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76 > 殖民時期的建築

[港人港事]第476期 殖民時期的建築

文:余晴峰    圖:余晴峰     分享:

簡介:提起香港殖民地建築,大家一般只聯想到尖塔、圓拱頂、古希臘柱式,像中環終審法院那樣的大樓,其實所謂「香港殖民地建築」,就是香港英治時期的建築。它們的發展與演化,見證香港怎樣由小漁港變成國際都市,是重要的歷史印證。

        

 以維多利亞為名 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東艦隊支隊司令伯麥率海軍陸戰隊登陸港島,升起英國旗,是為香港英治時期之始。這時候大英帝國由維多利亞女皇統治,興建的建築亦常被稱為「維多利亞式建築」,然而嚴格來說,「維多利亞」指的是統治時期而非建築風格,所以正確的稱呼應該是「維多利亞時代建築」。 回顧當年,英國剛開始統治香港島,根基未穩,建築亦以簡樸務實為主。像始建於1844年的前美利兵房美利樓(原址在中環,現重建於赤柱)及1846年興建的舊駐港英軍三軍司令官邸(今茶具文物館),「普通」得簡直令人咋舌。究其原因,它們都不是出自專業建築師的手筆,而是由駐港英國皇家工兵部隊按《模式手冊》建造——說直白一點,就是依樣畫葫蘆,工兵部隊以最具效率的方式,興建一座座裝飾簡潔的西式樓房。這些建築大多吸收英國統治其他亞洲殖民地的經驗,增添遊廊及百葉簾等元素,確保樓宇的通風及遮光性能,使其適應酷熱的氣候。 新世紀的基石 1901年,維多利亞女皇駕崩,愛德華七世繼位,香港的建築亦隨之進入「愛德華時代」,愛德華於1910年逝世,影響力卻延續整個1910年代。這時英國政府已經在香港站穩陣腳,香港的發展亦漸見規模,因為政府及商業機構均集中在中環,該區土地嚴重不足,故迎來一系列填海工程。翻看舊照不難發現,19世紀中的維多利亞港真對得起「水深港闊」四字,現在卻經常被嘲諷為「維多利亞渠」,有點可憐。 玩笑歸玩笑,新土地確實為港英政府提供空間,建設他們心目中的城市。終審法院大樓無疑是發展藍圖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這座1912年啟用的地標象徵香港的法治根基,為隆重其事,英政府特意委派白金漢宮立面的設計師阿斯頓‧韋伯及英格里斯‧貝爾繪畫設計圖,採新古典主義設計,以穹頂為中心,兩層樓房用希臘愛奧尼亞及多立克圓柱支撐,正門設三角楣飾,古希臘神話中的泰美斯女神雕像屹立其上,右手持天秤,左手持劍,蒙着眼睛,代表大公無私,整個建築雄偉莊嚴。當年的首席按察司皮葛爵士說:「即使他日維多利亞城不復存在,海港被淤泥壅塞,香港會所坍塌湮沒,這座大樓仍將如金字塔般巍然矗立,為遠東的睿智留下見證。」 終審法院大樓背靠政府山,山上豎立舊中區政府合署(現律政中心)、禮賓府(今香港行政長官官邸)、「莊士敦樓」(即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等,面朝皇后廣場、香港大會堂、香港郵政總局等,堪稱全港殖民地建築最密集的地方,很適合由山上一直走到海邊,親自體會港英政府當初的佈局。 在港島以外,因應《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簽定,英國的統治亦延伸到九龍與新界,兩地在愛德華時期建設了不少殖民地建築,以安妮女王復興風格與新巴洛克風格的作品為主,前者的特色是荷蘭式山牆、紅磚牆和白灰泥飾帶,後者則以複雜的外牆線條與曲線裝飾見稱,具體例子有尖沙咀火車站(現只存鐘樓部分)、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現牛棚藝術村)、前荔枝角醫院(今饒宗頤文化館),都是民用建築,反映除了興建軍政建築外,政府亦開始着手處理更多民生議題。 功利的金融都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現代主義建築逐漸成熟,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受各機構與公司追捧,成為世界主流。現代主義建築重視建築的用途與功能,摒棄不切實際的裝飾,其代表人物阿道夫‧路斯甚至說:「裝飾是一種精力的浪費,因此也意味着物質的浪費,兩者合在一起,就表示對資本的浪費。」 戰後的香港經濟急速起飛,崇尚實用與效率,與現代主義建築一拍即合,香港大會堂及舊灣仔街市等,都是這個時代背景的產物。當然,更加經典的建築要數各商業機構的大廈,建築師方元在《後殖民文化中的香港建築》說:「無論是總督府或其他政府建築,實在乏善足陳。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建築是銀行和大財團的辦
公室,如中環的匯豐銀行總部、怡和大廈……社會中心之所在,不言而喻。」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說法,但港英政府的確秉持「大市場、小政府」的精神,摩天大樓共構出香江引以為傲的天際線,向世人宣告,昔日的漁港再非吳下阿蒙,而是舉世觸目的金融中心。 因為不少地標性現代主義建築屬於私人公司,加上如建築師黎雋維所言:「香港本土的現代主義建築,尤其是戰後的例子,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裝飾和冠冕堂皇的建築,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悶』。」保育並不容易。像早陣子貝聿銘先生逝世,大家都說他的建築很難得,卻忘記除了中銀大廈,他亦曾為香港留下新寧大廈——就是《英雄本色》中,李子雄步出廣場時,背後的那一棟。這座1982年落成的寫字樓在2013年被清拆,重建成利園三期。 沒法子,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講求功利的「現代」大都會,保留一棟「現代」建築,實在難於登天。接下來香港郵政總局、中環街市
以及深水埗嘉頓中心會面對怎樣的命運呢?希
望社會提及保留殖民地建築的時候,眼光可以
寬闊一點,除了「老」古蹟,也多關注「現代」建築啊!

