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6 > 法華經變(三): 觀音信仰

[敦煌故事]第466期 法華經變(三): 觀音信仰

文:李焯芬    圖:李焯芬     分享:

簡介:《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無疑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最重要的佛典之一。該經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調和當時上座部教派與大乘教派之間的矛盾,勸勉大眾同歸佛乘。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無疑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最重要的佛典之一。該經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調和當時上座部教派與大乘教派之間的矛盾,勸勉大眾同歸佛乘。但該經之所以深入民間,幾乎變成家傳戶曉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塑造了一個萬能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在大乘佛教的眾多菩薩中,恐怕沒有哪位菩薩的知名度能夠超越觀世音菩薩了。在《法華經》第25品(章)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能夠隨時隨地變化為不同的身形以救度眾生。只要口頌觀世音名號,即可有求必應、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在民間信仰中具有十分廣泛和具大的影響力。 《觀音菩薩普門品》成為《法華經》28品中的第25品,當然也有其歷史因素。大乘佛教認為通過修菩薩行,人也可能成佛。這樣一來,一些大菩薩和各方佛的名字開始陸續出現,繼而發展成為信仰。大菩薩包括觀音、大勢至、地藏、文殊、普賢,與及《法華經》內提到的常不輕、藥王、妙音等。各方佛則包括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寶光佛、多寶佛等。在大乘佛教初期,觀音信仰、彌陀信仰、彌勒信仰開始流行。根據日本著名的大乘早期文獻學者辛嶋靜志(北京大學季羨林教授的博士生、日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所長)的研究,大乘經典其實是不斷變化的。以《法華經》為例,早期出現的版本較短,並不包括《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內容。經文的內容後來隨着時間而不斷有所增補,包括普門品,反映了觀音信仰的逐漸流行。 在敦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內容最早見諸隋代的壁畫。建於盛唐的莫高窟第23窟及第217窟,均以單獨的壁畫來描繪普門品的內容。最具代表性的觀音經變圖,應是繪在建於盛唐的第45窟。該窟南壁中央畫觀音菩薩立像,兩側上部畫觀音現身說法,下部畫觀音救苦救難的情節(圖1)。主尊觀音菩薩慈眼細長,長眉入鬢,鼻直唇紅;高挽髮髻,頭戴寶冠,冠上有一化佛,頂懸華蓋。胸飾瓔珞、明珠等珍寶,披帛、天衣、瓔珞紛然於身,腰束菱形花紋,紅巾於正中挽結,長巾瓔珞串珠,繁而不亂,交叉有序。左手收於腹前,提一淨瓶,右手上舉胸前,描
繪十分精細。 觀音菩薩遊於大千世界,能於人們受難之時前來救助。壁畫的內容包括了火難、水難、羅剎難、刑戮難、鬼難、囚難、賊難、墮難、雷暴難、淫慾難、嗔恚難、愚痴難等,情節包羅萬有。例如羅剎難:大海中,海船遭受風浪的襲擊,顛簸起伏;海中的惡龍怪獸撲向海船,海岸邊的羅剎鬼手舞足蹈,對着海船狂呼亂叫,因快有人肉可食而得意忘形。再如囚難,一城堡式的監獄中,犯人手足被杻械套住,頸戴枷鎖,蜷縮在獄中,滿面愁容,默唸觀音,祈求解脫;監獄外面,兩人被觀音救後,面帶喜氣,走出監獄,昂首挺胸。畫家通過前後正反對比的描繪,表達了普門品經文的內容。又再如觀音救怨賊難的內容,畫面中商旅們驅趕着毛驢,滿載貨物,正從山間艱辛地跋涉,從山後突然湧出幾個持刀的強盜,進行搶劫。商旅們面露恐懼,瑟瑟發抖。可幸商旅們在遇難時不忘唸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於是強盜們都放下了兵器,怨賊難得以解脫(圖2)。這個畫面同時亦真實地反映了古代絲綢之路上商人行旅的艱難景況。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慈悲精神,亦因此而深入人心,歷久彌新。


1.莫高窟第45窟建於盛唐,是最具代表性的觀音經變圖。南壁中央畫有觀音菩薩立像,兩側上部畫觀音現身說法,下部畫觀音救苦救難的情節╱2.畫中,滿載貨物的商旅們驅趕着毛驢,正從山間艱辛地跋涉。突然湧出幾個意圖搶劫的持刀強盜。商旅們雖因恐懼而瑟瑟發抖,但他們仍不忘唸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於是強盜們都放下了兵器,怨賊難得以解脫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9-4 466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