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1 > 緬懷陳復禮大師

[人生風景]第461期 緬懷陳復禮大師

文:陳一年    圖:     分享:

簡介:我 們敬愛的陳復禮社長安然仙去。 靈堂上一片光明,氣氛祥和。素雅的鮮花簇擁着您的肖像照,容貌慈祥、平靜,是我心中的好印象。 照片是在2005年為您九秩之慶而拍攝。那時我把幾幅不同角度的相片送給您挑選,您選了以《蒼濤》為背景的一幅用在《詩影凡心》作扉頁,又端詳着這幅胸像說:留下以後用來鞠躬吧。

        

 現在,我已按照您的意願做了。仰望您安詳的眼神,似在對我目語,您滿意了。 您的一生無比精彩,榮譽載道,如今得享天年,福壽全歸。這是「喜喪」,當無所牽掛。 投到陳復禮門下 往事歷歷湧上心頭。 1980年,我還是一個畫畫的年輕人,在剛開始沉迷於攝影的時候,看到了《陳復禮攝影作品展》,我被那100幅照片震動了——攝影達至的詩畫之境原來可以如此高妙,影像展現的人間生活原來可以這般真切感人。 從此,我的攝影興趣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又在《中國旅遊》畫報吸引下,毅然投到陳復禮門下,成為一名記者。 我仰望的大師,第一印象是:儒雅、謙和,言語不多,但句句都不是多餘的。社長那時已屆古稀之齡,我覺得並無年齡隔閡,反而很容易就形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 在《中國旅遊》創辦早期,缺乏攝影記者,陳社長常親自披甲上陣,到內地的風景點拍攝。當時正值《陳復禮攝影作品展》在全國巡展,這位攝影大家廣為人知,很多亟待開發推廣的風景地,如張家界、九寨溝等紛紛邀請社長去拍攝,真起了開拓旅遊的作用。後來我去採訪時,凡是他到過的地方,都聽到當地人員講一些陳復禮的故事,有些人說得神乎其神。例如說:陳復禮拍某奇峰,正愁缺少畫龍點睛的配襯,他說一聲:有隻山鷹就好了。果然,真的有神鷹飛至,被陳復禮拍入鏡頭,後來此作品便拿了「國際金獎」云云。 其實,到了八十年代,陳復禮已經跳出了沙龍比賽的圈子,自覺、自在地隨興創作,可謂「笑傲江湖」了。我心裡明白,他成了傳奇人物。社長的名聲給我帶來了工作方便,在他到過的地方採訪時,得到更多幫助。 眾人之師 我很珍惜與社長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按香港的習慣,一般人的交往很少登堂入室,多數是在酒樓飲茶時進行。但社長對下屬很隨和,時常邀大家到他家去作客。社長每次出門攝影創作回來後,就會將一些新照片貼在牆上,他要經過反覆審視,認真思考作品命題,揣摩如何題字、落章?還問我們意見。目睹陳先生作品誕生的後期過程,最能理解「推敲」二字的意義。 先生被稱為「影壇王維」,他擅於把影像空間詩化,營造出淡雅、空靈、悠遠的意境,這種「陳復禮風格」,模仿者不少,但他們也許不知先生在中國文學、藝術方面累積幾十年的深厚修養,不是輕易模仿得來的。 我知道「陳復禮風格」不止是如詩如畫那麼簡單。陳先生有許多作品並非畫意形式,特別是那些表現人的作品,不一定空靈淡雅,有些甚至是強烈、厚重、激揚的。即使是早年的沙龍作品,也有不少富有人文氣息,顯然超越了當年的沙龍潮流,今天看起來,更覺深厚雋永。 陳先生是很重真情實感的人,無論風光和人物攝影,都注入了感情。他同情生活在社會低層的人民,所以有不少作品反映基層民眾的生活,表現他們的精神世界。先生一度居住在香港上環,是傳統的華人聚居區,不少作品在附近產生,他說起當年的故事,會流露出懷緬的深情。 耄耋之年,壯心不已 到了80高齡,社長依然為攝影創作出入頻頻。1995年,在臨近80大壽和從事攝影藝術創作50年的時候,攝影界和社會上許多人士要為這位德高望重的攝影大師賀壽:舉辦攝影作品展、出版攝影畫冊、舉行陳復禮攝影藝術研討會…… 我參與了《陳復禮攝影自選集》的編輯工作。期間,社長總想拿出更新的作品,於是一再出動,直到1995年12月截稿前夕,他還送來了《樂鄉》、《九如圖》、《拼將熱血染山河》三幀作品,分別表現了「知足」、「美滿」和「壯心不已」的情懷,為這本里程碑式的結集劃上完美的句號。 《陳復禮攝影自選集》在1996年3月出版。同年,陳復禮攝影近作展、陳復禮攝影藝術研討會相繼開幕。 1980-1990年代,是陳社長的攝影創作高峰期,他的藝術理念愈成熟,就愈怕固步自封,愈想突破、愈想創新。耄耋之年,陳氏藝術風格趨向現代審美與中國詩畫意趣相融的形式,《霜葉紅於二月花》、《千里共嬋娟》、《家家扶得醉人歸》、《春雨》等作品,展開了一派新意盎然的景象。 詩影凡心 正當先生意氣風發、如日中天,突然小兒子一病不起、金融風暴等打擊襲來,加上年歲漸高,大大牽制了他的精神活力。攝影創作減少了,只是在各地的盛情邀請下出訪和攝影,或拍些花卉小品。 