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78 > 犀牛孤寂的「荒野武士」

[生趣在野]第478期 犀牛孤寂的「荒野武士」

文:陳一年    圖:徐雄     分享:

簡介:犀牛是地球現存第二大的陸地生物。牠們渾身厚革如鎧甲,頭頂尖角,看起來雄壯威武,讓人想到浪跡天涯的武士。然而人類對犀牛角的追捧,讓這些巨獸一步步走向滅亡。

        

 南白犀牛,南非  Nikon D850,鏡頭:70-200mm f2.8;光圈:78mm f8,曝光:1/1000秒,ISO 800


特徵與習性

犀牛是犀科(學名:Rhinocerotidae)動物的總稱。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體型僅次於大象的陸地動物。現在只分佈於非洲和東南亞。現存犀牛的特徵是蹄有3短趾。犀牛腿短而身軀粗壯,皮厚而粗糙,多呈灰色或褐色,並於肩腰等處形成褶皺。頭大而長,頸粗短;頭部有獨角或雙角(有些雌性無角),角脫落後仍能再生。
犀牛主要生活於開闊的草地、稀樹草原、灌木林或沼澤地,一般以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為食物。犀牛視覺差,但嗅覺與聽覺靈敏。
犀牛多獨居,只有白犀牛以約10隻的數目群居。犀牛雖然樣貌偉岸,卻膽小而無害,牠們往往選擇躲避而不願戰鬥。但在交配季節的雄犀牛,或帶着小犀牛的母犀牛,則易受刺激而發怒,特別在受傷或陷入困境時會盲目地衝擊敵人,包括人類。犀牛雖然顯得笨重,但行走起來卻相當快,例如黑犀奔跑時能達到45公里的時速。

犀牛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早在第三紀已在地球廣泛分佈。至今發現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距今5,500-3,600萬年前)的地層中出土。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而現今的雙角犀牛有蘇門答臘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
在古犀類的後代中,現存五個獨立的犀牛物種,分別是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亞洲的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犀牛面臨被盜獵和原生棲地受破壞,生存遭受很大威脅。非洲犀牛因為還有保護措施,所以尚有較穩定的族群;而亞洲犀牛因為其角在亞洲能作為貴重藥材販售而獲利不菲,幾乎被獵取殆盡,瀕臨絕種。現在犀牛角主要來源是南非的養殖者,他們會割取犀角出售,被取角的犀牛經過一年半再生,便可再次「收成」。而盜獵者卻是殺死犀牛取角,因此導致犀牛數量大幅減少。犀牛角出售品還未必是真的,奸商會用其他動物相似角質成分來充數。
非洲野生動物的盜獵災難,以白犀牛和大象受害最嚴重。在蘇丹南部與剛果北部,一度處於戰爭的動盪中,為了換取軍火,軍閥和部落武裝直接參與捕殺犀牛。現在,犀牛已經被列為國際保護動物。
現存的5種犀牛中,有3種處於絕種邊緣。非精確統計的數字如下:黑犀牛:估計1800年有100萬頭,現在僅餘3,100頭在野外,250頭在動物園;白犀牛:17,480頭在野外,780頭在動物園; 印度犀牛:2,400頭在野外,140頭在動物園 ;爪哇犀牛:可能僅存50頭在野外;蘇門答臘犀牛:300頭在野外,13頭在動物園。


白犀牛(C. simum)
白犀牛是最壯碩的犀牛,曾經發現最大的一頭白犀牛有4米長,肩高1.8米,體重達到4.5噸。白犀牛最威風之處的是頭上那前大後小的兩隻犀牛角,最大的犀牛角有長1.58米的記錄。
白犀牛其實是鉛灰色的,比黑犀略白而已。得名白犀牛的原故,據說是英國人到非洲早期,聽當地人以荷蘭殖民者的語音說:此獸是Weit(意為寬闊,原指白犀牛寬大的嘴唇),而英國人誤會為White(白色)。
白犀牛有兩個亞種: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和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在2007年,南方亞種白犀牛野生種群數量有17,480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2008),其中16,266頭生活在南非,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犀牛亞種。然而,北方亞種原分佈在非洲東部和中部,如今在野外已經滅絕,人工飼養的僅存3頭在肯尼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而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已於2018年離世。這注定了北白犀必然滅絕的命運。

黑犀牛(D. bicornis)
黑犀牛原產於非洲東部和中部。現在,黑犀牛8個亞種中已有3個亞種絕滅。其餘亞種的黑犀數量已有回升,約3,610頭。
「黑犀牛」的得名,只是因為有白犀牛命名在先而揹了「黑鍋」。黑犀體型比白犀小,體長一般為3.3至3.6米,重量不超過2噸。雖然和白犀牛一樣,黑犀牛也有兩隻犀角,但沒有那麼偉岸。更典型的特徵是,黑犀牛因為常年以灌木葉為食,上唇演化出了一個類似於非洲象鼻子尖端那樣的「手指」。

印度犀牛(R. unicornis)
印度犀牛分佈在印度恆河平原以及尼泊爾。1910年,印度禁止狩獵犀牛,並設立印度犀牛保護區。今天有超過3,000隻印度犀牛生活在野外,比2006年增長了27%。
印度犀牛是現存犀科中第二大的種類,僅次於白犀牛,最重可達4,000公斤。印度犀牛的皮膚多褶皺,而且密佈着鉚釘狀的凸起。這種犀牛也曾經廣佈在中國南方甚至黃河流域,所以在中國古代雕塑中犀牛造型並不陌生,文物中還有犀牛皮鎧甲。可惜的是,由於生態環境改變,以及中國在冷兵器時代大量獵取犀牛皮做上乘的鎧甲,因此犀牛早已蹤跡全無。

爪哇犀牛(R. sondaicus)
爪哇犀牛是極瀕危及最少人知的犀牛物種,大約只有分佈在印尼爪哇烏戎庫隆國家公園的50頭。爪哇犀牛的大小接近黑犀。體長2至4米,高度1.4至1.7米,體重只有1噸左右。爪哇犀牛因為與印度犀牛同樣只有一隻犀角(雌性爪哇犀牛沒有犀角),而體型比印度犀牛小很多,所以又被稱為小獨角犀。這種犀牛原分佈很廣,也曾經在中國生活過。

蘇門答臘犀牛(D. sumatrensis)
現存犀牛物種中,蘇門答臘犀牛是體型最小的。身高一般不超過1.3米,體長約2.4至3.15米,體重600至950公斤。
蘇門答臘犀牛曾經廣泛生活於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包括在中國南方,尤其是四川,1916年才在中國滅絕。現在,蘇門答臘犀牛主要分佈在印尼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的高海拔地區。在野外僅存6個種群,其中4個在蘇門答臘,另外兩個分別在婆羅洲與馬來半島。
與其他亞種不同,蘇門答臘犀牛渾身都密佈着細小的絨毛,所以又被稱為毛犀牛。和黑犀牛一樣有兩隻犀角,而且也擁有黑犀牛相似的上唇結構。

 

南白犀牛,南非  Nikon D850,鏡頭:70-200mm f2.8;光圈:78mm f8,曝光:1/1000秒,ISO 800


南白犀牛,南非  Nikon D5,鏡頭:600mm f4;
光圈:600mm f8,曝光:1/640 秒,ISO 4000


黑犀牛,坦桑尼亞  Nikon D4s,鏡頭:600mm f4;光圈:850mm(600+1.4X)f11,曝光:1/500 秒,ISO 5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4 478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