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9 > 動物大遷徙 壯闊的自然交響樂

[生趣在野]第469期 動物大遷徙 壯闊的自然交響樂

文:陳一年    圖:徐雄     分享:

簡介: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被視為世界50大自然奇觀之一。每年大約從6月開始,約200萬隻非洲動物,為了追隨氣候變化和覓食等原因,在東非大草原上進行周期性遷移活動。年復一年。 在人類的視覺愛好看來,最感人一幕是驚心動魄的「天國之渡」,其高潮發生在每年7、8月間,於是很多人以為大遷徙就是在這兩三月的事兒。 其實,大遷徙是東非草原動物們的終身事業,生而開始,死而結束,只要還活着,就一直在行走遷移,牠們才是真正的天涯行者。

        

 逐水草而居
大遷徙經過的草原範圍非常廣闊,其中心地帶在坦桑尼亞的塞倫蓋提(Serengeti)至肯雅的馬賽馬拉(Masai Mara)。這兩處的草原分別成立了塞倫蓋提國家公園和瑪賽瑪拉國家保護區。 這兩個公園有多大?瑪賽瑪拉國家保護區的面積是1,510平方公里,比香港土地總和1,106平方公里還要大;塞倫蓋提國家公園的面積達14,750平方公里,接近瑪賽瑪拉面積的10倍。「動物大遷徙」的主角是三大食草動物:角馬、斑馬及羚羊。每年的遷徙大軍有超過160萬頭牛羚(Wildebeest俗稱角馬)、15萬頭斑馬(Burchell's zebra)和35萬頭瞪羚(Gazelle)。因為角馬是大遷徙中數量最多的動物,所以東非動物大遷徙又常被稱為「角馬大遷徙」。
六千里路雲和月 雖然牛羚數量最多,但是為百萬大軍打頭陣的卻是斑馬隊伍。斑馬愛吃長草,為了吃到第一輪的長草,牠們通常都最早出發,用鋒利的牙齒咬掉草的頂部;牛羚隨後來到,矮小又鮮嫩多汁的燕麥草正是牠們喜愛的;牛羚離開後,草地上露出新長的嫩草,成為殿後部隊瞪羚的美食。 東非大草原在赤道以南不遠處,屬於熱帶草原性氣候,沒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降雨帶由南向北移動。由12月至來年4、5月,坦桑尼亞的塞倫蓋提,南部是雨季,充足的雨水使遍野綠草如茵,動物散佈在無邊草原上,不愁吃喝,食草族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息、生兒育女,悠然自得地緩慢移動。食肉動物也趁機獵食,大快朵頤。 5月中,塞倫蓋提草原西部漸入旱季,此時,角馬、斑馬、瞪羚等食草動物逐漸結束散漫的生活,為了追趕青草和水源,200萬動物大軍開始從塞倫蓋提分批北上,展開漫長的大遷徙。食草動物一路向北流動,走到了北方的馬賽馬拉,正好趕及馬賽馬拉雨季的尾聲。食草動物隨着青草長、消的速度,邊吃邊走,由馬賽馬拉又「吃回頭草」回塞倫蓋提,最終形成了一個順時針方向轉動的環形路線。 長征路程有3千多公里(也有說最長可達6千公里),每天行軍約16公里,隊伍浩浩蕩蕩,可綿延40公里。一路上危機四伏,歷盡生老病死,有多達一半的牛羚在途中遭獵食或因飢渴、傷病、力竭而死。但同時亦有約40萬小犢出生,為艱苦旅程增添了生氣。食草動物走了,食肉動物當然必須跟着走,不然就會餓死。這些掠食者主要有三大殺手:獅子、鬣狗、花豹。獅子是「草原之王」。每個家族以一頭雄獅為首,統領成群雌獅和幼獅。由雌獅負責捕食,一般情況下,3、4頭獅子合作捕獵一匹年輕力壯的角馬並非難事,成功率極高。鬣狗長得很賴皮,活像「草原流氓」。但耐力和靈活性驚人,食草動物如果被成群鬣狗盯上,必然是悲劇。花豹行動極靈敏,連獅子追不上的獵物,牠們也能輕鬆捕獲。獅子、花豹、獵豹和鬣狗們追隨着一群群「移動的食物」,一路虎視眈眈。因此大遷徙的食草動物很辛苦,一邊趕路、覓食,一邊還要警惕天敵襲擊,特別是提防老弱和幼小者成為掠食的目標。

