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83 > 楞伽經變

[敦煌故事]第483期 楞伽經變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分享:

簡介: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是印度大乘佛教中期的重要經典之一。全經以哲理思辯為主,介紹了「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中心論點,並詳細闡述了大乘中期的一些重要思想,包括「三界唯心」、「唯識」、「種性」、「緣起」、「涅槃」、「禪定」、「漸頓」等觀念。經文提出萬物唯自心現量所現;闡釋八識的功能及各種活動。經文又強調如來藏識為一切「識」的根本,它藏有善惡兩類不同的種子,隨所受薰習的不同,而引發其善或惡種子活動。人的善惡業,皆以此種子而發生。
此經在南朝劉宋時傳入中國,對中國佛教產生了頗大的影響。它的唯識思想,是大乘佛教向唯識學過渡的橋樑;它的唯心論、禪法、頓漸之法,則成為中國禪宗開宗的基石。據說,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曾將此經授與二祖慧可,希望以此作為印心之法而祖祖傳授。其後,更有持此經以修行者,在佛教界稱為「楞伽師」,是為中國禪宗的先驅。
《楞伽經》的梵文原典曾由一位英國外交官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偶然發現。1923年,日本學者南條文雄校刊梵文本行世;1932年,另一位日本學者鈴木大拙依南條文雄版出版了英譯本。《楞伽經》在中國有三種漢文澤本,即南朝劉宋時,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四卷本;北魏菩提流支所譯的十卷本;及唐代實叉難陀所譯的七卷本。鈴本大拙認為,四卷本最古,其餘的七卷本及十卷本則是後來增補而成的。由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編譯和出版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1994年),亦認為四卷本較忠於原經,故而後世注釋本也較多,影響較大,流行亦較廣。唐宋時,在敦煌地區較流行的則是七卷本,經文輔以一些形象的譬喻,更方
便入畫。
楞伽經變在敦煌莫高窟始見於中唐,終於宋代,共存十二鋪;最詳盡的描繪見諸晚唐的第85窟及第9窟;一般分為序品、說法圖和壁喻畫三部分。
第85窟的楞伽經變繪於窟頂東坡。序品講楞伽城主羅婆那王下山請佛去說法。佛即在摩羅耶山頂 (今斯里蘭卡境內)楞伽城說法 (圖1)。經變正中是巨大草原上的摩羅耶山;山的形狀獨特奇妙,兩頭大,中間小,狀如細腰鼓,這亦是楞伽經變的一大特徵。說法圖只有一佛二菩薩和八個聽法者,沒有樂舞場面。
楞伽經變的另一特色根據七卷本經文繪製的一些譬喻畫,甚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以下僅舉數例:
(1)肉舖:屠夫正在案上砍骨切肉,案下有隻待食殘骨的狗。肉舖內還掛滿了新宰的羊肉。(圖2)
(2)尸毗王本生故事:宜揚尸毗王自我犧牲的精神,勸戒信眾們不要殺生食肉。
(3)照鏡圖:通過男子照鏡這一生活小節,來譬喻佛教有關「頓悟」的說法。(圖3)
本窟的楞伽經變圖還有製陶、雜技、打獵、晾衣等譬喻畫,不啻為一千年前的社會風情畫卷,頗引
人入勝。
莫高窟第9窟(晚唐)西壁及頂部亦繪了楞伽經變,包括以下的譬喻畫,均為極富生活氣息的民情風俗畫:
(1)青蛇逐人圖:譬喻有人把草繩誤認為毒蛇而驚慌失措、狼狽奔逃;反映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些錯誤判斷。
(2)良醫授藥圖:以良醫授藥治病比喻佛為眾生說法,讓眾生離苦得樂。
(3)狩獵圖:表現經文中「夫食肉者......夜叉、惡鬼奪其精氣」的
內容。


1.佛在摩羅耶山頂楞伽城說法,摩羅耶山的形狀獨特奇妙,兩頭大,中間小,狀如細腰鼓。這亦是楞伽經變的一大特徵╱2.屠夫在肉案上砍骨切肉,案下有隻待食殘骨的狗。肉舖內還掛滿了新宰的羊肉,畫的本意是勸戒善男信女勿殺生食肉,畫面則呈現了當時的生活情況╱3.墨書榜題:「譬如明鏡,頓現色像」,通過男子照鏡這一生活小節,來譬喻佛教有關「頓悟」的說法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9 483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