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85 > 西街鐵匠舖

[光輝歲月]第485期 西街鐵匠舖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分享:

簡介:

        

 走進浙南龍泉西街,磚木房屋,一樓店舖,二樓住宅,陌生的觀望中跳出許多熟悉的記憶,竹編、藤器、箍桶……遠遠傳來叮叮噹噹的鍛打聲,循聲而去,來到楊字號鐵舖,一間老式門面,沒有任何裝飾,裡面暗戳戳的,擺滿了爐子、鼓風機與鐵砧,打好的菜刀、柴刀、鐮刀、鋤頭從屋內擱到屋外。打鐵舖就楊建平一個人,30多歲,街坊叫他小楊師傅。龍泉的打鐵舖大多祖傳,但楊建平不是,他老家在城東南10公里的塔石鄉,初中畢業後,到西街功祥鐵舖做學徒,師傅功祥老了,把打鐵舖盤給他。他去縣工商局把營業執照上的功祥鐵舖改名為楊字號鐵舖。 2,000多年前,楚王請歐冶子鑄劍,歐冶子尋遍江南名山大川,最後在龍淵(今龍泉)鑄龍淵、泰阿、工布三柄劍,名揚天下。偏僻的浙南山區漸漸熱鬧起來,成為冷兵器時代中國最早的兵工廠。唐代,龍淵因避高祖李淵諱,改名龍泉。宋代,龍泉有100多間打鐵舖。明清兩代,西街不出50米就有一間打鐵舖。楊建平認為,打劍與打菜刀、農具是一樣的,只是用途不同罷了。冷兵器時代落幕,寶劍成了健身、欣賞、收藏的工藝品。菜刀、斧子、鋤頭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仍有很大的市場,許多劍舖紛紛改打菜刀和農具。打刀與打農具的材料相同,製作過程也相似,只不過農具的種類比刀更多更複雜。打刀並不全用鋼,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一般材質稍軟的鐵,碰到硬石塊時,就會彎曲或縮掉一點;如果刀刃很硬,能劈碎石塊,但是刀刃容易崩口,究竟哪種好?作為工具,人們總希望它既能削石如泥,又不傷刀刃,但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關鍵要看工具是用來做甚麼的,比如柴刀與菜刀就有區別。菜刀用來切,以輕薄鋒利為佳;柴刀用來砍,必須厚重有韌性。兩者工藝的區別在於淬火,淬火是打鐵的最後一道工序,把做好的刀再回爐至800度左右,拿出來急速冷卻,刀的質地會更硬,但是硬過頭就會變脆,所以根據刀的不同功能,淬火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一般來說,想讓刀柔軟有韌性,就用溫水或油,這樣刀不會變得脆硬,而是硬中帶柔、有彈性。 從前農村主要靠手工勞作,隨着機械化的普及,用手工農具的人愈來愈少。過去家庭大多以柴灶燒飯,劈柴少不了柴刀,打鐵舖一天賣2、30把。如今改用煤氣、電器燒飯,柴刀用不上,也就賣不出去。那時的工具都是鐵匠打出來的,壞了拿來修。現在大多是一次性工具,壞了買新的。比如,德國雙立人牌刀具,鍛壓生產,產量很高,按理說硬度、韌性和鋒利程度都不及鍛打出來的好,但採用金屬噴刃新工藝,輕薄鋒利不生鏽,缺點是不能磨,一磨報廢;它的剪子也是一樣,大規模標準化生產,以科技創新,淘汰舊工藝,不再修修補補,這是現代工業的邏輯。 正因如此,「磨剪子嘍─戧菜刀!」昔日磨刀人串街走巷的吆喝聲,已快要絕跡了。

龍泉鐵匠舖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11 48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