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9 > 淨土經變(三): 無量壽經

[敦煌故事]第469期 淨土經變(三): 無量壽經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分享:

簡介: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無量壽經》為《淨土三經》之一。經文介紹阿彌陀佛(亦稱無量壽佛)所發諸大願(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願),建立彌陀淨土接引十分世界眾生,與及彌陀淨土的大概樣貌。經文又敍述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為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及普賢、彌勒諸大菩薩說法,謂過去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發四十八大願,稱「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經過漫長的時間,積無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號「無量壽佛」,光明壽命最尊第一,其國土謂安樂淨土,無量功德莊嚴。國中聲聞、菩薩無數;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均以七寶裝飾;百味飲食隨意而至,自然演出萬種伎樂,皆是法音;無有眾苦,皆能趨向佛之正道。至於往生者有上輩、中輩、下輩之分。彼國菩薩都能得到一生補處(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為上首。最後,釋迦牟尼佛勸彌勒及諸天人等,備勤精進,不存懷疑,信心迴向,便能在彼國七寶池蓮花中化生。綜上所述,《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有頗大的互補性,同為淨土法門修行之主要依據。
經敦煌研究院有關專家研究,建於初唐的莫高窟第220窟(亦稱翟家窟),其南壁通壁的巨幅西方淨土變,被認定為無量壽經變。這幅巨畫(圖1)高342厘米,寬540厘米,其中的主尊即為阿彌陀佛(亦稱無量壽佛)。根據《淨土三經》繪製的經變,主要描繪了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淨土世界,所以都可以稱作西方淨土變。但在壁畫中,這三種經變也有很多細微的分別。總的來說,西方淨土也就是極樂世界。經文介紹:在這個世界中,沒有痛苦,只有快樂。人們豐衣足食,所需物品,皆得滿足,也沒有勞作之苦。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生活在這裡,有天人作音樂舞蹈,一片祥和自在的景象。人通常是由胎生的;但進入西方淨土則要從蓮花中生出來(圖2),稱作化生。化生表明淨土世界已到了生生不滅的境地。
畫面中間為碧綠的水池,表現經文所說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水池中有朵朵蓮花。蓮花上面坐着的兒童就是化生。還有一些透明的花蕾,可以看到有些兒童在其中,或合掌端坐,或倒立,或在水中嬉戲,說明這些化生要進入淨土世界還需要一段時間。水池中央的蓮台上坐着阿彌陀佛,著通肩袈裟,雙手作轉法輪印。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侍立左右。周圍還有眾多的聽法菩薩。上面有不鼓自鳴的天樂;下面的平台上有兩身舞伎在小圓毯上翩翩起舞(圖3);兩側還各有一個樂隊。舞樂齊動,瑞鳥和鳴,空中飛天散花,各方諸佛乘雲而下,呈現一片祥和歡樂的景象。畫面以佛為中心,人物眾多,但神形各異,有主有從,繁而不亂;用色以青綠為基調,配色不多卻華麗燦爛。畫家對人物的動態和衣服的質感表現得非常細膩真切。
畫中有許多細節,例如菩薩入浴、佛說法的講堂、佛前的舞樂與及空中的樓閣等,均與《無量壽經》記載一致。而這些細節和內容,卻是在其他兩卷淨土經中未有提及的。因此有關專家才將第220窟這幅巨畫定名為無量壽經變圖。

1.初唐的莫高窟第220窟(亦稱翟家窟),其南壁通壁的巨幅西方淨土變,被認定為無量壽經變╱2.水池中有朵朵蓮花。可以看到有些兒童在透明的花蕾中,或站立,或合掌端坐,或倒立,說明這些化生要進入淨土世界還需要一段時間。而有些化身童子已出來在水中嬉戲╱3.平台上有兩身舞伎在小圓毯上翩翩起舞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9-7 469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