陳復禮的一生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早年下南洋謀生,經歷過顛沛流離與戰亂;再移居香港打拚,曾飽經孤寂不安的煎熬。眼前的變故並沒有壓倒他。他仍然撐住履行作為攝影界主腦人物的責任,出任香港攝影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籌委會主任委員和香港特區政府選舉委員會委員。 中國攝影史上這樣一位影響卓著的人物,社會的評價遠遠超過他的自我認識。許多人和我一樣真情地呼喚着陳復禮。2005年,當陳老年屆90及從事攝影創作60年之際,出版社要為自己的老社長編輯出版一部具總結性的陳復禮巨集。 我又有幸參加了編輯工作。看到社長又精神抖擻地天天到出版社來上班,感到又高興又親切。因為是編輯一部集攝影作品、文藝論述和圖文傳記的巨冊,需要做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我和丁遵新老師到社長的故里潮州去。這期間,我有機會細細瀏覽這位攝影泰斗的文獻,探索他的精神世界。每一個新的發現,都帶來驚喜和加深我對陳老的認知,得益匪淺。在整理先生的底片時,發現了一些從未發表過的作品,底片清澈如新。還有早年親手用特技製作相片時使用的用品,例如製作《夢幻曲》時用的兩片羽毛、製作《八哥鳥》用作底紋的牛油紙、疊放《色色空空》用的葉子脈絡等等,這些從「時光隧道」走來的物品,使我感受到藝術大師的探索精神和巧妙匠心。 這部巨冊,先生親自定名為《詩影凡心》,既概括了自己的畢生藝
術追求,也流露他珍視真實情懷的
心跡。 2005年10月,《詩影凡心》面世,國務院僑辦、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和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發佈會和陳復禮攝影藝術六十年研討會…… 繼而,我與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共同策劃了展覽《浮生光影——陳復禮的黑白世界》,先後在香港、澳門展覽。不但展出陳老當年手工製作的黑白攝影作品,還展示了部分底片和製作用具。在傳統黑白攝影變成「古稀」之物的今天,人們看到那些精湛製作技藝,欣賞那個逝去時代的一幅幅動人畫面,更是興味無窮。 中秋之約 陳先生卓越的藝術成就和社會貢獻得到社會肯定,榮譽陸續而來。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他「攝影大師」稱號及「終身成就獎」;香港特區政府授予「銅紫荊星章」;香港藝術發展局授予「終身成就獎」……他已泰然視之。2007年獲「銅紫荊星章」時,作為當時最高齡和攝影界唯一的受勳者,陳老有點疑惑:是誰提出的?我說,是您應得的榮譽,可以的話,我們人人都會提名「陳復禮」。 90歲後,先生深居簡出,靜養在家,我常去探望。他漸漸回歸母語,我要通過他的家人翻譯交談。當我知道先生說:「我可以吃到百歲」時,心裡很高興。潮語裡,這是「我可以活到百歲」的意思。 轉眼間迎來了大師百歲華誕。2015年11月,出版社和攝影界為陳復禮大師舉辦盛大的百歲慶生晚會。在香港大會堂的宴會大廳裡,幾百人濟濟一堂,向這位跨世紀藝術大師舉杯祝賀,溫馨的情景令人感動! ……多少年了,我和幾位同事與您有新年之約和中秋之約,同事會換,我不會。今年9月上旬我出遠門,商量好了回來就去探望您。想不到,年復一年的中秋之約遽然而止。 仰望13年前為您拍的這幀照片,回想那時也是中秋前夕,我不禁潸然淚下……


陳復禮先生在中國找到了藝術創作的源泉。這是他在江南接過民眾送上的水,一飲而盡(1978)

《松鶴圖》陳復禮攝,黃永玉補畫並題字 「影畫合壁」是陳復禮開創的嶄新藝術形式,他與多名中國書畫大家合作了過百幅作品

《達摩觀雲》陳復禮攝,范曾補畫並題字

陳復禮在黑龍江扎龍(1992)

《石板街》陳復禮攝於1960年代初 2005年才在《詩影凡心》中面世,繼而選入《中國攝影百家典藏》

《目語》陳復禮攝於尼泊爾(1988) 通過眼神流露人的精神世界,是大師擅長的攝影技巧

2005年10月,陳復禮先生影藝六十年座談會暨《詩影凡心》畫冊首發式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

2015年11月,陳復禮大師百歲華誕晚宴上,數百人為他舉杯祝賀

綽號「一哥」;資深傳媒人、攝影家、畫家和旅遊作家。現任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副總編輯;並擔任香港電台文化旅遊節目嘉賓主持。著作有《百年辛亥名城之旅》、《一哥攝影講堂》、《一哥行攝天下》等。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8-11 461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