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80 > 佛塔

[微說藏學]第480期 佛塔

文:龍仁青     圖:龍仁青      分享:

簡介:龍仁青 ─ 小說家、翻譯家。創作出版有小說集《光榮的草原》、《咖啡與酸奶》等,散文集《馬背上的青海》等;翻譯出版有《倉央嘉措詩歌集》及《格薩爾》部本等,作品被譯為英日等文出版。

        

 有關佛塔的緣起,有這樣一則故事:在佛祖釋迦牟尼時代,一位篤信佛教的居士,時時都想拜見佛祖,但佛祖忙於佈道傳教,四處巡遊,不可能隨時拜見。有一次,當這位居士終於見到佛祖後,便祈求佛祖給他一些紀念物,這樣他便可以「觸物如見真人」,佛祖便把自己的一縷青絲給了這位居士。這位居士如獲至寶,專門建造塔樓供奉佛祖的頭髮,並時時祭拜。
這個故事或許有着啟迪性意義,佛祖涅槃後,火化的佛體產生了無數舍利子,這些舍利子被帶到了信仰佛教的八個王國,建了八座不同樣式的塔樓,專門供奉舍利子,從此便有了佛塔。也就是說,佛塔最早出現時,就被賦予了兩層含義:一、珍藏聖物,用以祭拜;二、埋葬遺體遺物,用於紀念。
已故著名學者、高僧東嘎.洛桑赤列()先生卻認為,早在釋迦牟尼尚未出世時,佛塔就在古印度天竺出現了。他說,那時的佛塔,梵語稱作「」,這個詞也有兩層意思,其一是供奉處,其二便是墳墓。他認為在佛教尚未傳入藏地前,原始的苯教盛行之時,佛塔已經出現在藏地,比如,那些用來紀念地祗、方神以及贊神、君王的城堡和供奉處等,便是佛塔的前身。他還認為,隨着發展,「佛塔便是墳墓」的這一概念漸漸淡化,如今已被人們混淆不分。嚴格意義上,佛塔依然分經塔和靈塔(即墳墓)二種,各不相同,但從人們供奉、祭拜等功用上來說,靈塔也可視為經塔的一種。
東嘎先生認為,佛塔分為布敦式()和第斯式()兩種。這裡所說布敦,是指布敦.仁欽珠()大德,是一位在藏傳佛教史上有着顯赫地位的人物,他曾對從印度等地傳入藏地的佛教經典進行修訂和注釋,傳法數年,其所傳弟子史稱「布敦派」,宗喀巴大師曾師從他修習密法。他根據《大藏經》,對佛塔的形制作了具體規定。東嘎先生所說「布敦式」,當是指以布敦所規定的形制建成的佛塔。
這裡所謂「第斯式」,則指在五世達賴喇嘛時期,曾任攝政王的第斯.桑結嘉措()依據佛教象徵菩薩成佛的十三地理論,規定佛塔有十三法輪,自此,藏傳佛教佛塔普遍採用這一標準。
上文提及,釋迦牟尼圓寂後在八個地方建了八座佛塔,這一形式傳播到藏地,便創造出了極富藏傳佛教特色一組八種類型的佛塔,稱之為「如來八塔」(),並為八座佛塔賦予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以此來紀念佛一生的八大功德。
八座佛塔分別為蓮聚塔(       )、菩提塔(      )、
吉祥多門塔()、
神變塔(     )、神降塔
(                      、殊勝塔(       
、涅槃塔()。
蓮聚塔,蘊含着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後便行走七步,步步生蓮的故事。
菩提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頓悟得道,修成菩提而建。
吉祥多門塔,象徵佛祖釋迦牟尼初轉法輪,宣講佛義。
神變塔,蘊含着佛祖釋迦牟尼降服外道魔怪的種種奇蹟故事。
神降塔,講述着佛祖釋迦牟尼搭乘天梯,從天上重返人間的故事。
和平塔,象徵佛祖釋加牟尼平息佛教內部的爭論。
殊勝塔,講述了佛祖釋迦牟尼測算自己的壽數,弟子和信徒們祝願佛祖長壽的故事。
涅槃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向眾生顯示萬物無常而入於涅槃圓寂。

 

花絮:
塔爾寺,矗立在青海省河湟谷地的蓮花山麓。之所以叫「塔爾寺」,據說是因為在如今的寺院所在地,先有了一座塔,圍繞着這座塔,逐漸發展成了一座寺院,故名。最早的這座塔,據說是宗喀巴大師的母親所建,是一座聚蓮塔,它與寺院的建成,相隔着180年的滄桑歲月。如今,在塔爾寺山門前,直線聳立着如來八塔,也是塔爾寺的地標建築。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6 480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