大遷徙是東非草原動物們的終身事業, 生而開始,死而結束

大遷徙的食草動物很辛苦, 一邊趕路、覓食, 一邊還要警惕天敵襲擊

坦桑尼亞 NIKON Df,焦距:85mm;光圈:f/8,曝光:1/1600秒,ISO-800

坦桑尼亞 NIKON D5,焦距:600mm;光圈:f/10, 曝光:1/1250秒,+0.3級,ISO-4000

坦桑尼亞 NIKON D4S,焦距:600mm;光圈:f/8,曝光:1/1250秒,-0.7級,ISO-800


「天國之渡」

7、8月,動物們到了坦桑尼亞和肯雅的交界地,一定要渡過馬拉河(Mara River),才能到達彼岸的馬賽馬拉草原,得到從東面的印度洋季候風帶來的水源和食物。在大草原的遷徙旅途中,要渡過大大小小的河流,其中主要是兩條河:肯雅與坦桑尼亞之間的馬拉河,以及坦桑尼亞境內的格盧米提河(Grumeti River)。橫渡馬拉河最為艱險,渡河的搏鬥場面堪稱慘烈、壯觀! 馬拉河發源於肯雅多雨的山區, 1/3在肯雅境內,2/3在坦桑尼亞。河流在馬賽馬拉草原中央與塔雷克河匯集後,流經坦桑尼亞,向西注入維多利亞湖。馬拉河水流異常湍急,動物過渡的河段寬30餘米,有的河段兩岸是陡峭的斜坡或懸崖。角馬軍團強渡馬拉河的場面特別壯觀。在渡河之前,角馬在河邊集結,擠得水洩不通,角馬首領探定了過河點,縱身一跳躍入河中,其他角馬便緊隨其後,紛紛跳下河去,義無反顧地奮力游向對岸,如赴湯蹈火。河流的驚濤駭浪有如無形殺手,動物泅渡時如果體力不支便會被急流沖走。更兇險的是,河裡還隱藏有預謀的殺機:兇猛的鱷魚、河馬會隨時突然襲擊。 河馬屬於食草動物,性格本來溫和,但領地意識很強,凡是侵犯其領地者必「格殺勿論」,角馬驚擾了牠們,也許會遭來殺身之禍。更恐怖的是體長達 3.5 米的尼羅河鱷魚(Nile crocodile),牠們的血盆大口絕不會放過享用大餐的機會。鱷魚的攻擊技巧很高。牠們潛伏在水中,慢慢逼近獵物,突然像箭一樣躍出,將獵物拖到水下,河水頓時被鮮血染紅。弱肉強食的畫面觸目驚心! 儘管如此,角馬、斑馬們仍然視死如歸,不畏艱險、前赴後繼地在馬拉河上強渡,展現出一幅幅驚心動魄的宏大畫卷,難怪被人稱為「天國之渡」! 每到動物渡河的那幾十天,馬拉河邊總是擠滿了越野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爭相觀看「天國之渡」盛事。不過,能否看見「天國之渡」,要碰運氣。有的人在河邊駐守一周,也未必能見到。我曾在馬拉河兩岸轉了兩天,竟然3次見到動物大軍強渡馬拉河,算有運氣了。 能夠安全抵達馬賽馬拉的動物,會得到水源和食物。然而,短短兩三個月後,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1/10的馬賽馬拉草原不足以維持百萬外來動物的生活。10月,雨水重臨塞倫蓋提,草原開始返青。動物們再次展開新的循環,從東線南遷,千里迢迢回到綠油油的塞倫蓋提故園。隨牠們回歸的,還有幾十萬孕育在母體內的小生命。大遷徙周而復此,就這樣生生不息。 大遷徙周而復此,就這樣生生不息

坦桑尼亞 NIKON D850,焦距:130mm;光圈:f/8,曝光:1/800秒,-0.3級,ISO-360

坦桑尼亞 NIKON D4S,焦距:850mm;光圈:f/5.6,曝光:1/2500秒,-0.7級,ISO-8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9-7 469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