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61 > 敦煌故事 The glamorous Dunhuang

[敦煌故事]第461期 敦煌故事 The glamorous Dunhuang

文:李焯芬、李美賢    圖:     分享:

簡介:李焯芬——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大學前副校長; 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李美賢——敦煌研究院特別研究員、香港博物館之專家顧問、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

        

 近日到過新界沙田的文化博物館觀賞「數碼敦煌」展覽的讀者們,可能仍會記得展廳內一幅頗大的壁畫:五台山數碼圖像(圖1)。這幅畫的原圖位於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正壁,高3.42米,寬13.45米,主題是描繪五台山的寺廟和菩薩化現聖跡。它既是一幅佛教史跡和化現圖,也是一幅山水人物畫及全景式的古代地圖。莫高窟第61窟建於五代,又稱文殊堂」,窟內有中心佛壇,壇後部有背屏與窟頂相接。壇上原豎立文殊菩薩騎獅的塑像,惜現僅殘存獅子像的尾部(圖2)。 五台山圖可分為三個部分:頂部主要描繪從天上佛國降臨五台山的菩薩聖眾;中間部分展示了五台山的五個主峰,與及山上的寺廟建築和文殊菩薩化現故事;底部則顯示兩條入山巡禮的路線,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社會生活場面,反映僧侶和信眾在五台山巡禮的情況(圖3),與及當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很有生活氣息。 這幅五台山圖由於被背屏遮擋,信眾進入洞窟後,只能夠看到壁畫左右兩端;因此他們必須從佛壇的兩側進入洞窟後部,才能觀賞到整幅五台山圖。按照當時圍繞佛壇順時針方向禮拜的路線,信眾的視角從圖左下方的山西太原開始,依山勢而上,跟隨圖中人物一起登山朝聖,最後到達畫中央最高點的「大聖文殊真身殿」,然後從圖右的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離開,最後回到洞窟中央的文殊菩薩塑像前。對佛教信眾來說,這不啻是一次虛擬的五台山巡禮過程。這也許正是當初描繪這幅壁畫的原意,而日後亦成為這幅壁畫最重要的功能,讓地處甘肅西陲的信眾不用千里跋涉,也能在敦煌石窟內「巡禮」五台山。這樣看來,五台山圖的確是一幅十分難得的佛教史跡畫。正如敦煌研究院趙聲良副院長所言:「五台山圖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歷史資料,有的還補充了史書所未載的內容。圖中提供了大量古代佛教建築(寺院、蘭若、草菴、佛塔時),高僧說法、信徒巡禮、著名史跡和靈異現象等,共有榜題195條。此外,五台山圖還呈現了許多古代社會生活民俗場面。圖的下部描繪了從山西太原到河北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的山川道路和旅行、送供、拜佛者,看到不同身分各階層人物服飾和活動場面,五台山圖也是一幅大型的山水畫。它以山水串聯各個獨立畫面,從中可以見到五代時代敦煌山水畫的風格」(趙聲良、宋利良:《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61窟)》,江蘇美術出版社,1995年)。 今天,如果大家到莫高窟第61窟參觀,可能會發覺佛壇背屏與壁畫之間的通道其實十分狹窄,光線亦較幽暗,而壁畫面積十分龐大,因此一般只能觀賞到壁畫的中、下部份;較上部的情節內容頗難看得清楚。可幸的是,近日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又出版了由趙聲良副院長主編的《敦煌壁畫五台山圖》一書。書中圖文並茂地介紹了這幅巨作的歷史背景和各個組成部分的具體內容。讀者能一目了然地欣賞和解讀這幅壁畫的各個部分,實在十分難得。希望日後能有更多的敦煌壁畫,可以通過這種「一圖一書」方式,讓大家對壁畫有更深入的瞭解。 1.五台山圖位於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正壁,描繪了五台山的寺廟和菩薩化現聖跡╱2.莫高窟第61窟建於五代,又稱「文殊堂」,窟內有中心佛壇,壇後部有背屏與窟頂相接。壇上原豎立文殊菩薩騎獅的塑像,惜現僅殘存獅子像的尾部╱3.五台山圖的底部顯示兩條入山巡禮的路線,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社會生活場面。 如圖中見關城外有官員騎於馬上,正要離去,前方有人拱手相送;遠處畫往來行人、商旅,有挑擔者,有騎馬者,有牽駱駝者,有牽驢下山,手持旌旗,有手持弓箭,神態各異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8-11 461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