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8 > 經幡

[微說藏學]第468期 經幡

文:龍仁青    圖:龍仁青     分享:

簡介:龍仁青 龍仁青 ─ 小說家、翻譯家。創作出版有小說集《光榮的草原》、《咖啡與酸奶》等,散文集《馬背上的青海》等;翻譯出版有《倉央嘉措詩歌集》及《格薩爾》部本等,作品被譯為英、日等多國文字出版。

        

 經幡是藏地的地標,看到經幡,一定是到了藏地。
經幡,藏語叫「達覺」(),是一種尺寸大小不一的正方形旗幡,它以藍、白、紅、黃、綠五色為底色,印製着佛像及佛經內容,五色一組串繫在細繩上,不斷繁複疊加,遂形成浩蕩之勢,懸掛在山巔、河畔、路旁,它被懸掛的地方往往也是兩個區域間的分界,因此,經幡往往又是地界的標識。
有關經幡的起源,在藏族民間有一則傳說:一日,佛祖釋迦牟尼盤腿打坐在菩提樹下,手持經卷,閉目冥想。忽然一陣大風颳來,將佛祖手中的經書颳起。一時間,經書的紙頁在空中飄飛,一如雪片一般。人們便紛紛撿起這些經書紙頁。獲得這些紙頁的人,後來也獲得了福運。為了向佛祖表達感恩之情,人們便在紙頁、布匹上畫上佛祖的形象,寫上他說過的一些話以及對他的話的諸種闡釋之語,掛在人們經常路過的地方,
讓風吹拂,企望把福運帶給更多的人。
其實,經幡的出現遠遠早於佛教傳入藏地之前。有人認為,早期出現的經幡,與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樹木崇拜有關,樹木崇拜又在後來的歷史中不斷衍變,特別是在吐蕃王朝形成前,藏地部落之間戰事頻繁,矛、箭等成為各部落必須的兵器,樹木崇拜逐漸衍化為插木製的矛、箭的習俗,繼而與戰事慶典上所用的圖騰旗相結合,便有了早期經幡的雛形——佛教傳入藏地後,對藏地歷史進行了符合佛教語境的改寫,許多佛教傳入前的歷史,被改寫為佛教傳入後,使得許多歷史事件的時間大大後移。這一現
象在藏地諸多歷史記載中均留下了痕跡。
許多人時常把經幡與「風馬」混為一談,這是因為,早期出現的經幡,主要是為了祈求福運,而象徵福運的馬的形象便出現在經幡上,與這樣一匹遊牧文化特色鮮明的馬相伴的,還有虎、獅、鳳、龍四個兇猛的動物,馬在正中,虎、獅、鳳、龍圍攏在馬的四方,成為一種固定圖騰圖案。隨着佛教廣傳藏地,經幡上的這一內容卻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諸種佛像以及
大量佛經內容,而一種被叫做「風馬」的物品從經幡中轉化,成為另一種宗教用品,這是一種以拓印的方法印製的紙片,保留了早期經幡的內容。「風馬」便於隨身攜帶,到了需要祈禱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也是懸掛着經幡的地方——口誦祈願詞,將它用力拋撒在風裡,讓其隨風飄散。人們認為這樣的儀式,可以帶走身上的諸種不如意,帶來福運。風馬,藏語叫
「隆達」(),引申的含義便是時來運轉。
經幡還有另一個變種,叫「穆塔」
)。「穆塔」原本是登天之繩的意思——在藏族歷史傳說中,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以及後來的「天座七王」皆是通過這樣一根登天之繩從天界下凡人間,完成自己的偉業之後,又通過它返回天界的。個人認為,作為經幡的「穆塔」, 便是將這一神話中天繩的具象化。「穆塔」具有鮮明的苯教色彩,由白色羊毛擰結而成,舊時,「穆塔」往往橫向懸掛在山埡口、大路口等。隨着佛教的普及,「穆塔」在佛教傳播的核心區域漸漸消失,目前只有在藏區邊遠地帶可見,一般出現在山頭「拉澤」(,用以祈禱、祭祀的土木建築,插有巨型木箭,懸掛有經幡)之上。
經幡的色彩排列極為講究,且賦予了含義。一般認為,頂端為藍色,象徵藍天;次之為白色,象徵白雲;再是紅色,象徵火燄;再是綠色,象徵綠水;底端是黃色,象徵大地。對大自然客觀的色彩經行了立體展示。個人認為,就像人們要裝飾自己的居所一樣,彩色經幡是藏民族對大自然的裝飾。

花絮:
多年前,在青海西寧的北山的大墩嶺,修建了一座歐式公園,不知何故,公園修建完成後,卻無人管護,漸漸廢棄,園內一片破敗——公園中依照西方古典雕塑複製的巨獅、天使等各種雕塑皆遭人毀壞,其中,裸體的《大衛》雕像也被人敲掉了「雞雞」。不知從何時起,有人開始在此懸掛經幡,彩色的經幡在各種歐式建築上空飄揚,大衛的脖子上也恭敬地繫上了多條哈達,這種怪異的文化混搭,呈現出的卻是西寧這座城市「民族眾多,文化多元」的樣貌。


1.繫在拉澤上,用羊毛擰結成的白色繩索便是穆塔╱2.拉澤上架起經幡是藏地常見的風景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9-6 468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