 

1.1912年落成的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屬愛德華時代建築(任中豪攝)╱2.終審法院大樓曾用作立法會大樓,所以又被稱為舊立法會大樓


1895年的中環面貌,右方有兩個三角楣飾的建築是第二代中環街市,於1937年被拆卸(資料圖片)


四個階段的殖民建築

學界把本地殖民時期的建築分成四個階段,下文簡略述說各個階段的特色,請留意這個只是粗略分類,實則不同的建築風格可以穿越數個時段。


維多利亞時代 1841-1901

英國管治香港初期,建築按《模式手冊》設計,風格以簡樸務實為主。中後期開始,有一些以尖拱尖塔聞名的「哥德復興式」建築;以及重新追求希臘、羅馬美學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但整體來說,這時期沒有建立明確的建築樣式。 例子:舊駐港英軍三軍司令官邸(現茶具文物館)


愛德華時代 1901-1910年代

這時代流行安妮女王復興風格與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前者的特色是荷蘭式山牆、紅磚牆和白灰泥飾帶;後者則以複雜的外牆線條與曲線裝飾見稱。 例子:西港城

戰前現代時期 1920年代 - 193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主義建築開始抬頭,建築師主張功能主導設計,關注建築的實用性和效益性。此時流行簡約古典主義風格,以古典建築為藍本,簡化多餘裝飾。另外,藝術裝飾風格(Art Deco)亦很盛行,這種建築脫離古典框架,以簡單的幾何作裝飾。 例子:舊灣仔街市(現壹環住宅)


戰後現代時期 1940年代 - 1997

現代主義建築愈來愈興盛,建築界看重建築物的用途和功能,亦不想與舊有的建築風格扯上關係,所以徹底摒棄缺乏實用價值的顏色和左右對稱。今時今日見到的高樓大廈,大是這個浪潮的產物。 例子:中銀大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0-2 476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