的水龍頭便有食水流出,而是要一家大小拿着水桶與膠盤,到街喉排隊取水。很多於工廠上班的老百姓是「件工」(按件計酬的工作),因為要取水無法上班,連收入都受影響,可謂雙重缺「水」,難免心浮氣躁,「打尖」以至互相爭執的情況常有出現。知名歌手許冠傑的《制水歌》生動地描寫當時的情況:「又制水真正難受氣/又制水的確係無謂/又制水今晚點沖涼/成晚要乾煎真撞鬼」,成為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 既然水量不足,何不再建一個水塘呢?一則土地資源有限,二則也有成本上的考慮。毋庸置疑,兩個海上水塘代表香港坐擁世界級的築堤及供水技術,唯其費用也不菲,單是萬宜水庫的造價就高達約13.5億港元。前港督麥理浩在為萬宜水庫開幕致辭時就表示,香港已用盡本地的主要天然食水資源,萬宜水庫是最後一個水塘。 水自東江來 本地供應不足,唯有外求。事實上,早在1960年,殖民政府就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每年從內地輸入東江水,只是大抵出於政治上的顧忌,初時供水量不多,後來才逐步增加,1989年廣東省當局和港府簽署長期供水協議時,規定1995年的供水量為6.9億立方米,超越本港所有水塘的總存水量,可見東江水已經取代水塘,成為本港最大的食水來源。直至去年,香港特別行政區仍然花費48.07億港元,向廣東省購買8.2億立方米的東江水。上水有個攝影熱點名為「大水管」,不少「文青」喜歡到該處踏青、拍攝,其實那些縱橫交錯的水管,正是把東江水輸送到不同水塘的管道。 除了購買東江水,另一個供水方案是海水化淡。早在1975年,香港便建成當時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亦即位於小欖的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奈何當時技術尚未成熟,而且建後不久又碰上石油危機,令工廠的運作成本極其高昂,終於在1982年,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正式關閉,後來在1992年進行爆破拆卸。然而今時不同往日,技術一日千里,新加坡的兩間海水化淡廠,向我們證明海水化淡之路確實可行,加上東江一帶城市的急速發展,預期未來東江水的資源勢必變得緊張,於是政府也批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工程合約,預計2023年投入運作,香港的水資源系統又將揭開新的一頁。

1.與普通的水塘不一樣,元朗河背水塘屬灌溉水塘,其儲水主要用作灌溉╱2.1963年大制水,男女老幼排隊到街喉取水(資料圖片)╱3.屏山文物徑的古井,村民在井內養鯉魚,借此檢查食水是否可以飲用

水歷

香港供水歷史內容豐富,有不少與「水」相關的物品,承載港人的集體回憶

「慳水」信封
1963年大制水期間,政府舉辦徵文比賽,鼓勵節水。投稿該次比賽時,只要在信封寫上「慳水」二字,信便會寄到主辦單位那裡,是不錯的噱頭。

盛水器皿
缺水期間,盛水器皿如「紅A水桶」及電油桶的需求大幅提升,平時只售14、15元的電油桶,加價到25至30元,情況與今年「搶口罩」相似。除了水桶,市民也會拿飯煲及茶壺盛水,可謂法寶盡出。

公共浴室
19世紀末20世紀初,供水系統不如今天發達,基層住所沒有浴室設備,政府為加強社區衛生,建立公共浴室。西營盤的第二街公共浴室是本港現在最古老的公共浴室,重建於1922年,剛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目前尚在運作,讀者可以到該處體驗一下。

水錶
早年的食水並不收費,後來港府發現浪費的情況太嚴重,故增設水錶,實行按量收費。堅拒安裝水錶的人則要自費加設「傍喉」,免費取水,但無法獲得安裝水錶者的1%差餉減免,而且制水時政府會先停「傍喉」的供水。


輸送東江水的水管其實遍佈全港各地,不過大部分埋於地底,位於港鐵上水站至羅湖站之間,近梧桐河及雙魚河交界一段露出地面的部份較多,吸引不少人前往拍攝(鄧子豪攝)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早前舉行了《水展》 網上展覽資源,詳細介紹本港水資源的歷史,想知道更多有關「香江水」的故事,請瀏覽: cache.org.hk/blog/waterexhibition_online/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11 48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